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这件事,从我们开始学拼音认字,就开始了,感觉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情了。但是,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呢。
记得看《悲惨世界》的时候,有一千多页。刚看了一百多页,就犯愁了,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想一口气看完,却怎么也看不完,好煎熬。白天看着书,晚上梦着故事里的情节,于是,边猜后面的内容,边憋着一口气看,终于耗时近一个月看完了,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呢,好累好开心。
有次,我说,看《老人与海》,花了两个小时。小伙伴问,你怎么看那么快。我说,只有一百多页啊,一小时五十多页,也差不多的。但是,看完后,故事脉络不是很清晰,知道写的是什么事情,也知道他简约的风格。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是没有领会。像这样的书,我觉得,可能,看上两三遍,才算是真的看完了吧。
写文的人,大多都比较喜欢看书,因为输出的前提是大量的输入,只出不进的话,迟早有一天,会文思枯竭,没东西可写的。我们就是在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中,吸取养分,来支撑自己的不断输出的。可以说,看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关于看书,也有好多好多的奥妙,不妨解读一下。
有的书,我们可以一口气看完。但有的书,放那,放得都堆上灰尘了,还没看完。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那不是你感兴趣的书。
比如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就特别慢,翻上几页,看一下大标题,就束之高阁了,看不进去。但是,看小说类的,就很容易投入进去,因为有故事啊,边看边猜,就很容易身临其境了。当你看的书,是你所关注的,是你愿意为之投入精力的,你就会专注了,专注就会产生效率,就不用担心,是否看得完的问题了。
另外,可能看书产生的愉悦感没有你在别的事情上产生的愉悦感强烈,导致你有种挫败感。
有的书,看完,让你感觉很开心,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情,也很放松。如果看完一本书,有这样的感觉,说明这本书很合你的胃口,可以多看一些这类型的。然后,试着,去看不同类型的书,带着同样的心情,你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
把看书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任务。
以前看书的时候,我喜欢给自己规定,今天必须读五十页。然后,急匆匆地看,看完规定的五十页之后,却并什么收获,有时,甚至,看完就忘了,还得从头看。后来,我不给自己规定页数了,只规定自己,每天都要看到一点新的故事情节,或者,每天看的书,都有一点收获,哪怕只看一页,能想出一个什么问题来思考,就不用看太多。这样一来,一天五十页,甚至一百页,都不在话下了,越看越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和思考去读一本书,走进作者创造的那个绝妙世界,就会乐在其中。
怎样开启自己的阅读模式呢?
一般,拿到一本书,我是先看最后的两页,再看目录,接着看序言,最后,看内容。心里清楚大概是什么内容,有个大致的框架,一页一页看下去。偶尔想到什么问题,就停下来,把这个弄明白了,再继续。这样,一本书,就好像被拆成了几部分,它们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关联的。你看完一部分,就迫不及待想看后面的部分,就很容易看完了。
很多人,看完一本书,就忘记了,甚至,连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都不记得了。怎么办呢?
建议看一本书的时候,就想着要写书评,这样,带着目的去读,就会读得认真一点,而不是一扫而过。写书评,是读书最好的方式。随时准备一支笔,如果是自己买的书,可以把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看完整本书之后,再看那些精彩的句子。如果是借来的书,可以把句子摘抄下来,日积月累,你的文字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的。
看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你在上下班路上,等地铁等公交等人的时候,都可以看上几页的。减少每天刷朋友圈和聊天的时间,把它用来看书。或者,每天晚睡十五分钟 ,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时间呢。可以把随身带的包里塞一本书,这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完你的阅读。或者,把书放在家里不同的地方,只要是目光所到之处,比如客厅、洗手间。这样,你就有一种被书包围的感觉,很容易静下心来看书的。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我是看别人的书评,觉得挺不错的,就去看了。因为在写文,所以,偏重于文学类的。可以列一个购书清单。把朋友推荐的书或者喜欢的作家的书,列下来。每个人喜欢的领域不同,选择的书籍也不同,尽量选自己愿意为之花时间去琢磨的书就好了。别人推荐的书,可以百度一下,看看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再决定。不然,你买来,可能又要让它落满灰尘了。
再凉的夜,如果有书相伴,就没那么冷了。手捧一杯热茶,摊开一本书,就是一种快乐的,逃避现实的方式,就是最诗意的乌托邦。
看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要试着爱上它,这样,你的世界就越来越大了。即使隐居在荒山野岭,也可以看到一个广袤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