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草
《楚汉传奇》追完了,电视剧情节跟历史肯定差别很大,但是从人物刻画的角度来看,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简单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1.
刘邦其实出身草根,是秦朝末年反秦的农民起义中,一支非常微不足道的力量。
刚开始他作为泗水亭的亭长,主要负责当时所在辖区赋税收取、衙役征收。但是,他为人豪爽仗义,吸引了一大批好兄弟追随在其左右。这些人中,大部分是一些想法不多,但是都一样在当地霸道一方的村霸,他们在一起喝酒、吃肉、玩女人,非常不务正业,当然也包括萧何这样的的父母官,但都是被他的忠义、豪爽所吸引,打心底里愿意为他办事,以与刘邦结交为荣。
这其实能够反映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做好一点,那就是对朋友义气、兄弟仗义,这些积累的人脉,说不定在某一天就能够为自己所用,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2.
刘邦当初为何谋反呢?
秦始皇为了修建自己的皇陵阿房宫,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当时几乎把全国的青年壮丁全部征去服兵役了,但是人手却还远远不够。当萧何把征兵指标下达给刘邦时,村里实在找不到这么多青壮年劳力了,如果秦始皇分配的征兵指标未完成,按照大秦律当斩。为了活命,没办法他们这伙跟随在刘邦身旁的兄弟们只能充当徭役被分配到前线参与阿房宫修建。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跟随出发了。但在路上可并不是那么顺利,因为路途遥远,且口粮不足,陆续有人在路上逃跑,后来因为走错路又耽误了几天,导致他们不止没有征求到足够数量的徭役,又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施工现场,在他们面前只会面临一种结果,那就是死。
往前走是死,往后走也是死。其中不断传来农民起兵反秦的消息,其中以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最为强大,他们的口号更是霸气惊人“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加上兄弟们的鼓动,推动了刘邦起义的决心。
但是既然成立农村起义军,谁做起义军首领,刘邦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
因为他并非心怀大志之人,跟兄弟们之间大口吃肉喝酒,就已经能够让他满足一时,突然要成为一支农村起义军的领袖,管理自己的军队与一方百姓,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考虑了很长时间。
后来在萧何的建议下,他开始执掌一方军队,掌握当地百姓的生死荣辱。但是自从他立志要成为起义军领袖,率领自己的兄弟们起兵反秦的那一刻起,中间经历了无数艰辛与困难,甚至遇到过多次生死,他都未改其志,一辈子坚持这一件事情做了下去。
先后推翻暴秦先入关中,随后与项羽楚汉称霸一方,最后在垓下之围击破项羽,项羽自刎于乌江,他建立西汉王朝,称汉高祖。
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很多人之所以一生平平淡淡,做过的事情很多,但是无一能做到很精,那这种人必定难有成就。
相反,如果能学会聚焦,做到一生只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无论大小,只要能在时间纬度上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所成就已是必然。像司马迁,被囚于大狱之中,被阉割后依然笔耕不辍,却依然名垂青史。
3.
刘邦的角色,在当今社会看来,应该就是一个多变、胆小怕死、痞气十足的流氓,但是这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两个目的:活命、称霸。
鸿门宴上假借上厕所之由逃出,鸿门宴上刘邦为讨好项羽以保自己的性命,把自己的姿态降到最低,用两人结拜兄弟之实谈感情,就透露出一个观点,我刘邦入关后所做的一切,全部是为了项羽大军入咸阳做的铺垫,百姓、兵马、粮草皆归兄弟项羽,我是为了你服务。
原因为何?
因为他势力太弱,实在不足以与项羽抗衡。
再后来,在楚汉相争到了最后阶段,双方兵力、粮草已经达到足够抗衡之时,谁都不敢发起最后决战,因为这一场决战就能够决定谁胜谁败。
张良借项伯之口给项羽建议,可以割土地给齐国的韩信与魏国彭越,可以让他们二国在决战时帮助楚国讨伐汉国。
可项羽因为担心把土地划分之后造成自己的土地减少而没有采纳,而刘邦却把自己的土地划给韩信与彭越与两国结盟,最终三国结盟的60万大军一举歼破楚王大军,获得完胜。
可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一时的服输、忍让与付出是完全值得的,这只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与人格、品行无关。
历史与别人记住的永远是胜利,而不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取得的胜利。
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确定目标很关键,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很多时候必然要付出或舍弃一些东西,面对这些选择的时候,要一切为了目标而服务。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相比而言,历史更像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名师,来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村草视角:做写90后职场最好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