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加深我们对人情世故的了解
曹雪芹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比如在分析本案的过程中,我关注到一个关于吴谢宇父亲的报道,说吴谢宇的姑父有一次为了请客,买了20块钱的肥肠。吴谢宇父亲吴智知道后,给他讲了一通“金钱需要日积月累”的大道理。
有网友评论说:
“ 媒体普遍把吴谢宇身上负面的部分归咎于其母亲,猜测吴父死后谢对其的压抑更深。但是一个连亲戚买20元肥肠都能讲大道理的人,我也很想知道吴父对吴谢宇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
乍看之下,我开始也觉得吴智这样说很不得体,甚至有点苛刻和不近人情之嫌。后来转念一想,只有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才会这样说话,那就是吴智是家中长子,长期支撑这个家庭的开销。
澎湃新闻的最新报道《迷雾中的吴谢宇弑母案:被遮蔽的和被放逐的》中有细节说:“ 吴智工作后,成为吴家的顶梁柱。包括吴谢宇的奶奶及其第二任丈夫、有智力障碍的第五个姑姑、姑父刘峰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六口人的生活开销,基本靠吴智承担。”
此外,吴谢宇的姑父刘峰来自四川,是吴家的上门女婿,吴智在福州上班,实际上是他在操持整个家庭的生活。而且据报道,刘峰曾经在吴智的厂里上过班。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作为全家的顶梁柱的吴智实际上是以大哥的身份,不但在经济上全力资助这个大家庭,而且还以身作则,教育家族中人特别是除他之外唯一的壮年男性自强,尽快担负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看到这一层,我想上面的疑问自然迎刃而解。
能够提高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
我们可以闭目想想自己上一次深入分析一件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很可能已经是挺久的事情了:也许是写毕业论文时?或是在创业的时候搞市场调研?总之,笔者觉得,这样深度进入一件事情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特别是在碎片化读屏的今天,能够对某件事情本身投以持续的关注,甚至做出自己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这是多么难得的培养集中注意力和鉴别判断能力的机会啊。
在深入了解,梳理和分析本案的过程中, 笔者自己就有很深的感受。举个例子,涉及吴谢宇弑母案的各种媒体报道以及警方公布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而且随着报道的深入,很多新的信息不断的冒出来。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呈层层递进分布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与信息之间有的是相互印证,但有些可能是矛盾的。相互印证的信息如两个不同的媒体分别采访吴谢宇的大学和高中同学,他们都举了曾目睹吴谢宇和母亲有每天通话的习惯的例子。而矛盾的例子比如吴谢宇刚被捕时,爆出其曾在重庆的夜场当“男模”,有媒体去采访其同事,同事评价说吴给人的印象是“不够聪明,嘴不够甜,不会来事儿”,而另一家媒体采访时,其同事回忆“他很会来事,知道见什么人该说什么话”。这就需要我们去鉴别,究竟是谁说的对或者都对等等。
阿加莎·克里斯蒂有一部推理名著《啤酒杀人案》,讲的是侦探波洛在案发后十六年,通过分别与五位当事人谈话,还原出当年的场景,最终发现了真相破了案。吴谢宇弑母案到目前为止,跟这个过程很类似,媒体不断采访周边的人事,不断刷新细节和线索,这有助于案情的推进和还原。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案子的兴趣,主要表现为王小波所说的“思维的乐趣”。
通过比照和学习发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
在深入了解案件的过程中,除了持续追踪媒体的最新报道之外,参考其他人的看法也是一个必修课。比如有公众号就得到一个线索认为吴谢宇父母可能并非想象中的和谐,后来经过了主流媒体的很大程度的证实。有网友指出有人曾在网上咨询与案情相似度极高并且在时间上高度吻合的问题,从而认为这很可能是嫌疑人本人的行为。又比如有人从多重人格(DID)的角度深入解析吴谢宇的矛盾行为,更有人认为至今不能排除吴谢宇本人患有精神障碍的可能性。
这些看法虽然值得商榷不能尽信,但里面的具体分析过程以及引用的材料等等都颇有可取之处。笔者给出分析之后,就有一些网友通过评论或者私信进行讨论,在讨论和辩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引用证据上的不严谨处以及推理上的不尽合理的地方,这些显然是自己的局限和不足。
同时我认为,这个案件里的弑母动机却不仅仅是一个因素促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包括但可能不仅限于心理、金钱、感情等因素。而要充分理解和消化这些因素,显然仅仅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参考各种媒体的报道和许多网友的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产生共情,懂得人世之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吴谢宇值不值得同情?有人说因为他是杀人犯,他杀了自己的母亲,杀人犯是不值得怜悯和同情的。我觉得这些网友可能没搞懂同情的意思。他们认为同情吴谢宇的人是要为他翻案,企图减轻他的罪责。不是这样的,我的同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惋惜。这样一个人,本可以有一个多么美好的人生啊,可恰恰在这里,急转直下,这是为什么?如果是精神上的疾病,当然值得同情,如果不是呢?就一点都不值得同情和惋惜么?
在分析案情的过程中,我有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比如吴谢宇的话术,他在吃力地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累,他是一个“孤独的影子”。而这种遭遇其实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其实,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难道没有危机?没有问题?陈寅恪先生说读史早知今日事,我觉得我在分析本案的过程中,同样照见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陷阱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很可能跌入罪恶的深渊,我们离罪恶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
我们同情吴谢宇,实际上是对他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共情”,是对这种“拼搏向上”的人生如此吃力的一种同情,这种生活或者说是生存显然是不正常的,不然不会导致如此极端的结果。隐隐约约,我觉得吴谢宇是被钳制在一个无形的使人变异的枷锁中,直至崩溃。我觉得在这个案件上,我们在聚焦当事人的动机本身之外,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的关于本案的系列分析文章请关注微博:桐榆山房 或微信订阅号:大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