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次的说
事道,对竞争对手的研究。
怎么去看中国企业的竞争?我搭建了2个思考维度
1、第一个维度:竞争强弱
在中国,创业企业的竞争残酷到什么程度?竞争导致的猜疑链会改变竞争本身
什么叫猜疑链?
当你身处这个行业的时候,你有五六个竞争对手,他们在做什么?
七成时间做企业,三成时间猜疑对手;他们招了几个人,开了多少业务,有没有挖我的人,有没有很恶劣的搞几篇文章来吐槽...
这就叫猜疑链,而且在大家猜疑过程中,竞争变成了剧烈的竞争
举个例子:团购从千团到百团到十团最后双雄对决,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猜测,比如团单里,突然发现,用户对电影票的折扣特别敏感。于是A企业选择从外部找电影票供给,B企业会选择自己干电影票。
也就是说,当猜疑链发生的时候,每家企业沉淀下来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竞争的判断意识,要研究竞争对手,否则,你很快被竞争对手灭了。
第二个维度:行业拐点的远近
很多企业高管的决策基于事情本身,但顶尖企业家的决策基于行业。
行业拐点很远的时候,你不需要去跨边界,但是很近的时候,这成了必须去理解的问题。
综合以上两个维度,如果从竞争强弱和行业拐点远近两个维度思考如何匹配资源和战术
态势一:行业拐点远+竞争强=对位竞争力
当一个行业拐点看起来比较远,而你的企业竞争力很强,在这个维度里,最重要的是对位竞争力:
即如果你这个行业里面有三家竞争对手,你作为CEO,一定要对另外两个CEO的前世今生,决策习惯,思维逻辑,过去出的正确的招,失败的招研究的非常透。
每一个对位决策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决定了你在每个环节对标的时候你胜还是他胜。
整体而言,一个企业的关键能力有3个:
1.CEO的能力
2.两点:一是技术和产品合二为一的能力,二是marketing的能力,即PR+品牌
3.地推能力,就是地面执行部队与用户触达的能力
那么在对位竞争时,企业出招往往会出在哪里呢
挖人,因为对攻就是人对攻
所以大家要深刻了解对位竞争,每天都必须去想,他是90分,你是70分,20分的差距怎么补。要知道,对位竞争比的是短板,不是长板,只有你都不短,这家企业才有可能熬到最后,你才有迭代的可能性。
态势二:行业拐点+竞争弱=组织进化力
当行业拐点比较远,竞争比较弱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
企业要形成整个组织的进化力
比如企业决策千万不能是个人决策。
我们的方式是让合伙人每个人完整的讲述他自己的思考,然后再这样综合的输出,一起去做一个至少风险没那么大的决策。
态势三:行业拐点近+竞争强=灰犀牛
当行业拐点越来越近,竞争非常强的时候,你的决策应该是什么样的
对于这种态势,当年老马讲过四段论: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这就好比一头巨大的灰犀牛,它过来的时候你发现很慢,形不成行业的威胁,但是冲刺到眼前的时候,它基本上把整个行业全冲垮。
比如盒马生鲜。生鲜+餐饮,如今已经冲垮了生鲜市场。但是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它。
所以当你面对一头灰犀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认为它不会发生,并且始终要有一直小分队不断尝试跟灰犀牛相关的业态。
比如在美团点评,几乎所有的创业机会都有分队在研发,试错,快速的决定要往前还是关掉。
态势四:行业拐点近+竞争弱=黑天鹅
从来都不觉得它会发生,但它会突然发生,改变整个行业格局,这就是黑天鹅。出现在行业拐点近,竞争弱的维度里。
比如在共享的行业里,滴滴是黑天鹅,摩拜,OFO是黑天鹅
这些黑天鹅事件是决策层很难判断的,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输入够不够。
2018将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元年,这种类似黑天鹅的创业机会,随时随地地会出来。
线下仍然占有用户体验70%的市场份额,线下仍然有所有各种行业巨大的重构机会。
下讲术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