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很惭愧!儿子当年参加高考的情形,我现在一丁点都记不起来了。
那天下午下班时,《当年,我高考》写了一大半,有人叫去一条街吃烧烤、喝啤酒。胡吃海聊了一通,带着五六分酒意回到家,乘着酒兴写完了剩余部分。可能是意犹未尽吧,我又画蛇添足地在文章最后加了一句——下一篇:儿子的高考。
第二天,搜肠刮肚地想了很久,竟然发现自己完全不记得儿子当年高考时的任何情形了,就连在哪个考点考的试,怎么去、怎么回,每门考完是喜是忧,都没有一点记忆了。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只记起,儿子参加中考时,说没有表不好掌握时间。当时正是大中午吃饭时候,我放下饭碗,跑到一条街的小铺子里,买了一只几块钱的玩具手表,给他考试时用。
这大约是,我关于儿子从小到大参加考试,仅存的一点记忆了吧!
儿子小时候,看起来也算聪明伶俐吧。
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带他去外地旅游,回程正好是夜间,卧铺车厢一晚上都有人上上下下。第二天天亮,他说,妈妈,昨天晚上有个人想偷咱们的大包子,我看了他一眼,他没敢拿。
大约还是四五岁的时候,儿子和我在电视上看了一场拳击赛。过了好长好长时间,他竟然还能记住“霍利菲尔德”和“布里津斯”——那两个外国拳击手长而拗口的名字。
儿子接触电脑要比同龄人早得多。大约是95年,我从朋友那里弄回了一台闲置的286电脑。当时,电脑操作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具有划时代意义、人机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便利的windows95还没有广泛流行,大部分电脑还装着界面呆板的windows3.2,操作时还有可能用到dos命令。那时我操作电脑时,儿子总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从来也没有问这问那的。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我发现儿子坐在电脑前,一本正经地玩着游戏。开机、进入系统、打开应用程序,还有操作鼠标,这一系列对于那个时候的成年人都不算简单的操作,不知道他那个才刚刚三岁的小脑瓜是怎么记住的。
后来,有人拐弯抹角指责我,说是因为我没有严加管束,致使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耽误了学习。对此我一直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他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你管得了他人,也管不住他的心。直到近几年,偶尔和一些朋友谈起类似的事情,我也会说尽量不要让孩子打游戏。
其实,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来的天性纯良。
或许还是四五岁的时候,我带儿子回了趟老家。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火车在临汾或者是侯马停了很长时间。停车的时候,儿子爬在车窗上,努力地伸长脖子往车下看,问他看什么,就是不说。回到家后,一直闷闷不乐的儿子突然哇哇大哭,断断续续口齿不清地说,火车下面有一只小鸡……
后来儿子上小学后,有一次我喝多了,和单位的人到山里的水库游玩,趁人不注意,偷回了一只刚会走路的小鸡。儿子对那只小鸡喜爱有加,放学后顾不上吃饭、做作业,就到处给小鸡找吃食。再后来,那只小鸡记不得是丢了还是死了,儿子伤心了好一阵子。他虽然没说什么,但知子者莫若父啊!我知道他幼小心灵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2001年,家里装修新房子,刮墙师傅带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徒弟。小徒弟干活时不小心划破了手,血流如注,恰巧被儿子看见了。儿子心疼地说,妈妈,快带哥哥到医院去包扎一下吧!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说,人生有几大遗憾,其中之一就是没有教育好子女。于我来说,教育是广义的。只要儿女健康平安,堂堂正正,没有误入歧途,就说不上教育失败不失败。如果非要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一大半要拜老天爷所赐,岂单单是人力能逮乎?但,就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得不承认,我当年真的没有对儿子尽到心,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我心中一大遗憾。
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对他的学习还是有几分自信的,心想,爹好赖也是大学毕业,儿子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可是,后来慢慢发现他不太能分不清“12”和“21”、“b”和“d”之类的东西。当时也没有太在意,总觉得等他长大点兴许就会好点吧。可是一直到小学毕业,儿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温不火。
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耐心给儿子辅导过功课。一道用绳子测量井深的题,绳子对折余几米,三折又少几米,问井深和绳长各几米,怎么讲他也不明白,最后气得我把课本狠狠地扔了。现在看来,这道二元一次方程,对小学生也许是难了点,但我发现在我讲解时,儿子完全不能集中精力,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厂里的小学校门前,总是围满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甚至课间还有抱着水壶送水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我几乎没有接送过儿子上下学,总想着家里到学校也没几步路,接什么接啊?有一次放学时正赶上下雨,儿子回到家衣服已经湿透了,却只淡淡地说了声,全班同学除了他,都有家长给送雨伞。
到了初中以后,儿子痴迷于电脑游戏,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我记得我只是跟他说,你现在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了人生。说完也没有采取什么实际的措施,而是听之任之。相比于有的家长,为了子女的学习,家里不买电脑不装网络,甚至连电视都不看,也许我真的有点太不负责任了。有人善意地跟我说,孩子的学习你得抓!我却振振有词地说,有人当大官,有人当科学家,可是也得有人种地、开车床吧。我一直固执己见,认为教育好子女如何做人,引导他们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是家长的责任,而书本知识的学习,那是学校的事情。
星期天,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八岁的儿子,来家里做沙发罩子。她儿子刚上一年级,长得虎头虎脑,又乖巧听话,很讨人喜欢。我和小家伙一边吃面皮一边攀谈,问了上几年级、学习怎么样后,又问上什么二课,哪知小家伙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他没有上任何二课。这在厂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厂里的家长哪个不给孩子报几个二课班,甚至有性子急的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二课,我就有个同事给他一年级的孩子报了英语二课。
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有很多意识超前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音乐、美术、舞蹈,甚至还有演讲与口才。我曾问过一个同事,让孩子学电子琴图什么,将来成名成家?还是以此谋生?他闪闪烁烁地说都不是吧,只是希望将来孩子参加工作后,万一单位举办个文艺晚会,孩子也好有一门能拿得出手的才艺。
我一直认为儿子和我一样,天生就缺乏艺术细胞,上那样的兴趣班,根本没有什么用,好在儿子的兴趣一直在电脑游戏上,整个小学期间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上什么兴趣班,我也乐得省几两银子。大约是新世纪之初,儿子上了初中后,不知怎么就突然想学萨克斯和架子鼓。那时一支普普通通的萨克斯也要两三千块,架子鼓的价格估计对我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了。我也不记得当时自己是怎么搪塞儿子的,反正后来他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厂里高中撤销后,子弟们只能到县城就读,大部分家长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往返于厂里和县城,照顾孩子的生活。儿子上高中后,我却力主他去住校。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儿子大了,总有离开父母的那一天,不如让他早点适应集体生活,对他将来有好处。其实,我还是有一点点私心的,就是觉得每天奔波于厂里和城里之间太辛苦、太麻烦。
儿子在学校住了一年半后,我终于还是不能免俗,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租了一间民房。虽然是二层小楼,但条件比较差,三个人挤在二楼一间小屋,做饭却在地下室,没有上下水,每天要接新水倒脏水,一二十个人共用一间旱厕。说实在的,在如此的条件下,随后一年多的日子里,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好像我也没能给儿子太多的帮助。
儿子文化课不太好,但身体素质尚可,就报了体育测试,想走体育这条路。那天去省城参加测试,晚上九点多打回电话,说身份证忘带了。我们夫妻俩二话没说,连夜打的把身份证送到六十公里外的省城。想来想去,这大概是那些年,我为儿子做的尚能称上欣慰的唯一件事了吧。
儿子的高考大概就在他们学校进行的吧,反正我没有去送也没有去接,更没有守在大门外翘首以待,所以至今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高考完报志愿,我跟儿子说,一本二本你随便报吧。那本报考指南我压根就没去看。后来儿子被录取到三亚的一所学校,那可是天遥地远的天涯海角啊!究竟去不去上这个学,我们一家三口人商量到凌晨三四点,最后儿子说去吧,就是再补一年,恐怕也不过如此。
人们都说,平平淡淡最好!但又有几个人甘愿平庸?特别是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又有几个愿意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但这世上的芸芸众生,绝大部分不都是平凡的人吗?高贵人有高贵人的活法,平常人也有平常人的乐趣。我绝不是宿命论者,但有时候也不能不认命。
我只祈愿儿子永远都是身心快乐的平常人!
2017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