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从小学开始,写作业特别快,每堂课老师刚把作业布置完,基本上都能做到第一个完成交上去,那时候成绩好,很受老师欢迎。又加上虚荣心作怪,每次都想争第一,久而久之,在整个六年小学期间,就养成了写作业特别快的习惯。我甚至还拿着手表来计时,看自己到底多长时间完成作业,这一次是不是能比上一次完成得更快。
学生时代的任务量虽然大,但大多数是单线作业,比如由老师来布置具体的任务。只要记住标准答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掌握核心的一些概念,完成作业的速度可以不断提升。再加上考核的标准就是分数,90分也好,100分也好,如果不是遇到高考这种一分决定命运的大考,基本上差别不会太大。而且老师在对分数不等的学生在进行区分的时候,也会按照分数分为批次,比如90分以上都划归为尖子生,80到90分之间属于优等生,60分以上属于中等生,等等。总之,评判的标准比较单一。
但是进入到工作和社会的状态里,这种评判标准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不再是分数,而是综合评断。比如在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不是以快为评判标准,而是以是否超出预期,是否有效果,数据量是否好看来评判。
即使你一天做完了项目,但是项目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那就等于零。在0到100分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哪怕做到99分,结果还是0。
就比如,当你把合作项目介绍给客户的时候,客户虽然还算满意,但是差了那一分差池,他不同意签约,结果就等于零。
我有个朋友加盟了一家快餐品牌店,他跟我讲了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说他们总店会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有一次检查组发现其中一家店的老板没有使用指定品牌的洗涤液,而是为了节省费用,买了更低价位的。就因为这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区域市场部决定取消这个老板的加盟资格。
如果来列举的话,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也许在事情发生之前,你根本没有预料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回过去想,就会恍然发现,如果当初慢下来,仔细想想,做事更加周到一点儿,一切也许都会不一样。
有句歌词里唱到:我们都在不停赶路,忘记了出路。换到工作中,可以这样来形容:我们都在不停加班,忘记了为什么这么做?
经常看到有人在凌晨发朋友圈,然后配上一张在公司加班的照片,加上一段话:工作狂一个,加班到这个点儿,也是醉了。通常看到之后,会在下面点个赞。一方面心疼这些加班的人,一方面也在想,到底有多少人是在有效加班?又有多少人是在无效加班?
记得之前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的时候,领导为了留住一位新客户,让小组在一天内加班做出方案,连夜发给对方,加上设计师两个人一起加班到凌晨两点钟,眼皮开始打架,眼睛盯着电脑一天都花了,终于敲定了方案给领导审核。那时领导虽然还没休息,但也已经熬不住了,但还是在方案尾页加上了报价表,发给客户。方案倒是通过了,但是最后谈价格的时候,客户发现表格里有一个细项报价写错了,因此对团队的工作态度产生了质疑,他们觉得连这么重要的价格都能写错,以后做项目执行的时候,又怎能保证质量?
如果当时可以多争取一天时间,让大家把项目每一页内容都认真检查几遍,也许这样的事件就不会发生,新客户也不会失去。可这一切都是如果。在不犯错的情况下,用快来争取机会当然可行。但是在追求快的前提下,是想办法保证质量,一味图快,结果可能会适得而返。
就以加班到凌晨这件事来说,如果一个人从九点开始上班,能够把八小时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完全可以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尤其对于在办公室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来说。记得在一篇文章里看过,脑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时间是一天六小时。
从九点开始工作,一直加班到凌晨,光从时间上来讲,很难说有效率。我上次见一个同事,他说自己已经连续1个月,每天十二点点下班了,又加了一句,其实晚上加班效率是很低的。
然而对于加班这件事情,大家好像也就默认了,甚至有点儿比拼的意思,毕竟在领导眼里,加班的人至少在工作态度上是很认真的。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腾讯大楼凌晨一点还灯火通明、阿里员工为备战双十一彻夜奋战之类的文章,这种打鸡血的方式会让年轻人产生一种加班就应该是一种常态的错觉,却从不关心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效果。
一个公司的优秀当然离不开员工的勤苦工作,但是这并非最核心的因素,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今的行业地位,跟公司的战略、产品走向的关系更大。而这些因素多是商业分析家、媒体人去关注的,普通大众很少关心。
有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认同的东西,不一定是真正对他有用的东西,而是他原本就希望认同的东西。
事实上,战略规划、产品研发这些事情是最值得花费时间去研究的内容,对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提升也最重要,但是这些内容的难度相对较高,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而加班这个姿态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反正就是耗时间嘛,而且也容易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攀比,所以秀加班会成为常态。
但是如果长期陷入到这个状态中,时间被浪费掉,不光损害自己的身体,还会影响个人自信心建立。如果一个人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但是工作效果提升却并不明显,可能就会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太差,智商太低,怎么这么努力还找不到进步的方向。
也许这时候该放慢速度,仔细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状态,到底该怎么调整?怎么把加班这件事情变得更有效率?如果之前做一件事情需要10个小时,那下次再做类似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总结方法,在9小时完成呢?从一点点的积累开始,形成自己工作的节奏,这样才会张弛有度。
这种对工作节奏掌控得张弛有度的练习,我自己试验下来,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记工作日记。每天做了哪些事情,花费了多长时间,应该花3小时完成的工作,为什么花了4小时,多出的1小时是因为个人原因,还是他人原因,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状态。不需要记得太详细,简单一句话就可以,重要的不是记录了什么,而是帮助自己形成考虑问题的思路,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有意识地养成习惯。
除了掌握节奏,还要把工作性质进行梳理,就以写作为例,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给自己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写作练习,但是时间为4小时,时间一到,就离开书桌去做其他事情。之所以这样设定,是因为他了解自己在写作这项任务中花费精力的时限。也许超过四小时,写的质量就会打折扣,还不如换换脑子做其他的事情。
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相对来说,可以持续得时间会长一点儿,但是如果遇到需要耗费脑细胞的创造性工作,绝对不适合长时间连续作业。所以在工作中比较适合的时间分配方式,应该是利用上午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去思考和完成难度较高的工作内容,而在下午三点以后,完成难度相对较低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保证精力合理分配,每项任务也基本上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是遇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你正在完成的任务被临时的会议打断,或者被领导塞进来一个新任务,那怎么办?其实还是遵照以上原则。把新任务再做划分,哪些是属于耗脑的创造性工作,哪些是重复性工作,然后再整合手上的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工作任务调整。
总之,认真工作,努力生活没错,但绝对不能光想着拼体力,也不要一味地无效加班,而是找方法,找到张弛有度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