文 / 無月
Vol.10
今天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人,他喜欢在自己家院子里安静的晒太阳。可是他院子外的空地上来了一群踢足球的小孩子,孩子们的活动影响了老人的休息。老人不喜欢自己的午后时光被打扰,可是硬赶这群小孩子肯定赶不走,还惹得自己更加生气。怎么办呢?老人想了一个法子,他叫来这群孩子,对他们说“我可喜欢你们来这里踢球啦,平时这里就我一个人可无聊了,这样吧,以后你们每次来踢球我都给你们1美元。”孩子们听了都很高兴,又能玩又有钱拿,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又招集孩子们过来说“诶呀,我的钱不多了,以后只能给你们50美分了。”虽然钱变少了,但孩子们觉得这任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依旧过来踢球。又过了几天,老人把孩子们召集过来说“诶呀,我的钱用完了,但是我还是非常希望你们能继续过来踢球陪陪我。”孩子们一听就不乐意了,不给钱还想白看表演,没门!于是孩子们再也没有到老人这里踢球了。老人终于又能继续享受他的惬意午后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腹黑老头耍小屁孩的故事,他只用了极小的代价就让小屁孩乖乖滚蛋。是不是很厉害?
其实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你是否听过这几句话:“哟,你女儿钢琴弹得真好,以后肯定是个钢琴家!”“你儿子成绩怎么会这么好的啦,你都不用操心的,以后肯定上清华!”“宝贝考了一百分真棒!来,妈妈奖励你一百块。”……
这一系列日常对话,看似平常,其实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
认知陷阱之充分理由
什么是充分理由,当然不是数学里充分必要的这种证明术语啦。它的概念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的某一个行为的价值被外在过多的奖励或诱因而破坏了。我们拿上面的故事来说,本来踢球这件事的价值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开心和娱乐,但是老人的金钱的出现就相当于一个过分的奖励,它破坏了踢球这件事的原有价值,导致孩子们认为踢球的价值变成了换取金钱。一旦金钱这个奖励消失,对于踢球的兴趣也会随之削弱。
那个腹黑老人这招狠就狠在,他不仅不让你踢球,而是釜底抽薪,直接剥夺了你的兴趣!
另外,孩子学乐器或者学习也好,学得好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是兴趣使然。一句“考清华”“音乐家”就是一个过于充分的理由,以至于原本兴趣成分被压抑。而这些过于目的性的理由一旦被主体认可,却又达不到目的时,更会产生更严重的认知失调。
所以,你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对你的孩子的教育上,你可以反思一下,你是否也同样用了过分充分的理由。
那我们就完全抛弃奖励吗?也不全是,该奖励还奖励,但得把这个奖励的分量变小,使它不再对行为本身过于充分。
培养孩子兴趣需要注意不要过分奖励,反过来,如果孩子有坏习惯也最好别用强硬手段改正。
在1965年,弗里德曼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孩子们分成两组,都展示了一个很有趣的机器人玩具。一组用很温和的方式告知孩子们不要玩那个玩具,另一组用很严厉甚至威胁的语气组织孩子们玩那个玩具。在40天以后,孩子们又被重新招集回来,让他们玩一些玩具,其中也包括了那个机器人玩具。结果原本被温和告知的孩子有33%玩了那个玩具,而被严厉威胁的组则有78%玩了那个玩具。
在孩子内心,“想玩玩具”和被告知“不能玩玩具”,是一对认知失调。两方好比是在进行一个拔河,现在势均力敌,但我们希望“不玩玩具”这一方赢。该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增加“不玩玩具”一方的实力或者减小“想玩玩具”的实力。严厉的威胁就像是来了一个重量级选手,加到了“不玩玩具”这边,一下子就把另一方给拉过来了,这时的“想玩玩具”的实力并没有减弱。而温和的劝告就像把“不玩玩具”一方换成了一队美女。美女们楚楚可怜,惹得“想玩玩具”一方的帅哥怎么舍得下狠手,拉扯几下也就作罢。
严厉与温和两种方法,一个是过于充分理由,一个是不充分理由。一个凭借压倒性的外在诱因,个体的认知失调完全可以被外在因素解释,原本的行为被强制压制,一旦诱因消失,原本被压抑的欲望依然会卷土重来。而温和的劝告并不能作为一个主宰“拔河”的诱因,反倒是让解决失调的问题留给了本体,让本体主动去降低自己对那个玩具的评价,使得“想玩玩具”的欲望下降,最终改善失调。
总结,在培养孩子兴趣上,我们要做到不要给孩子过分鼓励,把重心回归于兴趣本身。在改正不良习惯上,我们应该更多的运用诱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截了当的命令,前者孩子会心甘情愿的改变,而后只是屈服于你的淫威罢了。
当然啦,我们懂得了原理之后与实践之间还是相差了几条街的,毕竟每个父母的性格、学历、忍耐程度都不一样,怎样将原理运用到教育中,一百个家长有一百套心法。但不可否认,这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与成长的过程。不过这一切的付出,对于小天使们的父母来说,又算的了什么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