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更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把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这个故事其实是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效能。
效能=产出+产能
大部分人认为产出越多,效能越高。如果只重产出,不注重产能,就是重蛋轻鹅。如果只重产能,而不重产出,则如同只会坐享别人的金蛋,自己永远不敢面对现实,从而创造和改变生活。
产出和产能犹如跷跷板的两头,只有产出和产能达到平衡,才能保障效能最大化。
效能在于平衡
这也许就是当下所说的过一种平衡的人生。
在工作学习的努力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其实是曲线关系,而不是直线关系。
在区间1,如大多数人,一般人只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60分。但在区间2,就是一部分人,他们需要继续投入努力,但产出只有30分,才能够达到90分。越往上努力,获得成绩越小也越难。但这里也分两种人,一种是2.1版本,走了很长的曲线最终达到90分,还有一种是2.2版本,努力了成绩却一直上不去,只达到了70分的水平。在区间3,2.1的少数人继续升级,又分出三类人,一类人持久努力获得飞跃式增长,最终升级到3.1PLUS版本100分,但这中间的付出只有10分的幅度,却是最难的也最需要毅力勇气还有方法的。第二类人变成了3.2版本,他们持续努力,却很难再精进,分数却一直没有上升,永远停留在90分的水平;最后一类人,干脆直接放弃了努力,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就中途退场,实在是可惜,看似是自我了断,呈断崖式下跌,且非常可怕,因为自由落体最终应该是到地面,会脸先着地。
这个图看到了人生百态。最让我觉得遗憾的就是3.2,虽然他们努力了,坚持了,并且能够坚持到最后,所以虽然他们没有达到100分的完美,却保持住了90分的水平。他们输得不难看。最难看的当然是3.3,脸先着地还是脚先着地?最可惜的是2.2版本的人,是最不会被看到的人,但是从区间1努力到区间2的过程努力和付出都是相同的,却没有结果,最终停留在2.2的水平。(2看来真不是一个好数字)
由此我引发了更多深入的思考,我们到底该怎么样选择效能的平衡呢?比如那个3.2,到底有没有必要去为了10分去坚持呢?我想答案肯定不是那么单一且简单的。在生活中,不同选择决定了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样的努力。
所以选择一定大于努力。哪些方面该努力到什么程度,不失为明智之举。比如区间1的人和2.2其实结果是差不多的,但2.2多付出了很多时间。其次,如果认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为精进做努力。最后,即便是坚持下去,也要认识到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避免那些刻意练习10000小时的坑。关于如何避免误区,我也给你带来了吴军老师第一季硅谷来信《也谈10000小时》的精华福利:
误区一:简单的工作重复 10000 小时。有些人的 10000 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在学习中,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 在工作中学了一些技能,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这一类人和前面讲得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他们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虚心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岂不知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 小时,但是不见效果。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林黛玉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我们很多人做事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来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10000 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从头开始。老师举了个例子,今天几乎任何一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水平一定比 50 年前所谓的名医高很多。但是,今天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 500 年前的名医水平高。这就是因为前者有积累效应,而后者没有。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看了这些我突然明白了,2.2和3.2之所以都带2,是因为他们的方法一定不得要领,或者有自身的认知局限没有突破。如果在方法上再多琢磨和精进,加上持续的努力,也许会走到升级版本。但事实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的人生不就是在走一个个的坑吗,如果没有走过,怎么知道它是坑呢?
即那些10000小时的误区和坑,这些隐性的不为人所知的方法,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才能够有所收获。其实,这些隐性的认知比起知识本身来说更重要,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人生的基本功,而这些基本功都是给有最远大理想目标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