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深圳暴雨。多名可能误考的高考考生,被深圳交警铁骑队员冒雨搭载到考点。殊不知,获得此等特殊帮助的考生家长中,竟有人直接打110报警,投诉一名交警铁骑队员“把他小孩的衣服搞湿了”!
民国六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大北风刮得北平街上几乎不见人。一辆为生计奔忙的人力车,一个横穿马路的老妇人,发生了一起无人见证的交通事故。
唯一的见证人,是人力车上急于赶路的的乘车人。乘车人认为责任很分明:老妇人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被风吹得向外展开的破棉背心,兜着了人力车的车把。由于女人自己这么个过失,遂被车把带着慢慢倒地。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又已经让开道,才避免了女人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
乘车人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态度鲜明地要求车夫不要多事,说是“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事情的结果是,车夫没有理会乘车人的“好意”,却放下车子,毫不踌躇地把那老女人搀扶到附近一所巡警分驻所,听凭其解决。
尽管大风之后,街上也不见人。这车夫硬是为着自己本不存在的责任,在即将到达目的地之前,放弃了马上就能到手的车钱,放下了奔波不息的生计,把自己交给了巡警。
这个不知名姓的人力车夫,让乘车人“时时记起”,“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这个在惭愧中自新的乘车人,就是人们熟知的鲁迅先生。这个百年前的故事,就是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
不吝于解剖别人,更不吝于时时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透过这一件小事,解剖、批判了过去时代,部分国人曾经有过的那种自私自利、逃避责任、漠视公德、目无法纪。这种解剖、批判,对社会移风易俗,改善道德风尚、提升民族精神,无疑极具价值。
鲁迅先生因此而生的惭愧、自新、勇气和希望,当然是源自穷苦的人力车夫,源自其正直无私、勇于担当、崇尚公德、遵纪守法。尽管,当时也许远远谈不上法制或者法治。
时隔百年,鲁迅先生如果健在,他的惭愧与自新,也许还要继续纠结下去。因为,今天,存在这种惭愧与自新心态的,仍不在少数。
那位受惠于深圳交警却去报警的考生家长,假如处在百年前人力车夫的位置,会干出怎样的事儿来呢?不言自明。
当年的人力车夫,如果处在眼前考生家长的位置,他会怎么做?我们也尽可以想象。
在碰瓷的闹剧、做好事反被讹的闹剧反复交替上演,路人倒地不敢援手几成定律之后,百年前的人力车夫,今天再碰倒了老妇人,到底会作何表现?真的还不敢往深处想。
有一点应该明白,在时代进步、社会前进的大趋势下,个别人,甚至一定的小群体,其思想道德水准,未必就能够自然地与时俱进。运用社会激励机制、调动社会驱动资源,汇聚正能量,形成不断向前的时代洪流,驱策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向善、向上、向前,看来是每个时代都不可避免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