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就是《摆渡人》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最近这两天,我重新翻看了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著,付强翻译的这本书,仍是感动得一塌糊涂,想起自己好像从未安利过,所以便开电脑码下此文。
英国《卫报》对这本书的评价是:
一本教会你学会如何去爱的伟大作品!完全意想不到的情节,令人惊讶的人生谶喻。这部作品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体,具有史诗般的质感,惊心动魄。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15岁的单亲女孩儿迪伦勇敢地踏上了寻找生父的一列火车,却不料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的时候,却无比惊恐地发现,自己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而周围的世界,是一片陌生的荒原。一个突然出现的男孩儿,彻底打破了迪伦15年来单调枯燥的生活。并且在她的世界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故事。看完的第一感觉是,应该在一起的人,总会在一起的,这种论断,颇有命中注定的意味。不论途中会遭遇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心中有爱,结局总会是好的。因为一个愿意为了爱,而敢于直面死亡和轮回的人,想必上苍也不会过分亏待ta的。大概这本书想要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爱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充满力量,从而无所畏惧。
简单粗暴的说法就是,满满的治愈系。
Life,Death,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你的最终选择?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这个说法,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灵魂的摆渡人,ta会带着你穿越人生荒原,还会教会你爱和勇敢。暖心暖肺的故事,总是容易让人备受感动。
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接触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作品,但听过不少关于她作品的评价,诸如“她的作品往往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包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之类的,看完《摆渡人》,才觉得名不虚传。
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果然还是感情最容易引起共鸣呢!
最后分享昨天舍友微信给可乐宝的一段话,是连岳说的:
读书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不要读太多,适可而止。我相信,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跟你提过这原则。读书并不是生活最重要的事,它也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过多,则意味着你耽误了其他事,或者你在逃避生活。一个成年人,当你为了读书,不愿意赚钱,不愿意照顾家庭,不愿意陪孩子玩,甚至做爱都嫌麻烦,这就是读书过多的标志。读书第二个原则是要动手、输出。虽然做摘抄、整理读书笔记、写感悟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却是阅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省略这一步你也许仍会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但是知识消化、吸收的效率会远不及习惯做记录整理的人。
因为这段话,我思考了很久,用百感交集来形容自己的感觉,似乎也并不为过。其实这段话中的第一个原则,不要读太多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多与少之间,却又是难以界定的。
我想,我应该感谢乐读开的荐书栏目,让我既不至于被控诉成不务正业,又能身心愉悦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是两全其美。
现在我能保证的是,每周至少要认真阅读完三本书,然后泛读其他诸如畅销书之类的各色各样的书目,一方面保证一周6篇左右的荐文,另一方面,我实在享受这个过程。
就像今天推介的这个故事一样,我大概花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整本书看完了,二十几万字的篇幅,不算太长,但也不能说很短,可是当读书这件事情成为你的爱好的时候,你就很容易乐在其中,而不至于觉得是在完成任务。
然后写荐文,也相当于记读书笔记的一种,利己利人,我会越来越爱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情的,虽然还没不自量力到想要兼济天下,但是独善其身的同时,又能将自己的快乐传播出去,是我乐见其成的。
祝好,我是可乐!如果你的心情愉悦指数不高的话,那么建议你看看这个故事。谢谢你的阅读!我爱来自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