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现在的育儿理念,普遍都谈到要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可是怎么接纳如何尊重,这个真的是意识层面的东西。
不同的人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都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也不一定一致,甚至,同一个人相同的情境下但是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不同,对孩子行为的接纳度还是有所偏差的。
举例来说。
两个孩子在客厅沙发上上窜下跳,奶奶不接受,老人心疼沙发嘛,妈妈认为没问题,孩子本来就活泼好玩嘛。
两个孩子在客厅沙发上上窜下跳,昨天妈妈认为没问题,孩子活泼好玩嘛;今天的妈妈不高兴了,因为她正在客厅追剧呢,觉得吵得心烦意乱的。
这说明父母面对孩子的同一行为,都可能会产生很多不相同的看法,并且这个看法决定每个父母如何去管教孩子或者说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站在孩子的立场,这是不是有些无所适从啊,我还是在客厅玩的我,怎么昨天奶奶数落我,妈妈又支持我,反过来今天妈妈又对我凶,好奇怪哦。
所以说,接纳孩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接纳孩子呢,山雨认为首先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些解读。我们面对孩子,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正是这些行为让你困扰,焦虑,正是这些困扰焦虑让你没办法平和下来,没办法平和淡定,那怎么谈得上真正的接纳呢,有的也只是压抑着情绪的虚假接纳吧。
有个理论叫情绪ABC,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你的看法不同,决定你处理结果就不同。行为就是行为,客观发生的事实,你的观察方式解读程序不同,那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不同。
所以接纳孩子,从理解孩子行为开始,什么叫理解孩子行为呢,其实就是建立一种新的观察解读程序,从孩子行为产生的客观环境到行为界定人——父母的主观意识,建立一个分析座标,分析父母受困扰的孩子行为有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从而让父母能更加平和与客观地对待它,也更能有效地寻找到解决困扰的办法。
从今天起,山雨将分享我建立的这个观察解读程序: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构建出一个座标,如图。
由此形成四种思考方向:
1、客观环境但是与父母有关(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的创建者):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客观环境等因素造成的。
(1)物理环境设置不合理:比如洗手池太高,四岁孩子洗手水容易流到袖子里面
(2)计划安排不合理:幼儿园布置的作业要写汉字五十个,四岁孩子没办法做完
(3)人文环境影响:家里人天天手机不离,反过来说孩子不喜欢看书
2、属于孩子成长阶段普遍发生的客观情况: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因为它的发育发展还不成熟。
(1)生理发展不成熟、(2)情绪调节能力不成熟、(3)语言发展不成熟、(4)社会交流能力不成熟、(5)认知方面不成熟
3、这个行为的不接受是不是与父母个人主观意识有关
(1)父母对行为发生的情境存在主观判断:不了解事实
(2)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恨铁不成钢。用孩子代替自己的梦想
(3)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度不够:看不惯。不喜欢孩子独特的气质与性格。
4、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出于错误目的:孩子以为这样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1)寻求过度关注:扰人,粘人,以为这样能获得关注。他需要被看见
(2)争夺权力:对抗,顶嘴,认为这样有价值感。他需要有选择。
(3)报复:伤害人或小动物,破坏物品,认为这样能让自己有力量。他只是感觉受伤害了。
(4)自暴自弃:让你绝望,放弃他,他不想承担压力。同时他需要鼓励。
好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分析简单介绍到这,下回再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