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思考的技术》这本书,发现了关于作者大前研一的一则趣事——给全世界的读者指导如何思考的作者居然被忽悠了。
大前研一在早稻田大学毕业,于麻省理工深造,曾就任于麦肯锡顾问公司,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企业战略家和经济评论家。
这样的履历,怎么看都是善于思考和分析的智者。可他竟然被一则论文给忽悠了,进而影响了他整个人生。
事情还要从他的大学时代说起,在大一秋季校庆时,为了准备自己的研究报告,大前研一对石油展开调查。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一篇来自美国的论文,作者在论文中提出警告:根据现状估计,石油资源将在三十年内开采殆尽。
这给当时青葱稚嫩的大前研一很大震憾,为了整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他决定要出道成为一名核能研究员。
要知道,当时他才大一啊,刚刚选定了与石油相关的化工专业,身为名校的高材生仅仅因为大洋彼岸的一篇论文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石油在今天依然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当时的大前研一只考虑到如果核能发电可以解决日本和世界的能源问题,将是人类的一大福祉,却从未想过建核能发电厂会被人们扔石头反对。
年轻的他因为一篇论文,从石油化工改换跑道进入核能领域。又在“要制造由日本人设计的原子炉”的梦想破灭后,毅然选择离开制作所。
那一年,迷失在东京街头的大前研一已经29岁了,他将青春都献给了自己的专业,现在又亲手扼杀了自己的梦想。
大前研一似乎很“傻”,他在大一的时候就会因为一篇国外的论文而改变人生规划,到了而立之年又敢放弃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混日子的生活。这样的人,不就是世人口中的愚者吗?
人们喜欢以成败论英雄,面对现在的大前研一,大家反而会说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果然不是凡人。可如果我们聚焦于当初那个流落于东京街头,一事无成、迷茫彷徨的29岁的男人身上,你会说一声:“英雄,我敬佩你。”这样的话吗?
是什么让“英雄”这个词充满铜臭味,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功利世故的呢?
如果我当时在大前研一的身边,我愿意拍着他的肩膀后背,对他说一句:你是个英雄!
的确,在当时,他的选择失败了,他的人生因此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他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现在有几个人敢在大一就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不知正确与否的资料就制定自己的人生呢?有几个人会因为工作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放弃这份稳定的高薪收入呢?
有太多的人因为恐惧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选择随波逐流,有太多的人因为不敢面对人生的风险选择将自己的未来让别人决定,有太多的人宁愿在一潭死水的单位拿着底薪却稳定的薪水也不愿奋起一搏。
可是,人们似乎忘记了,我们放弃选择这一行为本身也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未必应当被批评,但我们应该明白它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更不是最好的选择!
我只告诉了你们大前研一因为一篇论文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我没有说的是,他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新的人生目标,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撬开了麻省理工的大门。
在麻省理工,他每天与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们打交道,学会了逻辑思考的能力。也是因为他在麻省理工取得的化学工程师的身份,让他有了进入麦肯锡公司工作的机会。
他的人生因为选择而跌落谷底,却也因此而开启新的篇章。
回顾这段岁月,大前研一写道:
虽然如此,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判断、自己选择的。知道错了,只要立刻“归零”再做修正就是了。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重新作假设,再次出发不就好了。我认为,一直悔恨自己的人生,与固执于错误的假设是一样没有意义的。
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即便失败了又能怎样,不过是于这人间再走一遭罢了。而且,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和锻炼,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加从容坚定。
结语: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着生活。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