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前我只是一个情商比较低但是想单纯地努力的人;读完这个大学之后,我终于变成了我最害怕变成的样子。性格慢慢崩塌又重建,重建起来的,都是无比讽刺、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真正的尖刻”。最近在玩fgo,就拿fate比喻,应该是吸收了“世间全部的恶”的黑圣杯,是安哥拉曼纽。
大一的时候就有同学群在讨论,一个学长疯了,每天都在骂学校,说话也语无伦次。我看着大家的截图,心里想着,“不喜欢学校也好,只要自己千万不要被情绪所侵蚀、变成学长那样就行了”。在谨小慎微的校园生活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下限、碎裂三观,不知不觉地开始控制不住情绪,想报复、想证明什么,耳濡目染的负能量完全地包裹住了我。人还是不能不相信“运气”一说的,或许刚开始我只是偶尔会小倒霉,但当“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不管别人信不信,后来在很多方面,我遭遇过大多数正常人从未遭遇也不会理解的匪夷所思之事。在微博投稿里,每一个评论我都看了,我也去看了一些显眼的评论的人的主页:怀疑我在编故事的、过于自以为是的,十有八九本科是大城市重点985的;骂得够酸的,在评论其他投稿的时候也很酸。我把有用的、我觉得见血的建议都抄在了笔记本里,并过滤出几条非常喜欢的、中肯的评论,比如:
“一个女孩子如果想和人一样过坦坦荡荡的日子,建议你还是拼尽全力得到大城市和名校的庇护。”
“命运没欠任何人,自己不努力的后果要承担,自己努力的成果也要骄傲自豪。”
“和不进步的人社交也没什么大用处”
等等。也有很多人评论我叙事“毫无条理、逻辑混乱,完全看不出是可以考研top2的文采”,更有甚者非常过分了,说“明显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微笑]”,“通过这篇吐槽感觉你的强项(论文)也不过如此”。由于我的自卑心,我基本上会全盘接受这些意见,我很认真地去从自己、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了为什么大家会给出这些评价,但又总有一种为自己开脱的负罪感——
首先,论文和叙事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我经常说自己完全不会写故事,从初中开始我就只会写散文了,这个自我认知是一直都有的,但为什么连自己的故事都写不好,我从来没找到原因,可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吧。所以我不认为上面的微博结论是正确的。
其次,这几天基本上都是凌晨四点才睡,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又陷入了情绪化,可能是每月一次的生理期,但是越熬夜、生理期就越长,如此循环真是要命了,所以半夜突然想起很多难过的事,在情绪极度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写了那篇吐槽,刚开始也不是想要投稿,而是想记在备忘录啊、日记本里,当作努力的筹码,可是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一忍不住就去投了稿,太晚了也不想改格式,就任它混乱了。
我又认真地想了想被大家拿出来说的一些东西,比如,“我选择了top2,对,你先别笑,会后悔”这句话,他们说他们看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笑要后悔,莫名其妙。我觉得非常新鲜,因为我要是给我周围的很多亲戚朋友说要考top2,他们是真的会笑,特别是我爸,一开口绝对是“你这样的智障考不上的”。所以,他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和家长,他们就会觉得我非常地自以为是。
他们说,“人最怕感动自己”,我说实在的,至少在我写那篇吐槽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悲愤!什么感动,什么咸鱼翻身的优越感,完全没有,我甚至想警告后辈“我的本科大学太差你们千万别来考”。然而生活就像一个段子,象牙塔的看客以为自己深谙此道,殊不知他们走过的被光芒照耀的路旁,真正埋过“大丽花”的尸体。
所以我很喜欢现实主义的电影,我从不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能做到的我就是做到了,以前欠自己的我会努力自己还回来,我现在拒绝鸡汤也不制造鸡汤,优越感……我是应当有一些的;谦和……我得对“人”才谦和,对“鬼”,我暂时还没能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所以我很敬佩真正的君子,但是谁知道那些君子的气度是不是都用钱权堆起来的呢,我生活的环境比较差,反正是没钱没权,也没爱的,自身的性格缺陷很多,一个破口会不小心撑大,想要修回来的时候却基本上没救了。
那个学长疯了,我也疯了,我不知道学长有没有好起来,现在过得怎么样,可我知道我到底还是被生活下了套,跳进囹圄了,我发现,我解决,我挣脱,我希望在我还残存的理智可以趁着这一点点光明,努力逃出来……我离我的梦想,应该只差“性格”这一个坎了。
哈哈哈突然想笑,这个坎太大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所以我还是活在现实主义世界中啊。
为什么标题是日式人道主义毁灭,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以现在的性格成为了“社会危险分子”,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万一哪一天真正惹上了“鬼”,后果不堪设想,我也算是自作自受,会被“鬼”“人道主义毁灭”吧。
至于日剧也看很多了,特别是《世界奇妙物语》。都说日本人变态,读过《菊与刀》,尚且能够利用这样的分析方式分析剧情。世奇里的故事,毕竟演了这么多年了都有些模式化,意想不到的结局基本上是超脱于普通人的社会常理,比如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所以选择领养一个高科技机器人;比如主角以为自己说服了其他人,结果被反将一军;比如历经千难万险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在希望中走进了另一个绝望;又比如疯魔得不成人样之后发现一切都是自己多想……
这些都是世奇的“标准结局”,感觉更像是“变态版”现实主义[一个我发明的新词,笑哭],优胜劣汰啊,不能强迫他人一下子与你三观相合等等,都很现实。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充满机械化的世界里,大家才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现在哪里都差不多了,就算是敬重的老师,也会语重心长地对你说:“这个世界啊已经很快餐了,你获得多大成功,别人才会判定你努过多大的力,所以啊,先成功,再成仁吧……”
如果在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找别人诉苦,那个“别人”不一定是君子,你就会收集更多的苦,是君子,你也容易打扰影响别人,你会越来越自私。
机器人没有感情是真的很好的,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努力。人这种生物,超脱宇宙靠的是情感,被挫败也是赖情感。所以控制情绪是多么重要啊!去找医生说说话吧,趁还有理智,趁还有梦想,趁还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