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读过张爱玲,当时语文老师告诉我,晚几年再看吧,那不是十几岁的年纪应该看到的爱情。
大概四五年前,我第一次读《倾城之恋》,那是我刚接触到张爱玲的时候,当时刚刚看完《金锁记》,觉得她的文字有一种与生俱来悲凉和无奈,似乎就如同她自己一样,不过《倾城之恋》倒是她为数不多的,有一个圆满结局的文章。
张爱玲,上个世纪民国时期出生的女子,纵使出身名门,也有着众多的无可奈何,但却还是那样的特立独行,有一种属于她特有的气质,现在依然把这种气质贴上了“张爱玲”的标签。我以为,她是能配的上“绝世而独立”这句赞誉北方佳人的话的,就算她是标标准准的上海人;也一直觉得,她的一生充满可悲,对于这样有魅力的女子,背后总有着令人唏嘘的失败的爱情。
那个叫做胡兰成的风流男子不仅使她情场失意,他汉奸的身份更给她带来了无数的流言蜚语,高傲如她,怎肯放任别人随意践踏自己,就算只是名声。也许这就是导致她悲观处事的其中一个原因吧,偌大的中国已然没有她的藏身之所,只得选择远走他乡。
对于《倾城之恋》这本书,张爱玲本人倒是颇为满意。背景依然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上海白公馆的白流苏在离婚七年后得知前夫已逝,当时的思想还是那么封建,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娘家呆着已经被人指指点点,更别提是离了婚的女人,于是免不了受几句白眼冷话。留学归来的范柳原本是众多未出阁闺女的心仪对象,家中本想让介绍给妹妹,却偶然间认识了白流苏。不堪再呆在家里的她拿自己当赌注,去香港追随她的爱情,更是追求与范柳原的一直约定。
他们都是能看的很透的人,在发生了中间的许多故事后,两人的结局也算是不容易。白流苏和范柳原最后结为夫妻,书到这里便结束了,不管婚后生活如何,有了婚姻就是一段故事的终结,他们怎么说都是一个家庭的人了。
最近翻出书,又读了一遍,故事不长,区区四十多页纸,没一会就看完了。不管是第一遍还是第二遍,我总觉得这段爱恋虽然足够传奇,但似乎并不足以够得上“倾城”二字。对于范柳原为何会爱上白流苏,或许他最开始对她只是像他对其他女生一样的,只是想挑战,或许一时兴起,或许他真的想找一个合适的伴他一生的女子。我无从知晓答案,我只知道,在众人看来香港那场兵荒马乱的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决定了他们的后半辈子。
二人在香港的花花世界度过了一个星期,本来当时男的已经打算远走海外,正如白流苏所说,他们之间没有约定,那短短的一个礼拜,真的能牵住一个男人一年半载的心吗。对她来说,幸好,战争发生了,范柳原不得不返回,在这些贫苦的日子里生活一段日子,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也许范柳原还会到外面去对别的女人好,但白流苏不在意,那一纸婚书牵住了两个人。
到这里为止,它只能算得上一段奇特的爱情,在看完第一遍后,不觉得它倾城,第二遍知道了,此“倾城”非彼“倾城”。传奇中“倾国倾城”的人也许到了最后,怕是也与白流苏的结局不相上下吧,这才是属于她的那两个字,并非真正倾城。谁又知道那位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背后,有着多少辛酸故事不愿与人提起;就算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城之恋,也不知后来是否也只得守着油盐酱醋过日子。
《倾城之恋》的最后,张爱玲写道“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这才是所谓的“倾城之恋”吧,是那场战火成全了她;还是为了她,才有了那场战火呢。
张爱玲笔下诉不清的苦闷悲伤,文字里无不透射出心酸,但正式这种反差,让我们看到了她骨子的坚毅,这是对社会不满的倾诉,更是对当时女子无法改变的命运而为难。作为能在新时代闯出一片天的张爱玲,自然不会执拗于小情小爱,但对于大部分女子而言,这就是她们的一生。然而白流苏不是,她的一生都在和旧思想作对,却始终逃不出这一鸟笼,好在,她最后是幸运的,作者给了她一个看似完美的结局,即使没有人知道,结为连理的白流苏和范柳原到底幸不幸福。白流苏身上覆盖着的才是被旧社会掩盖住的真善美,也许在当时畸形的社会里,张爱玲也只能透过文字描述她内心对真善美的执着吧。白流苏是“佳人”,张爱玲也是,只是这般女子,世间再难得了。
传奇到处都有,就如胡琴依然在咿咿呀呀的拉着,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那说不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