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幸福来自于成长型思维

第一章

        本章介绍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思维模式,以及他们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补充如下:

1、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每个人身上是共存的

        两种思维模式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并不是说这个人是绝对的固定型思维,那个人是绝对的成长型思维。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牙牙学语开始,然后经过很多阶段的学校教育,形成我们现在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圈,我相信没人会反对这一点,所以每个人都是天生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而所谓的固定型思维,是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我们达到了普遍水平之后,在继续通往高手的路上,当成长遇到瓶颈时,对自己能力上限的低估;

(2)习得性无助,以往的失败经验产生惯性,导致对自己没有信心;

(3)给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躲在自己的舒适圈内。

2、固定型思维是一个静态思维,成长型思维是一个动态思维

        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成功、失败都是一种标签,而成长型思维则认为这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往往过于重视这种标签,不愿意正视这个或涨或跌的变化过程。

        不是有个段子嘛,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打乒乓球,外国人说“我练了好久了,我要跟你好好比试比试”,而中国人也天天练,但是会说“哎呀,我都好久没打了”,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标签,赢了会显得更厉害,输了我还是一个厉害的人,只不过因为最近手生而已。

        所以,如果我们要教育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的话,就应该更多的夸奖他“你真努力”,而不是“你真聪明”。

3、两种思维模式的比例会随着人的年龄而动态变化

        这个观点不是一个绝对的现象,会有很多反例,我只是认为会有这么一个趋势。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成长型思维会多一些,因为觉得我们还年轻,未来有很多可能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不再年轻,就会给自己更多的设限,觉得都这岁数了,也就这样了。虽然年龄会让我们的精力和体力有所下降,但其实人生还有大半呢,说这话是不是还太早呢。我认为这正是《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龄、什么阶段,都应该努力让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处于一个更高的比例。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比如查理芒格和巴菲特,两个老人家八九十岁了,已经有这么高的成就了,依然没有一天不读书,并且热爱工作,以至于称呼他们为“老人家”都觉得很奇怪。而我们的年龄是不是还差得远呢。

第二章

        本章详细解析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别,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思维模式可能给人带来的影响,并在最后给了一些转变思维模式的建议。我的感想如下:

1、我非常喜欢并认同的几句话。

(1)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2)对于固定型思维者来说,失败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成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

(3)著名篮球教练约翰·伍登曾经说过:“在开始责怪他人以前,你并不算是个失败者。”

2、固定型思维是怎么来的?

        昨天我在看完第一章时认为固定型思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比例增加,但今天读到第二章的一个案例时,令我没想到的是固定型思维居然来的这么早(4岁),那么固定型思维是怎么来的呢?

       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负担,而一旦有了一定成绩或者拥有了一些标签,我们就不想失去它,这是人性中“厌恶损失”的本能,所以导致了固定型思维。而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案正是将“聪明”、“有天赋”这些标签转换成“努力”,如果人们珍惜自己“努力”的标签,不想失去的话,自然不会陷入固定型思维。

3、关于天赋和努力。

        我想讨论一下C罗和梅西。我是C罗的球迷。在媒体的鼓吹和包装下,梅西是更有天赋的那一个,在小时候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成长为一代球王,而C罗则是更努力的那一个,在饮食及训练上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训练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这也是我喜欢C罗的重要原因。但其实,梅西难道不努力吗,不努力怎么可能金球奖四连庄,怎么可能一个自然年打进91球。另一方面,难道C罗没有天赋吗,如此变态的身体素质、如此全面的头球、任意球、左右脚技术以及保持了10年的巅峰状态,难道不是天赋的兑现吗。C罗和梅西都是既有天赋又及其努力的代表,所以天赋和努力绝对不是对立的,你有天赋也要努力兑现不是。

4、拥有成长型思维是不是代表努力就能做到一切?

        并不是的。没人说过你努力就能变成C罗、梅西、马云、比尔盖茨,重要的是不要和别人去比,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及更好的认识自己,接受努力的结果并愿意继续努力。就像很多伟大的演员,也承认自己的能力和风格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能演的。

5、可以提炼出哪些方法。

(1)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没有天赋的人,我的所有成就都来自于我的努力。

(2)应该让孩子尽早接受一些挫折,并抓住这些宝贵的机会,教给他应对的方法,即成长型思维。

第三章

        本章通过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案例以及给人贴标签所带来的隐患,阐释了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我将对几个我所认同的观点进行补充论证。

1、P74:拥有成长型思维的老师会问自己:“我应该怎样去教他们”,而不是“我能不能教他们”,以及“他们怎样才能学得最好”,而不是“他们能学会吗”。

        比起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我觉得先培养老师的成长型思维似乎更迫切一些,因为老师不但肩负着引导学生向成长型转变的重任,更可以因为自己的固定型思维而轻易的将一些学生打入深渊。

        以我自己的上学经历为例,我遇到过因为操作错误而莫名其妙给你肚子一脚的小学微机课老师,遇到过把“你真废物”作为口头禅的初中生物老师,我很庆幸从小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没有成为被这些老师强制定义的“笨蛋”,我也不确定如果成为其中一员,当时的我能否无视这些标签。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师的这些行为无异于扼杀一个孩子的上进心,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幸运到拥有天生的成长型思维的话。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更应该在老师这个职业中进行普及,甚至把成长型思维作为教师的入行门槛以及需要定期回顾和考核的指标。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也包括像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方以及所有的参与者,哪怕只是让更多的老师能知道有这么本书呢。

2、P77:“如果说一个人能学会什么东西,那么世界上其他人也都可以学会,只要在此前和当下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这里我想对后半句话补充一点方法,本章没有提供关于如何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方法(也许后面章节会有)。这个方法叫做“寻找亮点”,来自于《瞬变》这本书,新版叫《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一个有学习障碍症的小孩,叫博比,在学校里天天捣乱,所有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有一个老师接到帮助这个小孩的任务,他的办法是问博比:“跟我说说你在学校不怎么惹事的时候吧。”博比告诉老师,自己从来不在史密斯老师的课上捣乱,因为史密斯老师总是主动和博比打招呼,给博比布置相对简单的作业,等等。那接下来的办法就是把史密斯老师的方法复制给其他老师,从而帮助博比走出了困境。

3、P77:考试成绩和对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这个学生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他会达到什么高度。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足球经理》这个游戏,里面对于球员的能力有两个定义,一个是当前能力值(CA),另一个是潜在能力值(PA),我们不但要评估一个球员的当前能力,还要评估他的潜在能力,当前的能力值不高不代表永远不高。我在游戏里的做法是通过球探工具把所有高潜力的球员全都低价挖到我的球队来,这样就垄断了未来。(哈哈,说跑偏了,拉回正题)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没有这样的球探工具,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很高的潜在能力值。并且不同于职业球员一般只有十几年的黄金期,那是因为竞技体育极度仰仗身体机能,而人生长的很,我们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将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4、P78:老师对一个留级的二年级学生这样说:

        “不要这样,亲爱的,”她对他说,将他的脸捧在手里,“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你不能只是坐在椅子上等着变聪明……我保证,你只要去做,你就会有所成就。我不会让你失败的。”

        我超喜欢这一段对话,在这一段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一个字“爱”——老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多么希望世界上多一些这样的老师。而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爱,去帮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

第四章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体育了,然鹅我发现作者举例的运动员我大部分不认识。哈哈,不过没关系,体育都是相通的。

1、机会

        即使顽固且失败的固定思维者也有改变自己的可能,进而获得进步和成功,他需要的是一个契机,去意识到思维模式这个奇妙的东西。

        很多成功之路往往开始于重压之下一次偶然的机会。

2、诋毁

        一个人能否成功还在于他能否禁得住诋毁,对于背负“天才”之名的人尤其如此。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的,你表现好的时候能把你吹到天上去,表现不好的时候又把你踩进泥土里,哪怕这发生在背靠背的两天时间里。

3、训练

        当竞技体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是激情碰撞,是速度与力量,是读秒绝杀……但是,几乎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会提到训练的重要性,教练员排兵布阵的依据之一也是运动员在训练中的状态,而这些正是我们观众所看不到的,我们天然的以为球员打完一场比赛就没事了,然后突然下一场比赛就到来了,而这中间正是运动员努力的训练,才让他们能够站在赛场之上。

        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例如音乐、美术、商业等等,无不如此。所以我们才大力提倡“刻意练习”,其实就是在强调努力和不断用正确方法进行训练的重要性。

4、方法

        总结本章的案例,我发现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有这样一个方法论:洞察——思考——应对。

        冷静的观察自己、观察对手、观察环境,调用系统2思考应对方法,然后行动。

        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

5、团队精神

        说团队精神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个体独立。早晨上班路上在听混沌大学《美学思维》课程时,有一个法则叫“对立法则”,说的是艺术的发展需要与传统对立,而即便同时与同一个传统对立的一拨人之间,又必须各自不同,才能走出不同的成功之路。这也适用于商业领域。

        个体独立和团队精神是不矛盾的,甚至往往这个“个体”是以团队的形式来承载的,例如一个球队、一个公司,我们需要贡献各自的力量,来使我们这个整体与众不同。

        我们现在也都提团队精神,那怎么才能培养团队精神呢,我想是共同的目标和感恩之心。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走到一起 ,而感恩之心让我们不会去贬低他人的贡献,即使是做着最基础的工作的人,例如理疗师、保洁员等等。

6、信念

        “个人的成功是付出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伍登教练的这句话,是对于成长型思维完美的凝练,我认为这句话可以作为每一个拥有和想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可以时时提醒自己的一个信念。

第五章

        本章论证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商业中的表现及带来的结果。我想补充几点的是:

1、正视固定型思维

        虽然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固定型思维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它,特别是我们自己身上时不时表现出来的固定型思维,因为我们很难做到100%,即便伟大如杰克·韦尔奇,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克服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所以,发现自己有一些固定型思维其实也不用着急和自责,努力去改变才是成长型思维最好的体现,而不是苛责自己怎么没有天生的成长型思维。

2、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是两个容易混淆的词,各自也有很多的理论,我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点:

(1)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

        其实这句话的后半句有点绝对,并不是说管理是不好的、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是需要兼而有之的。

(2)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拿结果的人,而执行者是给出结果的人。

        既然管理是要通过别人拿结果,那就需要解决员工三方面的问题,思维模式问题(愿不愿意干)、员工能力问题(会不会干)以及员工治理方式问题(制度、环境允不允许干),而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具有成长型思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

(3)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都是可以学会的。

3、我的企业、创业观

(1)创新底层逻辑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创新不是创造,而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2)组织

        公司更像一只“球队”而不是一个“家庭”,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个人的发展聚在一起,互相协作,共同成长。

(3)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的核心是快速试错,既适用于创业公司,也适用于大公司,大公司对应的方法可以是在核心业务之外成立一个的独立小团队。基于这个特性,精益创业也需要成长型思维,否则固定型思维者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就无法快速试错。

4、方法论

(1)设置触发扳机

        既然我们多少都会有一些固定型思维,那么如何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及时提醒自己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之前陷入固定型思维时的情形,把一些典型的感觉例如自我膨胀、抵触、暴怒等等,设置为触发扳机,这样下次再遇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就能跳脱出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又陷入固定型思维了。

(2)正念

        当你能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时,你的情绪水平就已经在大幅的缓解了。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观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成长型思维了。

(3)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

        表扬的方法是“二级反馈”,不但要告诉员工做得好,而且要说清楚好在哪里。表扬是塑造他人行为最好的办法,包括塑造领导的行为。比如你想塑造老板多发奖金的行为,就可以告诉他:“昨天发完奖金之后,大家的热情都被激发了,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

        批评的方法是“BIC”。B是指谈及对方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观点;I是指这样的行为会有哪些短期影响,提醒员工注意;C是指可能造成的长期后果,特别是对他自己核心利益造成的损害。

第六章

        本章讲述了成长型思维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1、一个感受

        读完这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相比于臆想,有的时候多问一句就能挽救一段关系。

2、一个建议

        关于校园暴力,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是由老师来和施暴者进行富有尊重的对话。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

        校园暴力的本质是施暴者想要借欺负别人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被欺负者缺乏沟通的渠道和信心,而旁观者则受制于群体效应没人敢出头。那么我们就应该创造一个渠道来让同学们之间增加正向的沟通,最好是不那么生硬,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方法和营造一些仪式感。

        比如,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一个游戏,对于被欺负的孩子,其他所有人都来说一个他的优点或者分享和他的故事,并奖励这种行为,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非实物的奖励,以此来恢复被欺负的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欺负别人的人,用这种正向和主动的反馈来代替他通过欺负别人才能带来的快感,一方面提前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让他不用去欺负别人就能得到正反馈,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塑造他更好的一面。

3、一个问题

        读完两性关系这一部分,我想到一个问题,虽然我自己暂时没有遇到,但是我也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所以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就是说假如当在一段两性关系中,特别是在事业方面明显女强男弱的话,那么男方可能会被社会或者被亲戚朋友贴上吃软饭的标签。当然我们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这种给人贴标签做法是不对的,同时如果男方拥有很强大的成长型思维的话,他可能也不会在意这一点。我们只是假设在现实中可能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的话,并且因此受到了一些困扰,你会怎么帮助他。

第七章

本章从父母、老师、教练三个角度说明了成长型思维意味着什么,并对于如何传递这种思维给出了一些方法。

1、三种角色的理解

父母——介入最早,陪伴最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早的思维模型就来自于对父母的模仿,所以即便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有时候一些习惯性的行为或者话语,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固定型思维。

老师——阶段性陪伴,但权力极大。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老师开始介入,并且在孩子眼中常常是以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对于老师的话也会比较容易相信,所以说老师的权利极大,一个固定型思维的老师有可能会轻易毁掉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成长型思维。我们要对此保持警觉。

教练——目标最明确,反馈最直接。

教练往往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出现的,以小团队的形式一起工作,一个好的教练能够让你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潜能。

2、有心也要有技巧——如何与孩子交流

(1)教给孩子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的理念。

(2)警惕无效的努力,如果一种努力无效,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引导他尝试新的策略和资源。

(3)既要包容也要高标准,不要让“你尽力了”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借口。

(4)夸奖要基于事实。

3、不抛弃,不放弃。

我在读这一章的时候心里就冒出了这句话。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父母来说相对容易一些,对于老师和教练,则需要我们真正的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对学生付出真心的爱。

最后,还是用伍登教练的话来作为结束:

“你也许会比分落后,但是你永远不会输掉比赛。”

真是太喜欢伍登教练了!

第八章

本书的最后一章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改变思维模式。

1、操作系统

总体读下来,我觉得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固定型思维像功能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出厂时所有功能就固定了,而成长型思维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拥有这个操作系统之后你可以去不断的安装各种APP,创造各种可能性,甚至可以不断更新操作系统本身。

2、我的成长

我觉得本次活动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我们一边学习成长型思维,一边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以我自己为例,我以前从没这么认真的写过一本书的读书感想,特别是除了读书笔记之外自己思考的部分,我现在可以很自豪的说我这一周非常努力,我每天用2个小时左右读完这一章,然后这几百字的感想也要写1~2个小时。从一开始在意点赞、在意排名,到逐渐的享受思考的过程,认真学习别人的分享,和大家互动,这一周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转变过程,实在是太幸运了。

所以我特别想感谢伙伴们,感谢后浪君组织这次活动,并且在第一天对我的读书感想做了推荐,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感谢薛定谔的圆盒子,我在你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感受到了思想交流之美;感谢HS,谢谢你每天来看我写的东西,并且给我很多鼓励,让我每天都迫不及待的去读、去写;还有很多伙伴们,我就不一一感谢了,能通过这个活动认识你们真的非常高兴,特别是我们一起学的是如何学习、如何成长这件事。

3、每个人的义务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于社会之上的,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能量圈的中心节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身边的人,既然我们有幸先学习了这本书,那么我们就有义务将成长型思维传递给他人。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的结束并不是成长型思维学习的结束,而是练习和传递的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影响身边人开始,让更多人拥有成长型思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468评论 5 47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62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427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160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197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34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7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4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28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5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0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10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67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6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2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19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
    王世鹏阅读 589评论 0 0
  • 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但孩子们的心情却好极了。因为他们今天要去青少年活动基地,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
    taoeasy阅读 276评论 1 3
  • 空山雁行处 人来秋味新 阁楼听风雨 学海纠古今 岭上长安路 风回故人音 老来惆怅去 尤惜伯牙琴
    晓木先生阅读 209评论 2 6
  • 后来,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天真的笑了,每次微笑,背后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后来我们也不会在分享秘密了,因为每个说出去...
    吃个一模一样的冰激凌阅读 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