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4:黄帝族群的崇拜是黄能崇拜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4:黄帝族群的崇拜是黄能崇拜

文|黄饮冰

我一说黄人,马上就有人把我说的黄人理解成了黄种人。这不是我的本意。我说的黄人,是以黄为贵崇拜黄能的人,是喜爱玉的佩玉之人。所以这篇文章,就专门讲黄人的黄能崇拜的。

我谈上古。从来就不谈人种的概念,只谈人群,且以崇拜来划分人群。再者,华夏人种是黄种人吗?我认为华夏人种比白种人还要白。我还要告诉大家,远古没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人种,并不是象现代一样到处生活着人。

如果硬是顽固地以肤色划分人,恐怕只能分成深色人种和浅色人种才比较合理。黑人之黑是明白的,但是比较白与不白是不明确的。

黄人的黄能崇拜,与上古的黑崇拜(神农氏之玄、彝族上古之尼能崇拜,均为黑崇拜),与人的肤色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一、黄帝的姓——姬

 

我们知道“姬”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又云:“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故黄帝为有熊。”,没有指明黄帝“姬姓”,但公孙肯定不是姓,因为公孙不仅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而且是氏族国家时代的产物。《史记》是最早将姓氏混用不分的著作,因为在司马迁的时代,姓氏已经合而为一了。司马迁把“公孙”当作“姓”是时代的产物。但从中可以看到,轩辕所在的氏族,经历过一个时代——公孙氏族时代。

《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 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青阳与仓林氏得姓姬)。《说文》也说,“黄帝长居于姬水,以姬为姓。”。《史记·三代世表》也说,“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黄帝裔,故尧赐姓姬也。”,都指明辕黄帝是姬姓,可见黄帝为姬姓是确认的。

这里要明确的是,黄帝“姬”姓的来源,决不会是“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原因得到,而是黄帝之氏族是由姬姓族分化而来,是对母姓的继承。在姓氏文化的起始阶段,姓表示了母系血缘的来源,氏表示男系权力的崛起,所以我一直强调,姓氏是华夏文化特有的文明符号。所以对“姬”,要追溯到女性姓族时代。


二、追溯上古,姬由“女”+“巳”组成——巳是蛇,说明黄帝族群源自蛇系族群


黄帝的姓是“姬”,继承自姓族时代。

那么,“姬”的原始造字是什么形态呢?

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黄帝的姓“姬”,在上古时期,“姬”通“女”又通“巳”,“姬”是“女”和“巳”的组合,为“女巳”。闻一多先生认为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被黄帝部落奉为图腾。既然“姬”来自母系姓族时代,其原始造字是“女巳”,那么“巳”代表的就是黄帝氏族在姓族时代的主体崇拜。即黄帝的姓族时代的祖族是以“蛇”为主体崇拜的姓族。


1.巳、虫、蛇


《说文》说:蛇,它或从虫。现代汉语解释:蛇,形声字,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三星它拉龙巳、它的比较

从上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巳”的文字来源。我认为,“巳”是黄帝族群操持的古汉语中对“蛇”的最原始的称呼,是由“蛇”的基本形态和“蛇”行动时发出的“咝咝”的响动声音得出的蛇的原始命名。

根据考证,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所以“巳”就是“蛇”,《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虫为蛇”之说,在生肖中,巳和蛇也是一个意思,我的推测是,在巳成为图腾神圣化后,“虫”的称呼产生,而蛇的称呼最后才产生。

我认为,蛇、巳、虫是一个意思,都是指“蛇”。在黄帝族系的语言中,蛇开始被称作“巳”,后称作“虫”(现在也有称蛇为长虫的),在龙文化与蛇文化的结合过程中,黄帝族系也称“蛇”为龙,以对抗“龙”文化的入侵,“虫”的概念也就扩充了,泛指“凶猛的动物”,这就形成了历史上的“虫”崇拜,如“蚩”“禹”等,都是凶猛的“虫”。

巳崇拜,是黄帝族系的母系时代之崇拜。


2.黄帝族系的基本崇拜——继承自姓族时代并一直坚持的蛇崇拜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可能就已经有蛇了,蛇的历史远远比人类历史悠久。

我认为,在南方古猿生活在树上的时候,它们经常遇到的就是在树上栖息的蛇们。后来在地球第三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之间的干冷气候期间,原始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南方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

所以,猿人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蛇对于人类的记忆,一是蛇可以被捕捉为食物,二是人可以被蛇咬伤亡。《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根据考古资料,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人和蛇的这种紧密关系就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由此产生了对蛇的畏惧(致人死伤)和崇敬(人的食物)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猿型智人进化为现代型智人之后,人的意识产生,人类产生了人伦观念,人类逐渐脱离了原始群居的无伦状态,进入血族人伦阶段, 母系姓族会由此产生。母系姓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存在最久的人类社会组织。母系姓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姓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姓徽(独特的图案)和姓号(语言称号)。

当然,姓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蛇对于母系时代的族群,还有原始宗教的意义,蛇的繁殖能力,成为了“生育”的神灵,蛇的“冬眠”性质,成为了姓族时代“生命轮回”和“复生”的象征,同样的,鳄鱼、熊都具有冬眠的习性,这些都是所谓的“龙”的特性。

华夏姓族的徽号和世界其他地方所谓的图腾,有根本的不同。世界其他地方所谓的图腾观念中,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族群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很普遍。根据一些资料介绍,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

所以,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蛇崇拜是最广泛的崇拜,在大多数原始族群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姓徽(独特的图案)和姓号(语言称号)产生,往往和人群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蛇,自然就成了森林狩猎族群的普遍崇拜了。而其他的崇拜,恐怕是派生崇拜,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都是人类脱离原始森林后形成的新崇拜。

我国原始社会中也这样。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从传说中看,伏羲、女娲、黄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形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先古和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反映出来的就是先古时期在华夏大地上普遍存在的蛇崇拜,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就是人类的丛林时代,丛林是人类的第一生活地。

那么,黄帝族群的主体崇拜(或基本崇拜),到底是蛇崇拜还是龙崇拜呢?

《淮南子.文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已”。《史记.官书》说“轩辕,黄龙体”,《河图稽命徵》、《汉书人表考》,俱说黄帝“龙颜有圣德”、“河目龙颜”。《史记.禅书》又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似乎黄帝氏族是以“龙”为主体崇拜的,这种认识,是自春秋时代以来的基本认识。

但《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母家为有蟜氏。《说文解字》说:“蟜,蟲也,从虫,乔声。”又说:“虹, 也,状似虫。”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蟲,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蟜”字从虫、从乔,意即大蛇(龙)。闻一多先生考证也认为,黄帝的姓“姬”,在上古时期,“姬”通女又通巳“姬”是“女”和“巳”的组合,为“女巳”,认为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被黄帝部落奉为图腾。这些认识,将龙蛇混为一统。其实他们都已经找到黄帝氏族包括黄帝的母族都是以蛇为主体崇拜的实质,但由于割舍不得“龙”,所以把蛇还是归类于龙,跟现在的学者把红山文化发现的蛇为主体崇拜归类于龙崇拜是一样的,主要因素就是“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作怪,说穿了,都是龙在作怪,也就是政治、人文、民族因素在作怪。

所以,抛开一切政治的、人文的和民族的影响,黄帝族群的基本崇拜,就是蛇崇拜。黄帝族群,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蛇系族群。

在远古,蛇崇拜是一个基本崇拜。与世界其他族群不同的,黄帝族群崇拜蛇,但是以黄蛇为贵。


3.再说蛇和鳄向龍的进化

陶寺盘龙(引用)


夏代绿松石龙形器(引用)


把考古发现的翁牛特旗三星它拉龙、陶寺盘龙、夏代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黄帝族系图腾的“蛇形”是统一的,不同的是头部的变化。我们知道,陶唐氏帝尧、夏后氏都是黄帝氏族的后裔,所以从黄帝到夏代,黄帝族群一直没有变更的是“蛇”的种族属性,黄帝族群及其先祖族群和后裔族群,都是蛇系族群。

龍字(引用)

看上图龍字的变化,龙就是蛇形物和雷声闪电的结合,最后的文字,就用“蛇形”和“音”代表了蛇和雷电,所以用“蛇形”和“音”代表了蛇和雷电的龙,是后华夏人进一步认识自然形成的第一复合型龙的形象,它最基本的构物元素就是“蛇”。


龙的文字构造和现代龙的实际造型,实际是名不副其实的,因为根据文字构造,现在的龙应该是没有足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蛇系族群和龙系族群交互影响造成的

根据汉字的发展历史,黄帝时代是汉字大发展的时期,所以“龙”字的造字内涵,反映的就是黄帝族系对“龙”的理解,黄帝族系的“蛇”进化成“龙”,跟黄河南北的文化(河北蛇系族群、山东昊鸟族群、河南华夏族群)交流有关,也跟雷电有关。

一是跟距今4800年时的一次陨星撞击有关。距今8500—3000年前后是华夏先古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4800—4600年间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影响巨大,这一时间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引起这次降温的原因,是由陨星撞击导致的,撞击区域在河北平原中部,现在的白洋淀地区。

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华北平原中南部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古白洋淀地区繁盛的古文化就此中断,华夏先民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禁忌也由此产生,对天的敬畏,对龙的敬畏,由此产生。

在雷击之后,“轰隆”声中,华夏先民心中的“龙”随之产生,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风雨是龙的功用,雷电雨风和蛇系族群固有的“蛇”崇拜结合,形成了古老龙的形象。华胥后裔也用雷击事件神化了2000多年前的先祖华胥孕育伏羲和伏羲诞生的历史,即华胥与雷神(龙)的结合,诞生了“人首龙身”的伏羲,开启了华夏先古文明的先河。

二是跟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关。农业生产必须要造就一位呼风唤雨的神灵,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龙崇拜本身就存在于南方农业族群中,南方古龙的形象来自鳄鱼,是人民长期跟洪水作斗争的产物。在南方族群北迁到淮水及山东地区后,神龙的原始形象也就带到了东方。

三是虫(CHONG)龙(LONG)发音转换,或者两字古语本就相通,虫变龙可能是声音的自然转化。在蛇系族群和龙系族群在黄淮之间相遇后,蛇龙就转变成了龙。

从现在龙的基本形象来看,现代龙的形象与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古老龙的形象有惊人的相似性。下图是距今6500年左右的龙的形象,是在濮阳西水坡出土的。我认为是雷神(雷龙族)的崇拜物。

西水坡龙(引用)



鳄鱼


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蚌塑龙虎(公元前4645—公元前4375年),其中的龙的形象,跟今天的龙的形象十分相似,有脚,但尾部、身躯、颈部均被拉长,有明显蛇化的印记,但有四足,而且头部的造型完全不同于红山文化出土的蛇形玉器的头部造型,它明显不是黄帝族群信奉的神灵。

我认为此物才是龙,并且是现在的中国龙的主体造型,它是雷龙族群信奉的神灵,是蛇(华胥族群)和鳄鱼(雷龙族群)结合的文化产物,是华胥族群和雷神族群在古黄河下游及山东地区融合后的文化符号,比陶寺盘龙、夏代绿松石龙形器都要早,比红山文化的蛇形龙时代相当,它不可能是黄帝族群的崇拜物。

但也不可否认,蛇与鳄鱼的结合,在南方地区,或许早在距今1.1万年到9000年前,伴随农业的产生,就已经结合在一起,因为南方的农业族群,也是由以蛇为崇拜的丛林狩猎渔捕采集族群演变而来,当他们进入长江流域后,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稻作农业,这些稻作族群,生活于河流湖泊及沼泽地带,经常遇到鳄鱼的袭击,鳄鱼和蛇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鳄鱼是水中最让人敬畏的精灵,南方的稻作族群,将水的力量、蛇的神圣都给予了鳄鱼,形成了蛇化的鳄龙,所以,也可能西水坡龙本身就是南方的龙的原始造型。

前面说过,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说明神农氏也一直保留蛇崇拜、虎崇拜和神农氏时期的牛崇拜。


我们再看黄帝族系的蛇的变化。

龙纹盘是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典型陶器,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大型墓地中,以其图案精美而闻名于世,距今约4000年左右。从陶寺龙纹的身、尾、眼的形状和它口吐长芯的特征看,很像蛇,但具有方头、巨口、露齿等特征,与鳄鱼的形象接近,属于似蛇非蛇,似鳄非鳄的状态。陶寺龙纹的原始性在于,没有角也没有爪,基本造型是蛇形,跟红山蛇形玉器是一致的;陶寺龙纹与真正的蛇本质的不同在于,蛇的头部特征已经发生变化,而且不同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头部造型,具有复合头的特征。再看夏代绿松石龙形器,其头部变化更大,但同样是蛇形无足无角,说明从红山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经过帝尧时期(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100年)到夏代,蛇系族群(黄帝族系)依然是蛇拜物,但蛇的头部舍弃了原来的造型,在逐渐向鳄鱼形象靠拢。反映的历史信息就是,蛇系族群经过姓族时代的分化后,在氏族时代又统一为一个文化族群——蛇系氏族群体,这个氏族群体在南迁东进的过程中,又受到鳄龙系统的影响,但也只是蛇的头部了变化,蛇系族群一直就拒绝了鳄鱼的足。

在蛇系族群由无系人群分化成姓族人群时,蛇作为共同的崇拜物,也只是头部发生变化,以表示她们是不同的姓族。蛇的头部变化,在红山文化区域,看得很清楚。可见,蛇形,是蛇系族群一直固守的信仰。

至此可以肯定,龙的造字,是对黄帝族系龙文化的反映;龙的造型,是对山东族系龙文化的继承。由远古到夏代,实际没有统一的龙。属于夷系族群的商族(统治氏族子氏)推翻夏系族群的夏后氏的统治后,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在龙崇拜上,采取“在造字上继承黄帝族系、在造型上坚持鳄龙”的政治手段,才真正定型了华夏龙文化。

对于闻一多先生“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的考证我不敢妄加评论,现在学者也把龙与红山文化发现的蛇崇拜联系起来,认为龙的造型来自“大蛇”,龙崇拜起源于蛇崇拜,我也只能强调一下我自己“巳就是蛇”的观点。由于龙崇拜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也曾把蛇崇拜统一于龙崇拜,但是,这种认识,的确不符合历史。

在起源阶段,蛇型龙和鳄型龙是独立存在的。

黄帝族群崇拜龙,也是以黄龙为贵。黄帝就是乘黄龙上天的。


三、天鼋崇拜


“姬”,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是由“女”+“

”组成。

”是什么呢?是天鼋(大鳖或大龟)。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姬”字,承载着黄帝族群的天鼋崇拜,是天鼋崇拜的记录。这种历史信息,在现代汉语对“姬”解释中,是没有的。现代汉语中。“姬”被莫名其妙地与“美妇人”联系起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呢?很可能是对“姬”起源于女性姓族时代的记忆有关。

鼋,即鳖类,龟属,鳖形体较大者称为鼋。《说文.黾部》:“鼋,大鳖也。”,《楚辞·河伯》注云:“鼋,大龟也。”,《说文》:“鼋,大鳖也,从黾元声。”,在古汉语中“天”就是大的意思,都支持天鼋就是大龟。

鼋甲可作战士的护胸盾牌。

天鼋对于战士的作用,就表现在其巨大的天鼋甲壳上。能够成就黄帝功业的因素,应该是黄帝不同于他族群而独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天鼋之甲壳。天鼋是龟类中拥有巨大甲壳的种类,黄帝杀死天鼋后取得天鼋坚硬的甲壳,这甲壳坚硬,能护卫人体的大部分,具有抵抗刀枪保护人生命的功能。在战争中拥有鼋甲,等于拥有了后代的盾牌一样。昊鸟族群的“两昊”,“以铜为兵”的蚩尤、“以火为神”的炎帝,都败在了黄帝的鼋甲战士手中,这才是黄帝取得战功的真实原因。

可见,在黄帝历史中,姬中之“”由“巳”逐渐演变成了“天鼋”(,大龟)。可以看到,随着黄帝的征战不断胜利,天鼋逐渐成为了此时期黄帝族系的主体崇拜。

天鼋不是轩辕。

天鼋与周王室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周朝的王室也姓“姬”。《史记》记载说周王室为轩辕黄帝的后裔,但周人自己的说法是“我姬氏出自天鼋”( 《国语·周语下》),这就是搞清楚轩辕和天鼋的关系的密钥。

天鼋在周代青铜铭文中常见。青铜器《献侯鼎》就是成王时器。铭文是:“成王大 □ (祓)才(在)宗周,商(赏)献侯□ 贝,用乍(作)丁侯尊彝。天鼋。”今译:周成王在宗周举行大祓除的典礼的时候,赏赐给献侯 贝,用作祭祀丁侯的礼器。天鼋氏。这个铭文证明周王室自称的“我姬氏出自天鼋”是实情。

郭沫若先生解释说:“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认为天鼋就是轩辕。天鼋是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认为轩辕是天鼋之音转。

对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我不敢苟同。我认为郭沫若的解释是错误的。周人是最讲究礼仪和宗法的,他们不会把天鼋搞成轩辕。周王室怎么会乱认祖宗呢?天鼋是天鼋,轩辕氏轩辕,两者不能混淆。

天鼋是黄帝的一个历史阶段,是黄帝天鼋氏,和黄帝轩辕氏、黄帝有熊氏是一样的,都是黄帝的世代。

天鼋应该是黄帝的第一个世代。黄帝的兴起,肯定与战争有关,而天鼋正是战争的需要,所以,黄帝的兴起,首先是天鼋氏。有熊氏继天鼋氏为黄帝,所以熊也为崇拜物。

天鼋崇拜是黄崇拜。

王大友先生解释姬姓:“姬、黄、熙,皆从臣。臣为何物?为龟。臣与巳合为玄武。 臣为龟背甲侧视象,正视为黄。”。所以,姬、熙,都是黄。

王大有先生说的“臣”,应该是“

”。

 

四、熊崇拜

 

“姬”也被写作“姫”(zhěn,日文写法)。为什么要说这个日文写法呢?因为中国的夷人文化,对朝鲜、日本有深厚的影响。日文的这个“姫”,很可能就是中国夷文化的遗迹。

日文写法的“姫”,就是由“女”和“臣”组成。这个“臣”的历史信息,我在这里也专门解读解读。日文的这个“姫”,很可能就是古夷人对“姬”的认识。

以下的推论,是以“姬”“从女从臣”的写法为基点进行分析的。主要分析的是“臣”含义的演变。

 

(1)“臣”在甲骨文中的含义暗示了黄帝族系失去氏族统治权力的历史


“姬”字从女从臣的写法,是另外一个文化系统对于“姬”的认识,这个文化系统及时东部文化系统,东部文化系统在西周统一被命名为“东夷”。对于西周来讲,东部文化的代表当然是殷商。

对于“臣”的解释:“臣,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根据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商代统治阶层分为王、侯、邦伯、师长和卜、史、巫、祝,被统治阶层分为奴隶和家内奴隶两种,生产奴隶叫“众”,卜辞作“日下三个人”,象三个人在烈日下劳动,指的是生产奴隶;家奴分为臣、仆、奚、奴、妾等。

在甲骨文中,“臣”就是奴隶的意思。可见在商代“臣”的本意就是奴隶,不过是有身份的奴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家庭奴隶。我们现在发现的文字甲骨,是商代甲骨,所以我们见到的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

在黄帝时代,经过黄帝的统一,中国东部族群和西部族群统一归属于黄帝系统。这个统一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了大禹时期。夏启废除了最高权力在氏族之间流转(禅让)制度(族天下),把大禹确定的最高权力继承人益废除了,自己继承了大禹的帝位,成为了最高统治者,夏启建立了“家天下”制度,这就导致了整个华夏集团的东西分裂,即东华西夏,夏朝的建立者夏启属于西部夏族群。东西族群之间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西周时期,所以西周把东部族群统一称之为“东夷”,东华西夏变成了东夷西夏。

从东西族群的划分来看,商政权是由东部族群建立的。商政权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东夷势力的复辟(因为大禹之后应该是由东部族群的益接替大禹登天子位,但是被夏启夺取了天子位)——他们战胜了夏后氏建立的夏人政权。所以,“臣”就变成了家奴的形态,表示夏后氏的后裔,变成了殷商的家奴。

经过了黄帝的统一,中国东部族群和西部族群均以黄帝为祖,所以从这一点看,东部族群和西部族群都是黄帝的后裔。但是殷商的不同在于,殷商的祖族是玄鸟氏,玄鸟氏与黄帝的祖族黄鸟氏(黄人)一直就是姻亲关系,所以殷商就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他们不会服从黄帝后裔夏后氏的统治,所以在殷商的文字记载中会不见夏朝。他们战胜夏后氏后,很习惯于把夏人当做奴隶。

所以,我认为,商代的甲骨文“臣”,是经过改造的,不是“臣”的本来面目。


(2)“臣”在金文中的含义是其原始含义——熊

 

近来也有人考证: 姬字从女从臣,而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臣字实际上当为熊的竖立形象(为了便于书写和契刻而形成的惯例),所以姬字最早为熊的形象(金良年先生主编的《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认为“黄帝轩辕,姬姓,据金文‘臣 ’字字形的推考,金文‘臣 ’是熊的形象)。

为什么商青铜器铭文(金文)中的臣字实际上当为熊的竖立形象呢?我们知道,商代青铜铭文比甲骨文出现要晚,是在商后期出现的,反映了在商的后期,黄帝氏族后裔势力重新壮大起来,这种壮大对文化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商青铜器铭文中的臣字恢复为熊的竖立形象。如果没有黄帝系统的力量的重新强大,周就不可能推翻商族的统治。

“臣”,是黄帝以熊为崇拜的历史之记忆。


(3)有熊就是熊


《说文》说:“熊兽似豕,山居冬蛰。”,《诗义疏》说:“熊能攀缘上高树,见人则颠倒投地而下。冬入穴而蛰,始春而出。”。由于古人坚信熊具有自我复生能力,所以古人把熊和那些春(夏)生、秋(冬)藏的动物(虫——熊、罴、貊、貉、鼬都为虫)视为同类,统称之为“蛰”(虫中春(夏)生、秋(冬)藏具有复生能力者)。可见,熊之作为黄帝族系的崇拜,有跟“蛇”一样的意义。

《竹书纪年》卷上:“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史记》集解引谯周言:“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说:“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集解徐广言:“号有熊。”,班固《白虎通义.号章篇》也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均表明黄帝代以“有熊”为称号。在古语语法上,“有”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有熊”就是“熊”。

熊也是以黄熊为贵。

 

(4)熊崇拜也包含了北方族群一直存在的基本崇拜——火崇拜


“熊”字的篆体写法是上能下火,因此,“熊”字也代表火势猛烈之意,可见“熊”与“火”的联系。

熊崇拜,是动物崇拜和火崇拜的统一。但主要是动物崇拜,火崇拜是遗迹。


五、黄帝的族徽--

 

一个“姬”字,反映出了黄帝族系崇拜的全部变化。如果硬要用图腾的观点来看黄帝氏族的崇拜,那么,我认为“熙”就是黄帝氏族的徽章,蛇和火崇拜开始于无系人群(猿人群和无伦人群)时代,并由黄帝经帝尧直到夏代,黄帝的先族到后裔,蛇崇拜贯穿始终。熙,是蛇、火、熊、天鼋崇拜的综合,

“熙”可能就是黄帝时期的徽章。


六、云与龙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言其祖先少暤氏以鸟纪官“为鸟师而鸟名”时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图腾论者一般认为:少暤氏的图腾为鸟、大暤氏的图腾为龙,炎帝氏“以火纪”则是以太阳(非也,为火)为图腾。据此推论,他们认为,黄帝氏可能以云为图腾。

《周易》乾卦《文言》说:“云从龍,風从虎。”而甲骨文、金文中的“云”字多象龙、蛇一类无足曲体动物形象,所以,云也是龙派生出来的崇拜。

这说明,黄帝时期,黄帝族群的蛇崇拜已经进化成了龙崇拜。那时期龙是集大成的最高神灵,但各族群都有各自的“龙”,黄帝族系以蛇为基本龙的造型,太昊族群以蛇化鳄鱼为龙的基本造型,神农族群以蛇化大鲵龙为龙的基本造型,这是在黄帝族群、太昊族群、神农族群在中原混居时期,三大文化相互对立和融合的结果。

但真正的龙,是雷龙族群和太昊族群拥有的蛇化鳄鱼龙。

黄帝族系的云和龙,都统一于黄云和黄龙,即以黄为贵。


七、黄帝族系的崇拜的实质是黄能崇拜


有一种解释说“能即熊”,又名“三足鼈”。《史记.正义》:“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羽渊。”,束皙《发蒙记》:“鳖三足曰熊。”,《韵会》说:“熊即《左传》‘黄能入寝’之能。”,任昉《述异记》云:“江淮中有兽名能,音耐,蛇精化也,冬为雉,春复为蛇。”,这个被叫作“能”的,是可以在能与熊、熊与蛇之间相互认同的变化物。所以,正确的理解是,“能”是实质,黄帝族系崇拜的能,是黄色的,故谓之“黄能”。

据考证,在金文中“能”被写成一只“熊”的形状,由此可知周朝时期,“能”即为“熊”。

黄能是黄熊,也是黄蛇,也是天鼋,也是黄云,也是黄龙。黄帝族系的崇拜的实质是黄能崇拜。

黄饮冰2010年5月7日。本文原标题:轩辕黄帝族群源自蛇系族群。此文多次修改发布,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最后一次编辑和修改,根据这几年的深入研究结果对“姬”进行了重新解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