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睡前,朵儿同学(下学期四年级)问我,你这几天开会有啥好玩的吗?我就想起昨天黄爱华老师讲座里,一群数学老师们实战演练“积极反馈的语言支架的运用”时呈现的有趣的情境片段。
于是,我就决定与她聊聊烙饼的问题。
我开始说题:“一张饼有两面,烙一面要3分钟,那两面要几分钟?”
她回答我:“6分钟。”
我接着说:“那一口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那烙好两张饼需要几分钟呢?”
她说:“6分钟啊。”
我问道:“为什么呢?”
她告诉我:“因为两块饼同时放在锅里烙,所以6分钟就够了。”
我接着问:“那如果3块饼呢?需要几分钟?”
她想了极短时间,然后笃定地告诉我:“这是脑筋急转弯吧,只要9分钟。”
我一脸诧异地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第一块饼和第二块饼一起放进去烙三分钟,然后把第二块饼拿出来。放入第三块饼,第一块饼翻面,烙3分钟。现在第一块饼烙好了,把第三块饼翻面,再放第二块的另一面,还是3分钟。所以一共9分钟。”
我心里默默地想,这该怎么接话呢?
突然,记起《让教师学会提问》一书里说:“老师的回应可以是故意犯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我说:“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不过我怎么算出的是12分钟?”
朵想了想,对我说:“你肯定是先把两张饼放到锅里去,都烙好,那就6分钟。然后,你再烙第三张饼,又花了6分钟,所以就用了12分钟。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
我很“惊喜”地说:“哎呀,你真厉害,居然知道我怎么想的。不过,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
她回答我:“当然,是我的,我只要9分钟。”停顿了几秒钟,她有接着说:“可能还有一种答案,18分钟,就是一张一张烙。”说完,她自己笑起来:“不过,没人用这么笨的办法吧。”
我也笑了,然后,和她说:“你知道吗?昨天的老师们好厉害,想了一个好玩的方法来烙饼,你猜他们用什么来当饼?”
她想着应该是要剪块“饼”。
我告诉她,是用手哦。于是,我们的三只手也开始烙饼,她指挥,我配合。
我问她:“为什么用手里当饼呢?”
她想了想说:“因为可以翻面。”
“对哦,手有两面,多像饼。”我笑着说。
最后,她问我:“那为什么不能用头呢?头也有两面?”
我不是数学老师,只以自己的理解与她进行对话。她睡着了,我却陷入思考:1.当孩子以脑筋急转弯的心态把正确答案说出来后,我们应该如何回应?2.如果这种情景发生在课堂上又该怎么回应,怎么对话?
这大概就是做老师的纠结:她说的不对,我可能纠结于怎么引导;她一下都说对,我又纠结于准备的台词没得说。
深夜,黄爱华老师与我留言:对话中,有两个方面可以引导:一是,“9分钟解决问题”她是怎么想到的,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如果有,则肯定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善于建立联系,这是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共同特点;二是,让她比较9分钟完成和12分钟(18分钟)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处,初步渗透“优化”思想。
黄老师这两个方面引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说,在讲座里,我学会了当学生答案是错误的时候,如何给予积极回应,而不是违心或是不合时宜的“真不错”,那么,今天我习得了怎么与正确答案对话,进一步推进深度思考。
第二日:
昨天晚上,黄老师让我来问问你两个问题。
“那个很厉害的黄老师?”朵问我。
“嗯。”我点点头,“你是怎么想到9分钟这个方法的?就是你怎么想到第二块饼烙一半要先拿出来的呢?”
她回答:“就是觉得这样用的时间少啊。”
我继续:“那你一下就想到这个办法?我觉得一般人一开始会想到12分钟那种哦。”
她说:“我觉得好像有个脑筋急转弯类似这个问题。但是我又不记得了。”
其实,这个对话昨晚就已经有过,只是我没有找到我要的答案。
我说:“其实,一个人能把自己看过的东西和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是很棒的能力。虽然,你记不起来是否曾经看过,但是下一次你可以把烙饼的经验用来解决其他新问题。”
“还有第二个问题呢?”她惦记着黄老师的问题。
“黄老师说,让我问问你,9分钟与12分钟(18分钟)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处?”我继续发问。
她脱口而出:“用的时间更短啊。”顿了顿说:“18分钟,等那么久,要是不注意饼都烤焦了。”昨晚的对话到这儿就转话题了,今天继续。
我和她都笑了,“烙饼用的时间短,有什么好处?”
她说:“这样可以节省出时间来做别的事。”
我搂着她说:“是呀,你的时间无形中变多了。那如果是同样的时间(比如18分钟)烙饼,你的方法比18分钟烙饼的方法好在哪?”
她回答说:“可以烙更多饼,那就可以吃更多,还可以卖更多的钱。”
我心里想:哎呀,果然是有经济头脑的朵同学。
“所以,这三个方法其实都可以,但我们会发现9分钟的最有效率。”我说,“我们做很多的事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方法,但可能会有那么一个方法最省时省力,效果最好。就像你是先玩还是先做事,是先做事还是先玩,或者是玩一会再做事然后再玩,你的计划安排里,也肯定会有一种是对你来说更有效率的,你去把它找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