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喝酒这事,我想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因为我喜欢喝酒,酒量也还可以,酒龄也不算短,从毕业算起,喝酒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关于酒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每每酒至酣处,我就想高声吟诵,以抒胸意。
在我们家族里,父亲兄弟四个,父亲是老大,除了父亲滴酒不沾,其余都能端起杯,喝上几口。
在我小时候,印象里父亲是喝酒的。每到过年的时候,父亲还会邀请三五好友来家一聚。母亲会认真的准备几个菜,买上几瓶好酒。那时我还小,但也知道往桌前凑,因为客人会从盘子里,夹几片肉或者水果罐头给我吃。
有一次客人故意逗我,把水果罐头在酒里浸泡后,塞到我嘴里。满以为我会立即吐出来,辣的满屋子乱转,谁知道我不但没有被辣跑,反而让他蘸酒喂我吃了好几个水果。我记的那是山楂罐头,果实红彤彤的,浅粉色的罐头汁儿粘粘的发甜。蘸酒后,辛辣和酸甜混合在一起,给我的味蕾以深刻的记忆,到现在我都没忘。这可能是我最早关于酒的记忆。
不过父亲确实也没喝醉过,从没记的父亲醉酒是什么样子,只是听母亲说,父亲醉了会不住的笑,不住的和母亲说话,一改平时不苟言笑的样子。
叔叔们当中,四叔的酒量最大,喝酒也最猛,在我们村里是出了名的。四叔喝酒爱喝大口,从没见过他用小酒杯慢慢品酒,都是用三两一个的玻璃杯,倒上小半杯,一仰脖,随着喉头的滚动,杯里的酒一滴不剩都倒进了肚里。
四叔爱喝酒也爱醉,喝多了就把我们侄子辈的都叫到一起,开始训话。训话的内容也一成不变,就是让我们好好读书,给家族争气,要光宗耀祖,撑起家族的门户。说到情深处,能泣不成声,语不成句。
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四叔都会让我们这些晚辈喝酒,谁倒多少,几次喝干,都是四叔说了算。开始的时候,四叔每次都能让我们喝的七晕八素,后来我们酒量长了上去,每次都能把四叔喝的摇摇晃晃。
四婶子平时对四叔喝酒深恶痛绝,但年三十这一天,绝对不管。只是看四叔喝多了,就会把父亲叫来。父亲来了,什么也不用说,只是往椅子上一坐。四叔立马收敛了,把酒杯一推,步履蹒跚的回屋去睡,留下我们这些小辈在屋子里大呼小叫,只到我们喝完酒放两响时,四叔才会从里屋出来,笑呵呵地看我们放鞭炮,直到我们散去,留一院子的硫磺味,浸润着浓浓的年味。
工作后,我喝酒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在朋友之间我的酒量算大的,每次喝酒我都会喝个尽兴,饭局散去,大多都有朋友把我扶送回家,为此老婆多有埋怨,甚至和我大吵大闹。酒醒后自己也后悔不已,难受的不仅是自己的胃,更多是对自己自制力的怀疑和沮丧。
醉酒多了,我也总结出不少。每次喝酒前,如果我想今天要好好喝点,则必醉无疑,如果告诉自己,今天只喝一杯,多了不喝,则会酒至微醺刚刚好。如果告诫自己,今天一杯不喝,则不如不去,去了也多是不欢而散。
朋友都知道我爱喝酒,如果自己在朋友圈宣布戒酒,回复者多抱以怀疑。有和我打赌看能不能戒酒一个月的,有嘲笑我屡戒屡喝不如不戒的,有问我是不是身体有恙的,有发各种怪异表情的。
因为年龄增大,身体也不如以前,喝酒自不能和以前相比。以前喝半斤,什么事也不碍,不凑近者根本不知道我喝过酒。现在喝上半斤,朋友离我百米远也能看出我喝了酒,因为蹒跚的步伐,一身的酒气泄露一切,让我无可遁逃。
为此我在酒桌上,收敛不少。以前喝到尽兴,甚至大喊:“不服者来战!”现在话不敢多说,事不敢多做,只是老老实实呆在一角儿。有酒来袭,战战兢兢,小心应付,恐对方排山倒海,呼啸而来。
即便如此,也常惹朋友不高兴。因为有些饭局自己应的不如以前利索,磨磨蹭蹭,去了也推三堵四,应应付付,全无往日之豪爽。理解的,见自己服输服软,就能放自己一马。不理解的,争个面红耳赤,场面尴尬,气氛不佳。长此以往,酒桌上的朋友喝酒不再喊我,喊我喝酒的多是真心之交,去了多少随意,从不勉强。
外面喝的少了,在家我就想喝点,此举老婆极为赞成。在家喝的少,每次不到一两,对酒也讲究起来。我开始在意酒的香型和度数,对酒的年份也挑剔起来。
以前喝酒什么我也不计较,只要是酒,仰脖就往嘴里灌。现在自己偏爱年份长的和度数高的白酒,香型也喝酱香型居多。自己非权贵之流,只能喝普通价位的酒,为求酒品,近几年爱上了囤酒,每年都留下几瓶,放进柜子里,留到日后品尝。
现在我醉酒次数极少,除非迫不得已或性情所至,再不醉酒。不过我再也不说戒酒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此生和酒缘分不浅,只能且行且珍惜。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