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是善于言辞的人,我不把其称为性格原因。至少我知道在我最好的朋友面前我总是话唠一样的存在。但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性格有些不小的缺陷,情绪化、易焦躁、常抱怨,悲观情绪有点严重。我本以为是自己“根不正,苗不红”才养成了现在这样的别扭性格,但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想我大概开始明白是什么问题影响了我。因此,也提笔算是给大家一个警示。
首先得明确一点,人的性格除了基因决定的一部分外,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拿我个人而言,我的父母几乎在我记事开始就没有停歇过争吵,总是为一点小事争吵后,接下来就开始“冷战”的日子。你们能想象出来这段时间有多长吗?几乎每次争吵后三个月同在一个屋檐下,也和陌生人一样,各吃各的饭,各洗各的衣,尽量避免一切交流,然后私下里还会有相互的咒骂。即使后来缓和后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继续这样的循环。
只记得那时还小,总在中间想起到“爱心大使”的作用,最后却换来两头不讨好,两头挨骂。甚至在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别的同学家里也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一直也以为这就是所有夫妻结婚后的生活(以至于至今为止我仍然有很强烈的家庭恐惧症)。直到上小学时,有一天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趴在桌上哭,去安慰她后,我才知原来是她爸妈吵架后提出了离婚,我心里也焦急的没有办法,想着按我家的情况,估计这几个月她都会愁眉苦脸了。但没想到就过了两天后,她就拿着游乐园的预售券跟我说她爸妈和好了,为了补偿周六她要带她去游乐园玩。一方面为她高兴,但此时这样的一句话不亚于对我长时间世界观的颠覆:原来不是每个家庭争吵后都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不说话的,原来其实偶尔的争吵不过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的(和好了就没事了),原来有的父母争吵后还是会有对孩子的愧疚感的(我却没有),原来我所经历的不过只有我一个人罢了。
那时候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性格也受到了影响。而且父母之间的争吵也在愈演愈烈,离婚什么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提到嘴边。随着渐渐的长大,我开始受不了这样的环境,终于在一次争吵后,一个多月没讲话的某一天,我小心的问了爸爸一句:“爸,你们这样天天不讲话为什么不离婚?”我本以为他会有所思考,然后即使沉默也好,至少让他们明白这样一直的“冷暴力”对我而言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他接下来的举动成为我心中到现在都挥之不去的阴影。他转过身,给了我一巴掌,然后就这样恨恨的盯着我:“你以为呢?老子他妈的不是为了你,还会跟她过下去?那种疯子根本没道理可讲。”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当时怎么对他说的,从没想过唯唯诺诺的自己也会说出这样的话:“哦,是么?那谢谢你啦。但你们这样我会更难受,这不是我该承受的。不要拿我做借口。”说完转身就走出家门。我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勇气说出了这些话,但我明白那一刹那心里的某些东西真的崩塌了。
日子还是这样的过下去,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怯懦也好,真的为我着想也好,反正还是这样磕磕碰碰的走了下去。但我明白,对我而言,那些烙印永远都在心里了,渐渐地,我开始变得孤僻,几乎不和男生打交道,情绪化,以十分敏感的心对待世界,总觉得没有人纯粹对你,与朋友争吵时我也开始选择冷暴力,我想的越来越多,人也越活越累。我不否定其实也许自身性格中悲观情绪就占很大一部分,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家庭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
我明白家庭中少不了磕绊,但我希望的是大家争吵后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我爸妈的性格都是那种十头驴拉不回来的倔强不服输,但我明白其实争吵真的只是嘴上一瞬间的快感,如果可以心平气和的解决,或者一方先给对方一个台阶,其实很多事是很好解决的。最怕的是“冷暴力”,因为这样的暴力其实并不是已经将对方放到“无所谓”的这样一个地位,相反,都是在等待对方能先认输,但一次两次长此以往下去,不是每个人都能耗得起等待的时间。这种对心理的折磨,或是对家庭中其他人的影响都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作为一个经历者,我不得不说,所有的“冷暴力者”大体上都是能力欠缺者,他们没有能力通过正常交往解决问题,同样的,他们大多也都是有点自私的人。
我将我家里的例子说出来,也是希望更多的人看见,冷暴力真的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家庭之所以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就在于里面的人相互支撑、相互扶持。当然,我也得承认,如果真的走不下去,那么分开的确对大家都好。但如果真的要走到这一步,请将你要承担的责任完全考虑清楚。毕竟都是成年人,没有人有必要为你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