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见高中学姐的一篇文章,重新遇见了过往岁月,抖落掉记忆上的尘埃,不禁感怀万千。
6年,3年,3年,短暂的前半生被学生生涯粗暴地分割成几段漫不经心又刻意的碎片,渐次遗忘,余下一些少不更事的阵痛,以及如诗篇一般徐徐展开的平淡岁月,记忆如河流,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破碎成珍贵的金子。
不去回想,就不会发现当初错过多少细节,荒废多少青春,弄巧成拙多少心事,太多太多,可能至今的我们都不懂。
兜兜转转,几代轮回更替,早已物是人非。时间,将被称作兵荒马乱的青春,完整打包带走了,它就是那么残忍,努力拒绝任何一个企图留在过去的人,然后谆谆教诲道,年轻人要向前走,过去的就过去了,于事无补,何苦旧事重提,将长好的伤疤再撕开,加深痛的痕迹呢?
高中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高中同学间的友谊是最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当时的我还自作聪明地认为,高中到大学不就是过了一个暑假,换个地方,继续上学嘛,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高中的友谊,甚至是初中,早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上了大学,迈入18岁里程碑似的跨越,仿佛踏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陌生了许多,更难热络了。小学,初中,高中,不管有多少无伤大雅的小心机,至少回忆起来是亲切的,纵使有不好,也是有温度的。大学生好像给自己的思维中注入一种意识,我已经成年了,我已经是大人了,不是没有独立自主的小孩子了,我要变得不一样,学会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成年人的世界才是我们需要融入的,我们要学会适应所有规则,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长远的。这样想貌似并没有什么错,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很符合人生发展规律。
不过,太仓促了,改变发生在一瞬间,让人一时承受不来。我们强行换了一副不太合身的衣服,摆出一副少年老成的面孔,套用观察已久,终于得以实践的模式,或是,更有甚者,只是摘下了早已与灵魂融为一体的面具,露出得意的笑容。
和城市钢筋水泥构建的森林一样,行走在城市之中的人们,全副武装,面无表情地赶路,不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非与他有关。
而孩子的心性,更多的被我们当成挂在身上难以甩掉的累赘,暴露于人世间,总觉得脸上似乎沾着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一般。那种幼稚且没有效率的外衣,披在身上实在是惹眼。所以,我们急于脱下这身陈旧的袍子,换上了精美华丽的礼服,自以为得到了全世界,周围的人都是同样的装束,自己终于不会显得怪异,终于不用经受目光的检视了。走进人群中,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才会获得安全感,当然,是以牺牲存在感为前提的一次交换。是否等价,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这个世界,固执且笨拙的人不多了吧。越来越多的人做着一些令我觉得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必要这样做的事情,脑回路清奇的事情,指鹿为马掩耳盗铃的事情,等等。每个人应该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他们依然选择这样做了,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劣币驱逐良币,他们在成为大多数人,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客观规律下,逐渐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运转法则,并掌控了决定权和裁判权。我们都在不可避免地被同化着,因为你要入世,要获得一席之地,以至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就必须遵从游戏规则,否则社会是不会给你入场券的,那么你又何谈所谓的梦想,抱负,还有异想天开的改变世界呢?承认吧,是世界改变了你,只是嘴上还在矢口否认。
毛不易的原创歌曲中,我最喜欢的是盛夏。他唱出了告别,也唱出了经历。每一句歌词都很简单真诚,看似轻松,却沉重地打在心口,打在那些隐隐作痛的薄弱处,击碎了现实的不堪和梦想的无力感。我曾想,他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该有多少沉痛的经历,有多少无情的耳光打在他脸上,我不解。
现在忽然明白了个中一二。
很多人说,我们习惯放大生活中的痛楚,而忽略掉真实可触摸的幸福。
真的是放大的痛楚吗?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所经历的根本不值一提,不足某些人的十分之一,别人会说我们娇气,脆弱,玻璃心,无病呻吟,牵强附会,太夸张了吧,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成人?
我们喜欢对别人遭受的痛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好像自己就有多成熟,多有经验似的。其实我们并没有经历过相同的时光,相同的黑暗岁月,做不到感同身受,真的是没有资格插嘴,我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
你所认为不足为惧的苦痛,可能扭转了一个人生,如果这样,还可以无动于衷,从旁谈笑风生吗?
很多时候,你看见的,不过是表象,背后到底有多少汹涌,很难看透。
更多时候,我们装下的,承受的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多,更深,更冰冷,更沉默。
这些,被不屑的痛楚,应该足够了,足够让青春变得沉重,变得厚重。
曾经的我们,如今都散落在大江南北了,如漂泊无依的浮萍,一直寻找着可以扎下根系的地方。我们拼命想逃离的那个地方,是情怀萦绕的地方,是欢笑和泪水紧紧牵挂的地方。我们不想看见过去的自己,带着悔恨和伤痕的自己,所以不顾一切,横冲直撞地向前跑,直到遇到荆棘,遇到绊脚石,遇到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重重地倒在一片泥泞中,分不清雨水和泪水。因为回不去了,因为我们失去了曾经,亲手送走了,颤抖,不舍,无可奈何。
后来的我们,会走向何处,归向何方?
再见时,还会认出彼此吗?再见,还是再也不见。既然不见,就不要再想念了。
后来的我们,还剩下几人,在重逢和离别交替的盛夏,听见那时的故事,还会热泪盈眶。
后来的我们,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