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中国史纲》是中华书局出的新版,为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之一。虽然一般这种跟什么学什么系列都稀烂,但是此书出版社是中华书局,挑选的也都是一些大家,诸如章太炎、王国维、朱自清、顾颉刚……
本书前页是编辑部致读者的话语,开篇就是“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并且说明本套书籍都是遴选的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国学”这个词近几年炒的火热,比如武大、人大国学班,但大众中真正研读的人未必有几个。在武汉读书之时,武大华科之类均组建国学社,并且每一年还有武汉国学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也许很多人对国学心向往之,但是国学多少又有些高不可攀。比如第一次参加国学社活动,社长推荐书目便是经史子集下各代表作品,书当然没什么错,但是每次一列书单就是从诗经到楚辞到诸子百家……真的没有什么兴趣读下去,就是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完诗经……某次想读读老子,此社长跟我推荐的是王弼注释版本,可是当时我才大一啊……(插播:当年在武汉面试一国学机构,国学社创始人在其中工作,面试时投资人一直大肆宣扬如今道德如何沦丧,社会需要经典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大力宣扬国学。忽然觉得很不靠谱就走了,国学用来修身养性或者是充实知识还是不错的,但是用来治理社会某些问题还是不靠谱的吧,毕竟我们早已过了明朝那种可以依靠道德捆绑他人的年代了。)
本书是未完结篇,写到东汉就没有了。附录部分勉强到了北宋,所以看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翻完之后感觉被坑了,或者颇觉遗憾。此书是高中课本,阅读过程中不断跟自己高中读的历史课本相对比,还真是天上地下。当然也可能是自身原因,当时对历史没什么特别的兴趣,所谓学文科大多靠的是死记硬背。所以对于历史的理解都是点状,总是一个个时间点,一个事件,或者是几个结果或影响;遇到好一点的老师或自己稍微有点觉悟,可以把一个个的点组成一条线,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对于历史的纵向发展有一个初步的概览;很难会对历史有整面或者是整体的了解,我们学的就是一个个历史事件或者是一系列历史事实,触及不到思想的地步。一群编教科书的家伙也许他们很辛苦,他们也想秉承一点史学精神,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史学精神只能零星遍布在选修课本中,能不能传达到我们学生脑中看缘分了。我就属于这种没缘分的人,虽然背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对于历史的理解终究是扁平化的。从未去深究不同立场的人写史实会不一样,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对于历史写法也不尽相同。不暴露自己无知了。
作者在自序中表白自己的通史方法论和历史哲学,中间有许多应该都是国外传来理论的翻译,比如通史学家们的五个标准之一“新异性的标准”(Standard of Novelty)……这些对于外行而言多少有些艰涩,但简单理解应该就是类似于新闻的新奇性吧,比如狗咬人才是新闻。这种新异的事件才值得被大众所知,大众也乐于接受此类信息,同样,在通史的撰写中,只有具备新异性的事件才有资格进入通史,为后世所知。通史的撰写显然不太可能做到年鉴学派那样把研究的触角伸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惊奇的发现五个标准中第四标准提到发生学,作为学渣,知道发生学也只是某次讲座,听说发生学在最近几年受到语言学学术界的热捧。不知道它能否像结构主义一样席卷人文社会科学,延续几十年。
本书正文开端就为了证明本书之不同,所以从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开始写起,因此第一节便是讲述商代文化,个人并未读过同类书籍,只是觉得确实比高中背的四本课本好看多了,其中诸多细节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作者也尽量摘取史实记载以飨读者,虽然这些文言读起来没有白话文轻松。不过作者某些半白半文读起来也蛮坑爹的,比如作者非常爱用“不独”来表示“不仅仅”,一不小心没断好句可能就理解不到作者的意思。还有中华书局校正之后又想让读者领略一下民国某些语言文字的风貌,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一些现在是错别字但在民国通用的字,文字强迫症患者慎入。
书中诸多小细节描写引人入胜,还有些历史上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看看古人的脸皮怎么会这么薄呢?现代好多人还真是不知廉耻,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之前本人在阅读器上下了一本后宫政治,主要是各个朝代的风云女子,一般都是皇后或得宠妃子。野史或此类休闲书籍均喜欢大肆描写赵姬与吕不韦藕断丝连的爱情故事,并断定嬴政乃吕不韦后代。发现民众对帝王的报复方法之一就是给帝王带绿帽子,比如甄嬛传结尾……这段描写其实真看不出是通史学家的描写,比如“子楚一见倾心”,“不韦气的要死,但……只能忍气答应。”还有后面的,这种写法真的是写史的态度么?中学生看了真的好么…
楚人真是超级浪漫呐,就因为方言不同被说成南蛮鴂舌之人,北方人你们这是嫉妒,赤裸裸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