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一聊天场合,有大学、小学教师,也有行业外科研院所朋友,基本都为硕、博一类知识分子。共性身份,家长,各年龄段家长。
聊到大学前景,专业定位,择业选择,自然就拉伸到人类发展的基础学科,即那些以学科知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偏学术性学科,如数学、哲学、历史等,到底应不应该选择?
高谈阔论、各抒己见之后,大家普遍感觉,在过去的一般选择中,除了高精尖或志于此的,一般不会选择上述基础学科,因为见效慢,效益低。可是现在,不少家长和学生开始乐意选择历史、哲学、心理这类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更能让人沉下心来,开始新的积淀思考。
应该说,这似乎在释放一个新的信号,大学本科究竟是普及还是高精的问题,决不是停留在争论层面了,而是让人们的观念已悄悄发生了变化。据说现在有层次的企业家更愿意选择哲史出身,又懂管理的高层。
十二年苦读,我们的孩子,似乎把不少岁月荒废了。以高考为目的追求,必然在是非对错二选之中,忽视了更宽泛的思考与辩证地解读,因为拿分为重的过程中,对于独立思考、质疑审辩等高阶思维方面,实在不敢奢望太多。
现在这群重视学习前景的家长,已经开始有目的的引领导向,因为他们知识层次略高,家庭条件不错,所以对孩子并不不急于工作,在他们的规划中大学只是做为新学习的起点阶段,需要有机会让脚步慢下来,以便补上深度思考一环。
也看到一则微信,大意是采访各地市68位高考状元,第一条便说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身边同事的孩子暑假三次进京,不是为了比赛考级,而是参加一些写作深度思考训练营。
知乎上有人曾讲“阅读、写作和思考相互促进。以写促思,以思促读。写作对提高思维深度和缜密度的作用最明显。写作是整理思维的过程。运动练肌肉,写作练思维。古今圣贤皆寂寞,唯有写者留其名。”
思考的深度与缜密是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可以从“幼时”系统改良思考方式。尤其是小学,是有目的实施引导的极好时期,因为孩子思维日趋清晰、没有升学压力,可以大胆地放开手脚,多学科整合,在无固定对错中,让孩子们既思且辩,树立起高阶思维的萌芽方式。和同事也曾断续在几个学校开始过“以说促思、以写促思”的实验,说实话,结题报告仅仅是能自圆其说而已。
为什么?
第一是顾虑。是怕家长不满,打上质量下滑的评语。因此做着做着走样了,回到了课本,回到了迎合行政。
第二是是问题。校长老师有心无力,指导能力弱,缺乏系统理论支撑。而且自己本身就是不乐意思辩的人,如何有技法引导孩子缜密而深度思考。
心有余力不足。迫切期待能引入一些较为成熟的训练方式可用、好用。而不是教授们自己边走边干,无体系、不成熟的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