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我们的印象中不管是足智多谋,还是用兵如神,甚至对汉室忠心耿耿,这都是拜《三国演义》所赐。
其实我们都被罗贯中杜撰的故事给骗了。真实历史上诸葛亮根本没那么神!
误解一,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内政外交。
其实诸葛亮擅长的是治理民政和外交,军事指挥他根本不擅长。
著名的火烧博望坡发生在公元202年,是刘备放火烧了自己的大本营,为了把曹军引入自己的埋伏圈。到了207年才三请诸葛亮出山。所以这一功并非诸葛亮所有。
还有草船借箭也并不是诸葛亮的主意,而是孙权周瑜的功劳。
最颠覆的是诸葛亮在城头抚琴,使出一招空城计,吓得司马懿空有15万大军却不敢再进一步。其实使出空城计的是曹操,为了吓退吕布而在城头布置空虚,而这个功劳却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安在了诸葛亮头上。
刘备死后,诸葛亮亲自指挥了好几次北伐,不仅没成功,还让蜀国国力更加空虚了。
误解二,诸葛亮对汉室朝廷和刘备耿耿忠心。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如果刘禅能力不行,让诸葛亮就取代他,但诸葛亮仍然对刘禅鞠躬尽瘁,尽忠尽责,没有半点二心。从此便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诸葛亮比刘备、曹操他们小了一代人的年龄,当他成年的时候,天下群雄割据。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诸葛亮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如果跟他哥哥诸葛瑾一样,前去投奔孙权的话,也一样发挥不出他的全部才能。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刘备这个初创公司,职业竞争不那么强,诸葛亮的才能尽情发挥。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并不是什么忠心之选,而是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
刘禅在位时,有人推荐诸葛亮受九锡,诸葛亮推脱说,如果我要是灭了曹魏,有这么大的功劳,莫说是九锡,即使是十锡我也接受。由此可见,诸葛亮是觉得自己功劳还不够,出于职场发展考虑,谈不上什么忠不忠心。
而且刘禅还说过,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我刘禅也只负责祭祀之类的活动而已。诸葛亮刚死,就有大臣给刘禅上书要庆祝终于没了掌握军权的诸葛亮压在头顶了。
而且自从诸葛亮死后,蜀国再也没设丞相了。从这方面考虑,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不就是之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误解三,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从军师到丞相,地位仅次于刘备。
其实,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地位根本比不上刘备的两个义弟关羽和张飞,甚至庞统、黄忠、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和诸葛亮也差不多。
尤其进入四川之后,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远超诸葛亮。这一点诸葛亮自己心知肚明。
关羽死后,刘备决心对吴国开战复仇,群臣纷纷劝谏,刘备一概不听。诸葛亮叹了口气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他心里很清楚,能让刘备言听计从的是法正,而不是他诸葛亮。
诸葛亮能当上丞相,关键是那些政治地位排在他前面的人基本都死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法正、黄忠都已死去,而张飞只能算个武将,马超又得不到刘备的信任,所以丞相的职位也只能便宜诸葛亮了。
而诸葛亮从加入刘备集团到官拜丞相,整整打拼了15年。所以这并不能说明诸葛亮和刘备关系有多么铁,也只能算是诸葛亮职场打拼的故事。
可以说,我们所了解的三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另一个则是罗贯中整理写下的《三国演义》。而诸葛亮就是被罗贯中给杜撰神化的典型案例!
你如何看待诸葛亮
评论区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