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好友聊起近日看七田真的《爱与规则》,我说,所有的育儿书,其实说的就是要爱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模样。好友说,但我只有时常看这些书,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温柔起来。我对此深有同感。
《爱与规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我是看完一遍,又连着看了第二遍。内容很简单,接地气,告诉你“在爱的基础上,严格教导,信赖孩子”。告诉你“如何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最好的方法就是紧紧地拥抱孩子,和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告诉你“如今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声法是个不错的选择。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赘诉。其实那些方法在那些育儿书里,多少都会提及。
想说的是今早的一件小事。摩卡又不肯吃早饭,在多次的催促和引导后,他依然墨迹,手托着脑袋说头晕头痒,找寻各种借口。但也不说吃或不吃了,只是一味地拖延、敷衍。爸爸准备训斥,我示意不要。我对儿子说,是不是不想吃了,(虽然此时他几乎没吃过他的早点)。他点点头。那我们就下来不吃了,等下路上可以吃面包。老公有些生气,有些讽刺地说“这也是心里的秩序吗?那怎么样是宠,怎么样是爱呢?”我一时语塞。(后来我用另一件小事来回答,就像那日摩卡动手打人,我对他罚站,那是严格教导,奶奶不让罚站,那是宠。)
出来路上一直在想,宠和爱的界限一直难以把控。我想可以不吃饭那是尊重他的选择吧……如果此时我让他自己玩去,却又一直拿个碗追逐着喂饭。那就是宠吧……但最重要的是让他表达出来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为了不吃饭找借口。不吃饭可能是他没胃口,可能是他不喜欢那早点,等等。
车开出了门,在路上我问摩卡你想吃面包吗?儿子说,妈妈,我不饿。我想这样的表述我应该给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