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6月18日,20:00-22:00;2小时;
阅读书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作者:【日】冈田武彦;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P55-P117;
阅读目标: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学习其思想
阅读方法:细读
阅读感想:
少年时期:
王阳明自小便才思敏捷,志向不凡。十岁时作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山和月因为观赏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小之别,此诗从境界不凡,有悟道、禅意之感。当四座宾朋惊叹于他的才情交口称赞时,王阳明竟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此可见小小年纪志向不凡。
十二岁时与塾师对答。塾师问道:“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王阳明答道:“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而且,王阳明从小就善权谋术策,以谋退继母之非难;怀抱经略之志,对伏波将军马援的忠诚与人品推崇备至;十五岁时就希望通过向皇帝上书来陈述如何排解内忧外患的策略,当时因被父亲训诫而放弃了上书的想法。
青年时期:
在他转投圣人之学—儒学之前,他所学、所迷的历程颇为曲折,称之为“五溺时代”: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直到三十五岁,他转投圣贤之学,开始笃奉儒学。其实,这段五溺经历从表面上看虽然是走了些弯路,但是,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曲中求的,我觉得不妨看作是后来成功的基础,所有走过的路都会化会修为,不是么?
导引之术:
书中有描述他新婚之日,在铁柱宫遇见一位“无为道者”,这位道者教他以“导引之术”:是一种呼吸方法,通过调节呼吸来使精神专一的方法。(从道家角度来看,这个导引之术在明中叶后演变成了一种通过静坐来调息或者数息,最终实现长生不老的修炼方法。)王阳明因迷于练习这种方法竟连大婚之日都忘了回去。
看到这里,突然感到好亲切!这个导引之术,不就是我现在每天练习的“冥想”么!
娄谅之学的启蒙:
王阳明的妻家在江西洪都,他在那里生活了十四个月,可能是得知祖父病重,故携妻回乡—浙江余姚。途中,他拜谒了娄谅。这个娄谅应该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伟大启蒙老师。娄谅穷理重在用心,“心之妙用”可致理现。娄谅之学在阳明学和陆学之间起到了媒介、过渡作用。娄谅告诉王阳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做学问成为圣人!这燃起了阳明少年时代就有志于通过做学问成为圣人的热情。
举业与圣学:
王阳明自1493年(22岁)开始参加会试,两次会试均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以李白遭人嫉妒自比,不断努力,终于1499年(28岁)进士及第。
宋代之前,儒生认为参加科举考试是自己的第一使命;
宋代之后,部分儒生将修习圣人之学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而认为科举之业是次要的。
圣人之学(为己之学),重在完善自己的人格;科举之学重在出仕。因此,举业与圣学出现了矛盾。
王阳明的看法:他认为举业与圣学并不相悖。(1)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获取功名,就不能出仕为官,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在有志于圣学的基础上,再来修习举业,再参加科举会有意义。(2)如果只重科举、不重修身的话又会陷入功利霸道之歧途,因此,他认为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一定要先做学问,先修身。
钻研兵法:
1497年,明朝边境动荡,朝廷遍求良将而不得。王阳明概叹说:“武举之设,仅得骑射击刺之士,而不可以收韬略统驭之才。平时不讲将略,欲备仓卒之用,难矣。”(意思就是这些所谓的武官大多是有勇无谋者,应该派有勇有谋者才能胜出)
在这之后,王阳明开始孜孜以习兵法。
循序致精:
1498年,王阳明偶然读到朱熹给宋光宗的奏折,其中写道:“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从此,他痛改前非(求广博),而按循序渐进去穷理,并努力将物之理与自己的身心融为一体。这里,我觉得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熹的建议就是:找准目标,找对方法,持之以恒。)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