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和男朋友小郁闹别扭了。她本来是和小郁一起去参加他大学舍友婚礼的,谁知最后不欢而散。小琴越想越憋气,满面委屈地向父母控诉。原来,在婚宴上,小琴他们所在的餐桌坐满了小郁的舍友和他们的女友。小琴看着一桌人热热闹闹地聊着,自己默默地坐在那里。
婚宴开始了,小琴动了几筷子后,觉得不合口味,就对小郁说:“我不喜欢吃。”小郁回应道:“你看有啥喜欢的吃一些。”本来小琴看到一桌人聊得很嗨却没人搭理自己,就不满意了,如今自己不喜欢吃婚宴,男朋友还满不在乎,居然不马上带自己出去吃。小琴越想越委屈,不禁落下泪来,婚宴未毕就赌气独自离开了。
早上,我给女儿讲了这个故事,问女儿有什么看法。
女儿不假思索答道:“我觉得小琴做得不对。满桌子人都不理她,那是因为她不理别人。婚宴的酒席是主人花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多精力准备的,那么多菜怎么会没有小琴吃的呢?”
故事还没完,我继续往下讲。
小琴回到家, 把满腹的委屈一股脑儿倒给父母。小琴父亲疼女儿,就劝小琴:“你不喜欢吃,就自己出去吃碗面条啥的呗。”
女儿一听我说完,声音清脆地说:“我觉得小琴父亲的说法不对。婚宴是团体活动,怎么可以中途单独出去吃呢?小琴应该在婚宴结束后悄悄出去吃一点。”
我的女儿9岁,小琴大学毕业上班好几年了。一个孩童都明白的道理,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不明白?因为父母的爱和保护。从小琴父亲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心疼,他把这心疼变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袒护。在这种袒护中,小琴心安理得地认为,男朋友应该有雷达的敏感,给她保姆式的关照,朋友们也应该时时处处照顾自己的感受。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因爱而袒护的误区,给孩子传递以自身为中心的信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