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你来。
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精简的介绍,让我们正式认识一下!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三点:
我是谁,我做过什么,我能给你带来什么。
01我是谁?
陈剑彬,90后,男,广东梅州人,现居住广东。
笔名:逍遥
潜能激发教练,高效阅读,系统成长,营销策划!
著有:《三结意理论》《三大意识系统》《全方位沟通法》《三大神经学体系》等!
成长环境
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因父亲工作原因,儿童时住在山里,每天以山为伴,以草树为伍。
从小到大对大自然有很深厚的情感,也养成内向的性格。
小时候的生活,很是奔波,住的地方也相对繁杂,没有固定的居所,身边也没有那些从小陪伴到大的朋友兄弟,心中特别羡慕别人口中丰富多彩的“童年”!
这段生活中,最不易的还是我父母。我父亲,从无到有,那种全力为生活奔波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勤奋的修养,一幕幕刻印在我的灵魂里,如果讲述下来,我父亲的故事会比我现在的经历精彩百倍千倍。
可能长期与大山相伴的原因,我的性格也异于常人,喜欢独处思考,因很少与同龄人接触,生活中也没什么玩乐的画面,从小就爱去思索大自然,好奇草木生长轮回,好奇天外的世界,养成对好奇的事物总有探索不完的渴望......。
对于这些成长环境我并未感到悲伤,更无责备,甚至觉得注定不凡!
社会经历
在农村劳作多,教育资源也落后!在我们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在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因为贫穷的原因,都早早步入了社会打工,为家里分担点生活费。
我也不例外,我是家里的长子,看到那么多人早早出去打工,也选择了辍学,跟父母嚷嚷着要出去打工。
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是17岁,还记得当时我父亲来送我,去一个亲戚的工厂上班,刚去的时候说给我八百一个月,工作一个月后看我做事很敏捷,直接给加了两百,第一个月就给我发了一千。
工作做了5个月,又被叫回了家!家里劳作多,我又是家里的长子,只得回家帮忙。
当时我工作5个月一共拿了五千块工资,回家就给父母交了4600多,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感到有成就感的时刻,内心很是振奋。
但后续几年的生活又陷入农村家庭纷争的循环反复,所得仅仅是温饱而已,在这中间几年间时而出去,时而又回到家帮忙,这里边掺杂的不单是物质生存的奔波,更多还有情感之间的矛盾。
那几年,因为都是自己跑出去,工作类型也频繁更换,当然也上了不少当,比如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力资源。
最惨的一次因为带的一点生活费都交给了中介,然而说好的工作却没了后续,最后没地方住,只得偷偷潜入小区车库睡了几个晚上,当时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后来遇到一个在附近上班的老乡 ,跟他借了点钱,又跑回了家里。
这些经历直到现在跟家里人也只字未提,在我家里良好的沟通是最大的难题。
从2010年至2015年期间出去做过不少工作、进厂、做餐厅服务员、当过厨师、做过销售等。但时间都不长,因为需要在工作和家之间来回奔波,最后什么都没做成,钱也没赚着,还落下责骂和负面的评价。
或许这些经历和经验才是最珍贵无价的吧,而正是这些经历,我也养成了做什么事都会先深思熟虑,情商或许就是如此养成的吧。
经历转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父亲认识一位在外地做生意的老板,两个人有不浅的交情!2015年底,他听说我要出去工作,又懂开车,就让我去做他的司机。
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干农活外,还在机缘下接触了工地的活,学了开大卡、开铲车等重工机械,后来想想干脆就先把驾照考了吧。
父母东凑西拼的给我报了名,便才有了这次去帮老板开车的机会。
从那时起,我接触的社会圈子才真正上了一个台阶,学会了更多人情世故、社交礼仪等。巧合的是这位老板是做中小学教材等图书生意。
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向他讲述了一些我以前的经历。他说看我敦厚老实,踏实能干,又能吃苦,便叫去尝试一下做市场。
2016年,我踏上销售员之路,为公司开拓市场,学着做市场营销。
公司做的是教材用品,而且多数是英语类的,工作逼着我不得不开启学习之路,学习营销书籍,管理书籍,甚至一些英语口语。
我们公司的销售点多数在书店里,就类似于步步高这样的学习用品,既然在书店,看书就方便多了。从那时候开始,我与知识真正挂上机缘。
机缘相遇
当时我对书籍根本没有什么系统的认知,就是需要什么看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做一段业务之后,我遇到我的恩师,他是一位名校校长,作风低调,谦让和善,是一位已过天命之年的智者,一副深沉厚重的面孔,不会让人感到有压力。
我的工作除了在柜台销售,还需要去学校推广,进学校与师生们交流了解,最少不了的就是先通过与校长交流,并能得到认可,在此期间我跑过不少学校。
曾经,我完全不敢想像:我能与各个学校的领导交流,心里一直认为我和他们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所以少不了紧张和胆怯。
恩师对我温和友善、从不避嫌,所以我特别喜欢过去与他交流。我后来了解到:他还是一位市家庭教育机构的会长,经常有家庭教育的讲座,以及帮家长们调解家庭教育矛盾。
这令我更加激动,因为研究家庭教育矛盾,是我一直想去接触和学习的,也是未来想做的事,不觉感叹真是天意。
在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忍不住向他吐露:我的家庭状况、我小时候的一些感悟、对人生的看法、对大自然的思考,以及坎坷的经历等。
我大言不惭地说着一些自己曾经的经历,他是我第一位真正去信任,并愿意讲出个人经历的人。
恩师不仅没有对我表现出不耐烦,反而耐心听我唠叨,然后给我讲解事由,升华我的认知。
恩师对我的很多思考,表示赞赏并加以鼓励,让我觉得自己也有一定的价值。
从小到大,他是我的第一位知音,愿意接纳我、了解我、认可我,并一直鼓励我的人。
恩师的学术很渊博,他对中西方文化有着很深的认知。有一天,恩师跟我说:“你可以去看看国学,你说的道理,古人早有记载。”
恩师的话突然点醒了我,可想我当时的认知范围有多狭隘,恩师对我说:“你思考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足够深沉,不过缺乏观点提炼,还需要多加阅读”。
02我做过什么?
致力阅读
2016年底,在恩师的指引下,我拿起国学类书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国学知识,字字浸入我心,翻阅国学经典时,我全身好像有电流在流动,每一句都让我赞叹;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是看不懂国学?
我一个没有学历的人,是如何读得懂呢?也许因为我和国学之间互相在吸引。
经过大量阅读,我对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后才明白:古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而且当时是农耕社会,面对的都是大地、大山和劳动人民,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大自然,以及纯粹的人性思考和论证,然后一点点累积感悟而来!
靠背书中的文字,并不一定能感悟其中道理,就如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且还不仅要学、要思,还需要行动,只有在不断练习中,我们才能真正感悟到文字的真知。
这和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道理一样,也是实践论中提到的道理:“人们的认识,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达到理性的认知。”
从2016年底至2020年,我先是读了儒家,后再接触道家,再接触佛法兵墨等……,后续又接触了西方哲学,大致把西方哲学史读了一部分。
当读完国学再去读西方哲学,我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就像感性的少年碰到了理性的大叔,一个是论内在一个是论外在;一个是谈感性,一个是谈理性;一个是修心,一个是修行。
把东西方的学术结合起来理解,完全能感受到一个全方位的思维角度,犹如从大地仰望天空,又从天空俯瞰大地的那种豁达的震撼感。
我读完中外两大系列后,我的思维基础有了一定的基础体系,因为这两大体系是跨越时代局限,不是单个时代的思想,是多个时代和无数古人的阅历演变过来的,这也让我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单纯时代的局限了。
读的书越多,我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所以又去读心理学、天文学,甚至是神经学和量子力学。
真正是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从古至今,又从今至古,全面系统的去阅读!
这里还不包括一些工具类书籍,如:职场,管理,企业这类书籍也都阅读,在这4年间,我共计阅读了近千本书籍。
有人可能会疑惑,我是如何快速消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这点在没阅读书籍前,我也是不敢相信,后来想想,我能理解的大多是以前经历过的道理,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这也源于小时候经历的丰富!例如前面提到的,在我很小时,当时在山上忙活儿时,就开始对大自然展开思考,思索这些树木如何生长,又是如何凋零再生长,包括下地干农活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施肥的长得快,不施肥的就慢,其中是什么在起作用?
当我看了量子力学再结合西方的一本书籍“物性论”理解,我才知道,物质的内部还有很庞大的体系在运作,万物是循环往复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对物质的运作有了系统性的论述和提出了原子论的学说,直至现在科学还在对原子不断的深入研究,虽然当时和现在的理解有所区别,但大体方向还是一致的。
所以首先我是先有了经历,才能更快的去理解书中的道理,读了那么多的书,我才明白其实所有学术是相通的,无法用单个的学术范围,去定义一件事情的准确性,更无法从一个时代的片面知识去定义一件事物的准确性。
用现在量子理论来说,事物的发展永远不会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子。
又陷困境
在这几年的阅读学习中,我还参加了各种的线下培训和讲座,花了不少钱,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的欲望一直驱使着我,我就是想去学,想去探索,让我觉得很有价值感。
但我从来不想去参加输出,我一直都是闭门苦学!曾经有人牵引过我,让我站上舞台,但我总是欲行又止,每到一半就退却,后来发现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自卑”。
在社会上混那么多年,一路走来始终没摆脱内在的胆怯,我没有足够勇气去表达自己,不敢向大众展示自己!这时我才明白,自卑是阻碍年轻人成长的最大障碍,很多面对大众的事情想去做,却不敢去尝试!
其实在2017年底,我就从公司辞职了,想出来自己做点什么,刚巧遇到一位说是做金融产品的朋友,当时我对金融知识还是一片空白,经朋友讲解、介绍,我感觉还可以,便决定加入一起做,我把我存的一些积蓄都投入其中。
这又是一场噩梦的伏笔埋下!不过我没损失到什么,反而挑起了我更大的欲望。做金融一段时间后,我认识一位做餐饮的朋友。
我在老家时,也曾经营过餐厅,后来也一直重操旧业。
因为当时还没接触到文化知识,根本也没敢想要与知识沾边,这次刚巧遇见了,而更巧的就是,这位朋友跟我是同一个培训机构的同学。
这个培训机构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培训,我们两个相聊甚欢。因为我以前也做过餐饮,懂一点经营理念,我们又学了同一个管理理念,一段洽谈后便计划投入。
但资金不够,有朋友就提议现在社会要懂得去牵动资源,因为我刚好接触着金融,想想就试着上吧。
2018年底,我又进入餐饮行业!接触过餐饮的就知道,一个餐厅要回本起码也要2年左右,而且我们选址是在比较繁华的地段,月纯支出就实实的16-18万。
在这期间,餐厅一切管理和出品都是我们做,不仅要出品过硬而且人情世故也很重要。
我们努力经营,不断改进,策划活动,熬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不料,我们还未见到黎明,噩梦便出现了……至此,我又真正懂得,容易让你获得的事物,必定也会让你陷入痛苦!
这里说点题外话,现在社会确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很轻便、很容易的获得,但这些都是会付出巨大代价的;而这种代价消耗的,不是你的金钱物质那么简单,它还消耗着你的未来,消耗着你的人格。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纯粹的大自然,纯粹的社会法则,我面对的是越来越复杂的人性。“细品”!
再重振
一路走来,我太想成功了,可越是想越是不敢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不断试错,不断碰撞,始终没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已经很努力去拼搏,我从来不沾娱乐,就想努力变得优秀。可现实总一下下拍打着我!
是的,到这里可能读者们要失望了,我还没成功,我还在继续、还在努力、还在奋斗、还在试错、还在黑暗时刻!
或许现在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经历,我经历了从农民到文化人的跨越,我经历了从最基础的打工仔到创业者的跨越。
故事到这里,不过也只是冰山一角,在这里我也无法详尽叙述,只得精简描述下过往!
我没背景,没名校经历,更没有各种名号,也没有从负债多少到年赚几百几千万的口号。但我这里有的是打拼的磨难,失败的教训;一位一无所有在社会基层一步步摸索爬滚过、到创业再到破产的经历,一个始终追逐梦想在社会拼搏的年轻人。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始终相信,光明就在前方,路就在脚下!
在这期间,我也有无数的念头:“要不算了吧!要不放弃吧!要不就这样吧!”但总有一句话伴随着我,那就是“还活着,只要还活着就有机会!”
在这几年里,是阅读,是书籍,一直支撑着我的肌体,书中的故事填补着我的灵魂,让我有信念支撑着走下去。
而这也将是我最大转变的时刻!我不仅一边为吃住奔波,对理想也始终不弃。
因为篇幅稍长,本章就阐述了“我是谁,我做过什么!”两大范围,让读者对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下章再阐述:“我能给你带来什么。”
敬请关注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