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时光不弃,活过近三十年,到了这个混账的年龄,不方便说的话,那就都写下来吧~
其实我本人对年龄是不大计较的,可是时间凛冽啊朋友们,它就像一把刀,偶尔给你削个苹果,偶尔又剜下你一块肉。又哭又笑间,我们把每个当下熬成了过去,却又不得不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拥抱着同样的每一分每一秒。叔本华说,幸福最大的敌人,是无聊;那么无聊最好的朋友,难道是穷吗?
可我是个努力向上生长的女青年呀,于是在无数个喝了茶就一定会失眠的夜里,我开始地在简书上写些无聊的字。刚开始就胡言乱语地写些生活琐事,没有逻辑也毫无章法,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去刷片看电影,试着从别人的叙事里捕捉些许力量。
在某个无需刻意早起的周末早晨,我三刷了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朋友问我,你看了这么多遍,到底看懂了没?我回答她说,或许吧,因为我每一次看都能有不同彼时的理解和新的人生感悟。我认为的好电影大概就是,让人看完之后长久不能忘怀,会真切的对你的人生造成一点点改变的电影。
相比电影,看书则显得更自由也更方便,因为可以无声阅读,可以碎片阅读,不管是睡前、等人还是坐车途中,你总能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看些轻松有趣、易消化的书,碰到不错的句子就把它摘抄下来放到手机备忘录里。
读书并不会给你带来具体可感的变化,我更愿意将它与一日三餐这种规范动作等同起来,就像进食,它不会让你一口吃成胖子,但是因为每一天都能摄入人体所需的养分,经过天长日久的储藏、发酵,培育出一个个茁壮的身体和有趣的灵魂。
因为干着文字工作的缘故,我总能偷出点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这大概也是我迟迟还没有辞职的原因。
11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我回母校参加了60周年校庆活动,回来后很多人跑来问我感受如何?我私心在想,其实无所谓好还是不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有一个地方,它完整地记录了你的大学时光,不管美好与否、快乐与否,它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真实存在过的青春。
而你只有回到那里,才能原封不动地将这段记忆拾起。
周周是我的大学舍友,口口声声说爱着福建,却在毕业几年后因为缺乏归属感,最终回了自己的山东老家。在熬过长达半年的试用期后,被成功打磨成一名合格的晚报记者,用她的话说就是:新闻理想终于得以实现!有一天的晚上十点多,我洗完澡瘫在床上,一边敷着面膜一边随手翻着《我们仨》,手机收到她发来的语音通话请求。
不同以往的是,她的声音既没有民生记者应该具备的打鸡血状态,也没有典型山东女人的性情豪气,她像一只被扎了气的皮球,拖着长长的音跟我说,她刚加完班回到家里,社里又给她新增了订报和广告两个业务指标,除了每天跑新闻出稿,还要被这两个看似不合理却又无力改变的硬指标驱使着、牵绊着,真的好累!
真的好累。这几个字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过,也曾从他处得到过些许慰藉,可偏偏到了这时候我又变得笨嘴拙舌,不知道该如何宽慰,只得告诉她临时想到的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怀揣满腔理想和热情却又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尴尬的处境,存在的时间并不会太长,可你必须去为之战斗,如果运气好,你会在这二者当中找到一个平衡感,从而美滋滋的继续工作下去。
可实际上,人生完美的事情并不多,而发生在你我身上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了。上学课本里有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听了这个道理好多年,有时候我们却依旧很贪心。
工作如此,感情亦是。我有时在想,为什么年轻的我们总是对青春有着超纲的期待?碰到一个不错的人,觉得这辈子就是他了,可青春只是拿来胡吃海爱的,它从来都负不了谁的责任。
于是我们开始抱怨所遇非良人,可感情不就是,有人弃如敝履,有人视若珍宝;有人避之不及,有人趋之若鹜。成年人从来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教你们如何成长,如何修炼,因为越过高山,等待我们的不过是乏味的风景和一身的尘埃。只是想要告诉年轻朋友们,人生到了什么时候都不必绝望,总有人过得不如你。
这个秋冬季,愿你能照顾好自己
然后,变更好
祝你也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