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印》是曹文轩的新作。红底的封面上画一匹白马,乍一看,很抢眼。几次在书店的展示架上,匆匆一瞥,猜测这本书大概要讲一匹马的故事吧。当我把它拿在手准备一读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那马的眼睛里,竟有一个人的头像。再仔细观察,马身洁白如雪,黑色的树干枝丫,修饰出马的筋骨血脉鬃毛。读完书,再回头琢磨这张很有意味的封面,我恍然明白,一匹马与一个娃一路悲歌,“我的眼里只有你”,算是我给这本书的注解。换个角度去考虑,如果我给孩子导读这本书,就从这个封面入手,也会激发孩子们极大的阅读兴趣吧。
故事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张北一带的草原上。一个放羊娃名叫“坡娃”,从狼群里救回来一匹马,马的全身雪白,名字叫“雪儿”。她是一匹极其漂亮的母马,被称为马中之马。坡娃和爸爸妈妈待她如家人。在作品中,有大段的关于马的描写,一匹有着高贵品质的马,从外表就透露出优雅的气质。透过曹文轩的文字,我能感觉那匹马正款款向我走来。因为小的时候,我爸爸也喜欢养马,最多的时候,他养了五六匹,所以马的优雅步态很容易就浮现在我眼前了。
草原是故事的场景。一坡一坡绵延起伏的绿,仿佛就在眼前;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夜鸟鸣唱的声音,野兽发出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我喜欢读曹文轩的好多书,其中之一就是看他的场景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描写,流畅,自然,唯美,典雅。
但有句话叫“贵人多磨难”。从战争爆发的那天起,坡娃一家和雪儿在野狐峪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就被打破了。雪儿被日军强征走,烙下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火印成为雪儿的耻辱。那个从日本北海道草原来的日本军官河野,家族世代养马,当然可以识马相马,他从第一眼见到雪儿的时候,就认定这是一匹好马,要驯服她做自己的坐骑,做一匹战马。雪儿被迫母子分离,被驯,不屈不挠。被虐,去拉大炮,瘦骨嶙峋,伤痕累累,被迫低下头颅,决定永远再不发出一声嘶鸣!这是一匹有尊严,有智慧,有悲悯的马!书中最传神的描写:河野驯服雪儿,雪儿以她出色的天资可以完成“悬崖勒马”的技巧,但拒绝嘶鸣,拒绝成为河野的战马,后来将河野颠离马背,摔断左臂。河野气愤之极,再次站到雪儿面前的时候,雪儿“半眯着眼睛,像是在休息”,河野的手枪直抵脑门,“雪儿依然半眯着眼睛”,河野暴怒了,“雪儿依然不动,依然微闭双眼”。那时,我在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一匹马呢?不屈不挠,你将奈我何?这匹马,八成是人胎转世,是匹神马!
而她的主人——坡娃,同时失去心爱的马,在炮火中成为独腿,失去爸爸妈妈,失去发小草灵。在写到雪儿被带走的最初,坡娃日思夜想,为救出雪儿,只身来到敌人的马场,藏在草垛里一夜,大气不敢出,寻找时机。一个孩子的勇气和胆识,我是佩服的!
坡娃假装寻猫,瞅准时机,把稻叶踢到湖里,迅速骑上雪儿逃走。稻叶,是个日本孩子,来自北海道,在在马场里,负责照顾雪儿,照顾雪儿的孩子。两个孩子,一样善良,一样喜欢马,在那么严肃的背景下,竟然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我无法推测作家的用意,但是我有感受,作家的温情,作家的悲悯情怀,是令人很感动的。
可是,后来在稻叶寻找雪儿的孩子的时候,被游击队员击毙了。对这个日本孩子的死,我耿耿于怀,我放下书,不想读下去了。稻叶是敌人的人,但也是个善良的孩子,战争让多少善良的人无辜死去。有一天,我要和学生讨论,我是否可以问,是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值得憎恨?战争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其实,我也注意到,在战争中,士兵对敌人是有仇恨的。雪儿去拉大炮的时候,她的坚贞不屈激怒了一个老兵,老兵在抽打她的时候,边打,边哭,边骂,“我儿子死了,他死的时候,刚满十八岁。我没能够见到他,我只见到他们从他头上剪下一绺头发!尸体都不知道被埋在了哪儿!……我要打死你这头畜生!我看到了你身上的火印!你是一匹日本马吗?你是一匹支那马吗?我看,你是一匹支那马!你来到我的手下,你就不再是战马,你就是一匹马 ,就是皇军的哑巴苦力!你怎么不嘶鸣?!怎么不嘶鸣?!怎么不嘶鸣?!你敢蔑视我!你敢蔑视我!……”就是这样一大段愤怒的诉说,给我感觉不是这个日本兵在说,是作者在替他说。读这段的时候,我的情感被交织得很厉害,她在打雪儿,你恨他!他的儿子十八岁,战争中死掉,你可怜他!做为一个读者,情感不知道该安放在哪里,这本书,第一次带我思考战争。
历经苦难,雪儿被坡娃带回来,作为战马,决战河野,复仇雪耻。最后雪儿走了。
但,这本书不完全是写战争的,是写人写马的,马是有人格的马。这本书好看,不是因为战争好看,是因为人和马的故事好看。341页的小说,情节由勺水兴波,逐渐跌宕起伏,构成宏大的故事结构。编故事,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