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42 /50    书名: 《活出生命的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

读书人:杨洁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博士所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为什么分享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是近期最让我感动的一本书,他的故事片断,在不同的书中出现,我最近终于完整的看完。虽然它非常的薄,只有204页,却不断被别人转述,引用。从它出版到现在,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四个国家的语言,畅销一千两百万册,这种题材的书籍,也能够畅销这么久,这本书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希望介绍完这本书,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首先介绍一下作者,弗兰克尔先生,他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营中幸存的一位心理学家。

      弗兰克尔先生他出生在1905年,当20世纪30年代,他与很多东欧的犹太人一样,在二战之初,他也自认为可以逃过一劫,但是他还是没能逃过席卷整个欧洲的纳粹的种族灭绝运动。其实当时他有机会能够逃脱这场灾难,因为当时作为维也纳罗斯柴尔德医院神经科的主任,他取得了可以逃往美国的签证,但是因为他的家人和病人全部都在维也纳,所以他决定留了下来,也才有这本书。那么本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面部分是他的回忆录,关于在集中营的一些经历,第二部分主要是战后他的一些思考,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学派,意义疗法的心理学派,他认为,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今天的分享也是分这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作者弗兰克尔经过了4个集中营,文中所描述的多数事件,并不发生在诸如奥斯维辛这样著名的大集中营,而是一些小的集中营,事实上,本书描述的不是平日里受人景仰的大英雄烈士,也不是那些有名的囚头—囚头就是去狱中充当临时财产托管人,并享有特权的囚犯,书中记录的是在集中营中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没有记录在案的遇难者,所遭受的磨难和死亡。书中讲述的都是这些普通的囚徒,时常遭到囚头的轻视,当普通囚犯们饥寒交迫时,囚头们却衣食无忧,不夸张的说,许多囚头在集中营的日子,甚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与法西斯看守相比,这些人更为凶狠,在鞭打囚徒时更为残忍。对于没有经历过集中营生活的人来说,很容易对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抱有一种错误的同情心态,外人对于囚徒之间为了生存的残酷斗争一无所知,这是一场为了每天的面包,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朋友的斗争。

      弗兰克尔博士,对于整个集中营期间的囚犯的心理变化,他自己做总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惊恐。以他自己为例,当1500名囚徒一股脑的被关进了,最多只能容纳200人的棚屋里。饥寒交迫的他们挤在一起,屋子拥挤到几乎无法蹲下的地步,更不用说躺着了,1块5盎司重的面包是他们4天里唯一的食物。在他们之中,只有一个岗位,可以接受党卫军无限量提供的饮料,他们就是在毒气室和焚烧室工作的囚徒,他们也十分清楚,自己总有一天会被一波新人所替代,那时他们不再是行刑者,而是成了受刑者。

      在一开始的转移的犯人中,几乎人人都抱着可能会被缓期执行的幻想。因此对眼前的潜在危机视而不见,书中有这样的片段:“我们今天接到通知,要将行李留在车上,所有的人员排成两队,男女各一队,列队从党卫军的一名高级军官前面走过。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左手托着右肘,右手的食指,懒洋洋的朝左右指点,没有人知道,他指指点点中隐藏着险恶的用意,他一会儿朝右指指,一会儿朝左指指,朝左指的更频繁些。快轮到我的时候,旁边的一个人轻轻告诉我,分到右边的人是干活的人。左边的是老弱病残,不能干活的人,这些人要被送到特殊营地。我静静地等待着第一次,并且后来反复出现的过程的到来。背包压得我略向左倾斜一点,我就用力的挺直腰板,党卫军军官仔细审视我,好像很犹豫,然后把双手放在我肩上,我尽量表现的很精干,他慢慢的向右转动我的左肩,我便顺势朝右转了出去。晚上我们了解到那位军官指指点点背后的一些重要的知识,这次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挑选,也是生死攸关的判决,经过这次判决,在这批被转移的人中,大约90%的人要走向死亡。死亡判决是在进入站台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就执行生效的,分到左边的那些人,将从站台直接进入到焚烧室,在焚烧室干活的一位工友告诉我,焚烧室的门上用几种欧洲的文字写着“澡堂”两字,每个囚徒进去时手里都拿着一块香皂。

      晚上我们这批活下来的少数人才听到这个噩耗,我问呆在那里时间比较长的囚徒,询问我的同事和朋友A被送到哪里了,

“他分到左边了吗?”

“是的”

“那你可以在那里看到他”,

他指了一下。

“哪里?”我追问了一句,他随手指向几百码外的烟囱,烟囱里冒出的一串串火苗映照着波兰灰暗的天空,又慢慢融入幽暗的烟云。“你的朋友正慢慢的飘向天空。”

      弗兰克尔先生他们这些囚徒后来也被送入了澡堂,在澡堂的前厅,党卫军宣布。给他们两分钟的时间,把所有的财产,除了衣服,鞋,皮带全部交出来。从那个时候,弗兰克尔就发现他辛苦前半生,所取得的财富、地位、尊严全部化为乌有。除了赤裸的身体,真的一无所有了。甚至他们连名字也没有了,自己的身份只剩下串数字,弗兰克尔变成了119104,但当水龙头的水流下来的时候,他甚至还在庆幸,那里真的有水流下来。

    囚犯的第二阶段的心态就是麻木。他们的心理变化也是非常大。有时不惧怕死,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杀的念头,那里究竟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这个阶段麻木,冷漠是很多人的一种状态。有段时间,弗兰克尔就留在棚屋照料斑疹伤寒病人,他们发着高烧,神志不清,说着胡话,病入膏盲。当某个人死去后,他也能毫不沮丧的目睹那些会重复发生的情形,即其它的囚徒接近体温尚存的尸体,有人夺走死者,剩下的土豆泥,有人认为死者的木鞋看起来比自己的要好,就把它换走,有人换走死者的上衣,连只拿到细绳的人也会沾沾自喜,弗兰克尔冷漠的看着发生的一切,最后再让护士运走那些被掠夺过的尸体,搬尸体的时候,那些人随意的拽着尸体的腿,任其尸首在50个斑疹伤寒病人睡的两排木板床间的步道上,磕磕碰碰,就这样一直拖着尸体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从门口走去,由于长期缺乏食物,囚徒的体能已经消耗殆尽,哪怕只是通过空旷地带的两级台阶,对他们来说都很费力。在其后几个月的集中营生活里,如果不用手抓住门框,囚徒几乎无法登上那些约六英寸高的台阶。弗兰克尔先生说,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是囚徒的第二阶段心理反应的表现,这些症状最后使我们对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由于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的保护自己。

      在集中营里,死亡率是如此之高,但就是这样,几乎每个囚犯也想到过自杀。弗兰克尔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很快就断了自己的念想,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学术著作没有完成,还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这些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告诉自己,坚决不去碰那些铁丝网。希望是好东西,但是。弗兰克尔也发现。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注定要走向毁灭。

      未来失去了信念,他也就丧失了对精神的把握,他们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这样通常死亡就会很快发生,弗兰克尔先生发现,一开始表现是精神崩溃。凡经历过集中营生活的人,对此都非常的熟悉,他说:“我们都害怕这一刻,不是担心我们自己,而是担心我们的朋友,一般来说,精神崩溃的犯人一开始早上拒绝穿衣洗漱,或者拒绝出操,任何劝说,任何威胁都对他起不了作用,他们就赖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这种情况是疾病,他就那样放弃了,他说在自己的心里不再关心任何事。从精神崩溃到他真正的死亡一般只有48个小时。比如说。我的一位朋友F他是一位作曲家和词作家。他说在梦里,他梦见战争就要结束了,

      我说你什么时候做这个梦的?他说是1945年的2月。而当时是3月初, 我问他梦里说什么时候结束,他说3月30日。告诉这个梦的时候,他充满了希望,确认梦里那个声音所说的是正确的,但随着日子的临近,我们根据得到的消息判断,战争绝不可能在那个日子结束,3月29日,F突然病了,发高烧,3月30日就在梦中告诉他,战争结束那天,他陷入了昏迷,第二天他就死了,从外表的症状看,他是死于伤寒。凡是了解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的勇气和希望,或者缺乏勇气和希望与他自身免疫力有紧密联系的人都知道,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对这个案例的观察和从中得出结论,与我们集中营主任所注意到的情况是一致的,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和1945年圣诞节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不在于劳动强度加大,或者食物短缺造成的,甚至不是出现了新的流行病,而是随着时间的原因,很多犯人都天真的以为在圣诞节前能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降低了他们的抵抗力,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

      犯人们的心理变化的第三个阶段,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作者认为是属于人格解体的一个阶段。它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那些幸存下来的囚徒。他们会有道德出轨的情况,比如说一些,当他们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有些犯人,他们会去踩农民的一些麦苗。认为自己受了那么多的苦,我做一些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他们对我们做了那么多坏事,我做这一点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第二种是一种回归后的心酸,有些人回到家乡,他的经历九死一生,很悲惨,当他回到家乡里时,却没有获得别人的关心,对于他的经历只会说“哦,我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过得也很不好呀,我过得也很痛苦啊。”这些类似的话语,让人感觉非常的心酸。第三种就是理想的幻灭。这是因为命运本身的残酷所造成的。一些给囚徒支撑的,带给他们希望和力量的一些人或者事情,已经不存在了。

      非常让人难过吧。集中营中的死亡率是96.4%,只有1/28的机会存活,而活下来的这些人,仍然要遭受到很多精神上的痛苦。弗兰克尔先生他活了92岁。共完成了30多本学术著作。那么他又是怎样让自己不活在痛苦之中,不让这些痛苦的经历影响自己。

      到底有什么事能够帮助他做到呢。即使在集中营中。他也记录了一些。关于支持他坚持下去的片刻,关于爱的理解,关于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描述,那是我最愿意去读的篇章,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到奥斯维辛后的第二个晚上,我是如何从昏睡中醒来的?音乐唤醒了我。那个年长的看守在他的屋子里庆祝什么?在他那里又离我们的监狱不远,他用醉醺醺的嗓子,哼着陈腐的曲子,突然间一阵沉寂,一把小提琴向夜空奏出了绝望而悲伤的探戈舞曲,因为演奏的很流畅,所以舞曲听上去很美,提琴在哭泣,我身体的一部分也在哭泣,因为那天正好是某人的24岁生日,那个人正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另一个地方,也许近到仅几百米的距离,也许远至几千米之遥,却与我完全隔绝,那个人就是我的妻子。”

      “一次我们在黑暗中出去干活,一路趟进泥坑,艰难前行,押送的看守,还不停的朝我们咆哮,刺骨的寒风使我们失去了说话的兴趣。走到我旁边,并用领子挡住嘴巴的人突然说,如果我们的妻子看见我们这个鬼模样怎么办?我希望他们在集中营过得比我们好些,永远不会知道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这句话勾起了我对妻子的怀念,人们跌跌撞撞的走了几英里,在雪地里滑倒,再爬起,互相搀扶着行进,尽管默默无语,但我们都在心里思念着自己的妻子,有时我偶尔望向天空,星星慢慢消失,清晨的霞光在一片黑云后散开,我的思想仍停留在妻子的身影上,思绪万千,我听见他回应我的话,看见他向我微笑,和她坦诚鼓励的表情,不论真实与否,我都坚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阳还要明亮。”

      “在集中营中,一个人也能转移旁边干活者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被引向落日照耀的巴伐利亚森林。一片森林中,我们已经建好一个巨大的秘密的兵工厂,一天晚上,我们端着汤碗,精疲力竭的躺在棚屋的地板上休息,一名狱友冲进来,让我们跑到集合地看日落,站在外面,我们欣赏着晚霞,看着不断变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云彩一会儿铁红色一会儿艳红色,与我们荒凉的棚屋,形成鲜明对比,泥潭也照映出灿烂的天空,几分钟的静寂后,一位囚犯对另一位另一位感叹道,世界多美呀。”

      囚徒们所经历的那些创伤,弗兰克尔也经历了,当他从集中营回去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在集中营中死亡了。

      那些爱的片段,对于大自然美丽景色感受的片段,还有前面说过的对于完成学术著作的渴望让我们弗兰克尔先生,最终坚持下去,活着走出了集中营。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对他的后来理论的形成,应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弗兰克尔先生对于集中营的描述豪不煽情,语言非常克制,但因为这些是真实的经历,再加上他的专业研究,让这本书具有一种真实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他的理论意义疗法的一些内容。他认为我们生活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的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一个使命。书写于1946年,这本书已经问世有72年。那么这本书中所讲的一些状况,到现在仍然是有相同的现象,比如说,很多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前段时间我曾经看到北大徐凯文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关于他对于北大学生空心病的研究,经调查北京大学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症状是觉得人生豪无意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厌学,认为生活没有意义,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做什么?和书中弗兰克尔描述的虚无状态很像,如果自己不知道做什么,可能就会去做一些别人都做的事儿,随大流。或者去做一些别人希望你做的事,但自己却并不开心,会非常的厌倦。北大30%的新生会有这样的一种问题,比率挺高,那么生命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普通人也很关注,我们怎么样才能去找到我们生命的意义呢。弗兰克尔先生,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没有哪个医生能够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最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的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这句话实在是非常的简单。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呢。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注意这句话,我还想怎么读完这本书,根本就没有讲,说清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呢,当我第二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了这句话。

      所以为了不让大家忽略掉,我把这句话再重复一遍,生命的意义,也没有哪个医生能够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的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就好像我们去问一个棋手。请问大师,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一招吃遍天下的最厉害的一招?肯定是没有的,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数。每盘棋都有最厉害的一招。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对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实际上是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的问题,简单的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你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对于人类存在的本质,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

      对责任的强调,反映这一疗法的一些语言中。意义疗法就是试图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这也是为什么意义疗法的治疗是最不愿意对对患者进行价值评判的原因,因为他绝对不允许患者将评判的责任转移给医生。我们说人要担负起责任,但要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想强调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现实当中,而不是内心去发现的。

      前面已经说了意义总是在变化的,那么如何去发现生命的意义呢?书中有说到三种方式。第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和从事某项事业,也就是说,在你的工作中去寻找。第二,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就是通过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或者是通过爱某个人,爱某件事来寻找。第三,是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那就是当苦难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超越苦难,也能够从中找到意义。

      三点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熟悉?有些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比如工作,比如路过大自然的美景,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会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呢,我自己理解作者的意思,这三点包含了日常的工作中,在享受生活的美好的时刻,在不可避免的痛苦中,都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意义就能活下去。

    书中举的例子,一个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向弗兰克尔咨询。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妻子在两年前去世,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弗兰克尔向这位医生提出一个问题:“医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啊”,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我马上回答:“你看医生,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医生没有再说话,悄然离开了办公室,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关于自由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作者弗兰克尔先生的一些描述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他认为,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虽然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道德境界。这些人生命都不保了,仍然还在走进毒气室之前,在唇边默诵上帝或者圣母玛利亚,在那一刻,他们仍然保持了选择态度的自由。

      另一段对于自由的描述,是当我们在安全的环境,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自由,弗兰克尔先生说,人有自由还不够,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这时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他说东海岸的自由女神像应该配上西海岸的责任女神像。所以他认为精神健康也一定要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因为责任所产生的紧张,光有自由是不够的。

      弗兰克尔先生,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三种方法的描述,他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实践者,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工作的追求,想完成手稿,支撑着他。对于大自然的美好,对于爱人的思念让他拼命生存下来。那么那一段集中营的残酷的经历对他的伤害。他也战胜了厄运,战胜了苦难,将这段经历变成了鼓励,帮助别人追寻生命意义的事业。对于他自己而言,度过了92年的生命,他很自豪,67岁时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领到飞机驾照,在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他说他活的年份,在所有的集中营的幸存者中是最长的,他获得的智力成就也是最高的,他配得上他经历的苦难。

      马斯洛的个人发展层次论曾经分析过人的层次,我认为他是一位自我实现者,也有人称他为静静发光的英雄。

      有人可能还会问,难道生命的意义没有一个可以终生追求的意义。让人听到他就热血沸腾,愿意为它终身奋斗那样的一种意义吗?在书中弗兰克尔先生也曾经谈到过这个,他称为终极意义。他认为终极意义是需要在临终前,你去概括自己这一生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所总结出来的你这一生的意义。所以有人问他,弗兰克尔先生,您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他曾经问一些学生,让他们猜他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结果有一个学生回答的和他自己所写的一字不差。学生字条上写着“您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我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反馈】

孙媛媛:上周看到@杨洁—23期—南京 老师要分享这本书,就事先找了这本书来看,看的时候就有很多感触,刚刚也是到已经开始了一会才来听的,觉得,这本书,让人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希望!


主持人赵小师:@杨洁—23期—南京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鎌仓物语》,里面有一个大主题,你看到的世界和自己,就是你内心所想的呈现。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发心真的是最重要的。

Phoebe老师:早上分享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刻。」 几年前,跟随我的老师杨田林老师跟百年树百人的同修们到曲阜祭孔,听颜回第79代孙颜秉刚教授一席演讲,会中我提出一个困惑我已久的问题:「人生四十而不惑,可是我的人生四十很迷惑,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颜教授说:「找到自己的天命。」我还是疑惑,问:「怎么样能找到自己的天命?」当时颜教授回应的四个字至今印象深刻「当下即是」。

扮演好当下的角色,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跟价值。

@杨洁—23期—南京 你的分享让我想起生命中这个片段,这个提醒,感谢你[玫瑰]

学习,不一定全部是新知,有时候贵在提醒,在学习分享中,被提醒到一个以前知道却遗忘的事,是很美好的感觉!

陈礼明:@杨洁—23期—南京 感谢杨洁老师的读书分享。在我们生命进程的中间,让我们再次对于生命的意义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是一件多么重要有意义的事啊!无论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结果是如何,我们都一起认真地、脱俗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了。相信我们会带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继续去探索人生的另一段美好。再次感谢杨洁老师[愉快][愉快][玫瑰][玫瑰]

David老师:今天早上群里的对话好有温度与意义

青青:  [玫瑰][玫瑰]感谢杨洁逻辑清晰,明了,语速恰好的分享,几点收获:

1.人生是不断寻找意义的过程,而且意义是动态呈现的状态;

2.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囚犯在梦里梦见集中营释放的日期,后来期盼的日子来了,可是那一天还不是释放的日子,再后来那个囚犯因为伤寒死去……”能够读懂的是信念对一个人的影响的至关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信念”是不是作者所寻找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还有一个就是如何解读你的“信念”让你的“信念”更积极,更加充满能量,如果那个囚犯解读梦的重点在“释放”而不在“释放时间”上时,对囚犯的意义又会不一样,生命也不一样;

3.作者倡导的“爱、自由、责任”本身就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践行,因为作者在集中营的生活中,会经常的想起妻子的音容像貌,想起妻子的微笑……自由,作者是最有发言权的;

4.作者在书中还有一句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从心理咨询的视角看,其实,一个人的症状就是对个体当下的最好保护,从这个视角看,是不是也能找到对“症状”表现的积极一面。

陈君玉:  把杨洁老师今天早上的语音合成,我聆听了2次,还想听,“活得怎么样,才算是活出了生命的意义”,是当今很多人非常迷茫的,看到有些年轻人活得没有方向,苦恼。。。

厌学、厌世,在时光里挣扎,虚度年华。真令人痛心疾首。[拥抱][拥抱]

自己总结:

我认为这本书让人充满了希望,最坏的环境,也能看到人的自由选择,能到达的地方。

在和平时期,作者认为自由和责任各一半,会更健康。

生命的意义是在现实中去寻找,而不是内心去发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96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82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25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74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64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5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4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3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2评论 2 30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96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84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3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