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红楼之前已经是很欢热烈的晴雯了,细读之后,更是对美丽伶俐率性活泼的她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细读红楼之前也已然知道晴雯的结局,可等到晴雯死去时,依然心碎得猝不及防,骤然悲从中来。
及至到晴雯在宝玉梦里来告诉他,我走了你们好好生活吧,在我心里才真正开始红楼的悲剧演绎。晴雯的死,确确实实是很有重量的一个悲伤。在我看来,作者通过四个方面更是把这幕悲剧凸显的淋漓尽致。
第一处,让爱晴雯者,读来最为心碎的一层。即晴雯生存状况的,前后对比的描写,作者将悲伤推到一个极限。
我们知道晴雯的性格是恣意任性傲娇的。从小进入贾府作为一等丫头,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可是在她病重之时,栖身之地却是在一破炕旧席上。身边也没有什么人照顾,想喝一口茶水半日也不得。直到宝玉来探望,看她才喝上一口, 多姑娘一点都不顾忌她的死活。此时借宝玉之口说出此时晴雯的状况之惨。
平时上等的好茶她尚且挑剔嫌弃。此时苦涩全无茶味的茶水,盛在油腻脏破的碗中,她却牛饮一般,一饮而尽。每每读至此,怎不让人心疼心碎。
第二处是袭人的态度。
袭人在王夫人面前诬告晴雯,这是晴雯致死的直接原因之一,且袭人晴雯一同进入贾府,长大成人,一同侍奉宝玉,朝夕相处,本应情同姐妹。但是却是她在背后给了晴雯致命的这一刀。
我们知道袭人一惯给自己塑造的是一位知冷暖、会体恤的温柔知性大姐姐的形象。然而就是这位表面和煦的温柔姐姐,却在背后下了最狠的毒手。
袭人对晴雯的这一刀源于深深的嫉妒与愤懑,因为她的地位一度被晴雯所取代。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晴雯是在内室睡觉,方便夜间侍奉宝玉起居,袭人则在外室。当晴雯被撵走后,袭人代替晴雯的位置,才重新移居内室。
要知道,之前可是袭人一直这么样地亲近着宝玉,她回娘家住了几天,晴雯就鸩占鹊巢,袭人她心底怎么能不恨得牙根痒痒啊,怎能不害怕宝玉移情别恋忘记她。
我猜测,晴雯走后,那晚,她那时是深感喜悦的——终于撵走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晴雯。
又当宝玉将晴雯比作海棠花时,她说要像也是我比较像海棠花,晴雯不能灭了她的次序。可见,她对晴雯越过她的次序照顾宝玉,她早已怀恨在心啊。
第三处,是并无什么亲人的晴雯病重被撵走、病死后,贾母虽然惋惜了一番后,依然可以云淡风轻地继续嬉笑高谈,大四谈笑着贾宝玉的个性。仿佛,她们刚才只是在讨论一个不相干的人,死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不是一个从十岁开始就进入贾府的,人们认为深得她喜爱的丫头。当然,生活大抵如此,只是我们大都不太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而已。总需要人给出那么一点温情。
这份悲情,作者冷静的描述中呈现出来的,冷静的文笔,以乐写哀,反衬出最深的悲伤,这当是作者的一种默默的控诉。也点出了贾母一生的污点。
第四处,曹公用行为极其放荡的晴雯表嫂——多姑娘的行动与言语,来证明了晴雯与宝玉的清白。既是有力的证明晴雯的冤和惨,又是对害死晴雯的诸多因素的无情讽刺。尤其指向王夫人与袭人,真正与宝玉有过男欢女爱的人,没有遭到驱赶,自己纯洁一身,却被诬以恶名。
眼见,美好的一切,就这么生生被揉碎,怎不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