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上,收到中学恩师肖老师的一篇推送:《陈平原:人生得意须读书》。
又忆起了当年躲在华师一宿舍被窝里,打着电筒读《红楼梦》,在出租屋的暗灯下读《南渡北归》的岁月。仿佛就在书案上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就是六七年的光景。少年人成了青年人,手中的设备也从当年简易的功能机“小灵通”升级成了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Kindle,因为职业的缘故,还有幸把玩过诸如SONY的Play Station VR这样的新设备。
陈教授的观念里说“电子书”的意义在“收藏”,在“下载”,却很难促使人去“阅读”,去“领会”。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互联网从业者,我倒觉得陈教授对电子书和互联网工具有些偏见。如果运用得当,形成一套良好的读书习惯,电脑、手机和kindle也能成为读书的好助力,还有自身难以比拟的优势。
难就难在这个“运用得当”上。
回到标题,我诌了两句打油诗来表明心智。“金钗换酒”常用于形容人生活窘迫,困厄;而换的酒却不是什么好酒,古人以“青州从事”指代美酒,而以“平原督邮”指代劣酒。卖了金钗却只买劣酒,为何?为留钱买纸买书,在墨香中汲取精神食粮。
在我看来,读书的关键倒不在于是载体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而在于是否拿得出这种“横下一条心”的气概。古人读书,最大的障碍在“穷”,今人读书,最大的障碍则在“躁”。现今的社会物质丰富,条件宽裕,阻碍人读书的不再是贫穷和闭塞,取而代之的是繁忙、浮躁和无尽的诱惑。像我这样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日早上出门上班,晚上九、十点才能回家,身体和思想都疲倦,吃了夜宵恨不得立马睡觉。到了周末,更愿意抓住机会去看个电影,邀约朋友或者心上人去逛街、聚会、踏青,读书的心思确不常有。
我们唯一的空余时间就是上下班的地铁上,中午吃饭午休的时间,或者睡前躺在床上的那一会。但是,这些碎片的时间,不可能去读一本《百年孤独》这样的大作,只能读一读“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在清朝写一本小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样的碎片资讯。我自己就是做互联网内容工作的,不是我们不愿意产出高质量的作品,是深知读者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可能静下心去考究作者的逻辑,去揣摩作者的心绪。能让他们买账的内容,只能单薄而功利化,目的性明确。读者读后即忘,想复习或者运用的时候记不准确,又不知道从何找起。这样的“阅读”虽然量大,看起来也涉猎了很多的领域,唯一的作用只有在茶余饭后增加了些不靠谱的谈资,于人生,于精神世界并没有太大的裨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电子书”不受大多数人文学者们的待见的原因吧。
说来惭愧,肖老师在我学生时代循循善诱,可我那时愚钝,除开凭兴趣和借对老师的崇敬为动力读了一些书外,并未形成良好的读书观和稳定的读书习惯。在大学校园这样完美的环境里错失了绝佳的读书时机,现在想来仍常常唏嘘不已,好在如今才刚满二十三,懂得了读书的好,初步探究出了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借助电子产品的阅读方法,应该还不算太晚,在这里也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分享。
一是学会存储和积累有用的碎片化信息,将它们分门别类,经常重读。我推荐一款我自己用得比较顺手的软件——谷歌的“pocket”,这是一款横跨安卓,windows,mac os和ios的剪切归类软件。读过的有用的碎片信息,一键就能粘贴到软件中,还能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存储。经常开启这个软件,就能重读这些,这就好比我在交大钱学森图书馆看到的钱老先生用档案袋装的大量剪报一样。经过归类和反复阅读,可以最大化这些资讯的价值。
二是能够在网上进行长篇的,深度的阅读。我的处理方法是,虽然可以用破解手段免费获取,我更愿意出钱购买电子书的版权。像我这样的懒人,借的书经常不爱看,能无偿下载的书也只是收集而已,唯独花钱买的书却是怎么都要翻一翻的。书从何处买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也不做广告,Kindle或者各大电子书商城都能实现这一需求。很多阅读器甚至还有方便的划线,笔记,随感和书签功能,这就要靠读者自己去用心发掘了。
三是善于做读书笔记和写读书感想。我有一个观点,除开你认定是消遣读物之外,其余的书,要想获取知识,就必须做读书笔记。不做笔记很容易陷进字句或者小段的情节里不能自拔,不利于掌握专业书籍的脉络或者知识体系,也不利于文学作品的积累和赏析。这里我首推使用即时笔记软件,如“印象笔记Evernote”或网易的“有道云笔记”。从手机或者平板这样的终端可以很方便得将只言片语记录下来,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静心”的过程,多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学到的东西补充进去。
四是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多写,多完成实验和实践。输出是倒逼输入的良方。我自己有很深刻的体会,因为我需要在“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公司官网上大量撰写电子产品相关的原创内容,刚开始的时候“文思如尿崩”,越到后来越有思维枯竭,江郎才尽的感觉,这就激起了我继续读书和补充的念头,也迫使我常去电子市场实地观察,了解情况。整个过程与陈教授说的“带着问题读书”的观念不谋而合。写作平台非常之多,但我推荐在微博,朋友圈这样的“碎片化”写作,头条这样的“即时性”写作之外,多进行一些带着思考的深度写作。写完可以自己开一个博客保存,也可以借助“豆瓣”,“微博文章”,“简书”这样的平台发布,专业性的文章(如你喜爱编程或数学),也会有相应的论坛供你发布。在那里,你会拥有自己的读者和粉丝,对于写作和读书的成就感建立也是很有好处的。
中学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里,明代学士宋濂自述少时读书经历,家庭贫穷,买不起书,只能借大户人家的书手抄,抄完再归还。大冷天的,砚台里的墨水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没有丝毫懈怠。回顾整个求学经历,宋学士总结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能诚恳而真实地评价自己“勤且艰”,我觉得这是宋学士身上最值得我们尊崇的品质。而对于忙碌而空虚的现代人来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这句话太难,太难。
陈平原先生在文中引用清人张潮的《幽梦影》:“有功夫读书,谓之福。”
写作此文,一是用于总结和自勉,为将来的读书生涯设定愿景;二是若有三五人能读到我的文章,了解我的经验教训,可能会对他的“电子时代”的阅读方法的形成作一点参考。
读书之路,道阻且长。如履薄冰,我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