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之变
战国终结了封建社会,中国走上大一统。
帝国的官方思想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换过程。
法家逻辑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百家争鸣的诸多学说,哪一种更注重提升战争效率,它就会获得诸侯们在政治上的更多支持。
只有法家告诉诸侯们,要想富国强兵就得变法,传统已经不合时宜了,得改掉。法家认为,身份的高低由你从战场上拎回来的人头数量决定,血统的标准靠边站。
李悝,变法的试金石
魏国处在四战之地、战略环境并不好,但因为公元前400年的李悝变法,成为了战国前期的顶级强国,把还未变法的秦国也打得缩回老家去。
其他诸侯国一瞧这情形,不变法就没法混了,只好也开始变法。因此,各国发展起来的力量相互抵消,形成恐怖均衡,魏国的优势也就没了。
商鞅,变法的新高度
卫国人卫鞅本是魏国公叔丞相的门生,但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就去了秦国,在这儿发起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卫鞅把法家的逻辑发展到极致。所以,秦国变法虽是最晚变法的一个,但因变法彻底和地理位置优势,最终完成天下一统。
但是,秦国统一天下这件事,却让法家的逻辑走到头儿了。
变法的国家主要讲究的是战争效率,都是靠掠夺外部来滋养内部,秦国一统天下后,没有外部了,那就只有掠夺百姓来滋养朝廷。这种统治是不可能持久的,所以,秦帝国二世就亡国了。
楚汉争霸,法家的终结
楚汉争霸当中,一度占据优势的是楚霸王项羽,但项羽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他想要恢复天下的分封制,分封了天下,对于各个诸侯国来说,法家逻辑又能走通了,因为重新有外部世界可以掠夺。
周秦之变这就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上。那就是,用法家能够征服天下,却不能用法家来治理天下。
刘邦的无为而治
西汉初年的政治,放弃了秦朝的法家逻辑,在历史中留下的是一种道家无为而治的形象。道家自称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所以这种统治方法又被称为“黄老之治”。
汉高祖会选择道家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力量均衡。
秦始皇一统天下,靠的是祖先的积累,经过百余年的变法,秦国内部有能力挑战君主的力量早已被粉碎,秦始皇可以依照法家的路数来统治及扩张。
刘邦起家之前是个平民百姓,征服天下只能靠团结足够多的人,刘邦和这些人近乎是合伙人的关系,并没有压倒性力量来钳制他们,反倒会被这些兄弟给制衡住。这么一来,皇帝想要专制也不可能,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其没有选择的选择。
但由于技术进步和新经济资源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这让刘邦有能力在制度上继承秦朝。
比如,如果一家当中有两个成年男丁却不分家,则这家的税赋加倍;秦国也曾规定农村里面都必须是杂姓的村子,不许同姓聚居。这些法令在汉代都被继承下来。
这些法令的目的都是要将社会彻底打为散沙化,将大宗族拆散为小家庭。这样一来,一方面,户口变多,人口不容易隐匿,国家可以掌握更大的税收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了大宗族,民间要想组织起来反抗的成本变高,利于皇帝的统治。
这套打法与无为而治完全不贴边,相反,绝对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政策。这从反面也证明了,无为而治只是面对强大合伙人时的无奈之举。
从无为而治到力量制衡
刘邦最初看上了东周故都洛阳,张良劝他,洛阳虽然不错,但其地理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秦所在的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优越,三面有自然险阻,只有东面面对诸侯,诸侯安定时一切好说,诸侯一旦有变,则进可攻、退可守。一句话点醒了刘邦,记起了自己成功的奥秘之一,马上决策定都长安。
张良这一系列的表述,其实就暗藏着最终要消除诸侯的意思。
刘邦在登基后花了八年的时间,分步骤地将能够威胁皇帝的异姓诸侯都剪除掉,将他们的封地转封给刘氏宗亲,意图以此来巩固汉室江山。
历史证明,同姓封王并不比异姓封王更可靠。异姓王爷如果有异心,可能也就是想要割据,同姓王爷如果有异心,可是想篡位的。
刘邦并没有把开国重臣们都杀掉,那些没有封王的重臣多半都留下了,随后,再封一群同姓王爷,可以平衡这些重臣;反过来,重臣对同姓王爷也能形成制衡。皇帝则超越于各种力量之上,居间操控平衡。
刘邦一死,同姓王爷果然谋反作乱了,军功重臣与同姓王爷的相互制衡作用马上发挥出来,他们把王爷们的作乱平息掉了。
汉武帝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帝国封地基本缩小到只有郡县规模,分封制名纯实亡,那么外戚与重臣间的制衡也就不需要了。
汉武帝雄才大略,从内外两个方向都下重手,重整了帝国秩序。这样一来,讲求无为而治、追求出世的道家逻辑不合胃口了,他要寻求新的意识形态,来论证自己各种作为的正当性。
于是有了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儒家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论证皇帝的正当性,你不是要一个新的观念系统吗?我来给你!
从此之后,中国约两千年的历史命运,也浮现出基本形态了,这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又称“外儒内法”。
从观念层面来看,是儒家在主导,儒生解读着天意,君主也不敢完全违背儒家的教导而行事。儒家表面上的迂腐,却为君主划出了大致的行动边界;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却还是法家逻辑。
这样一来,对君主来说,治理的效率有了,安抚民心的口径也有了。到了这会儿,我们可以说,周秦之变终于走完了它的转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