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到每到午后我的精力情况就直线下降,制定的计划常常完不成。总是想着去喝杯咖啡啊,吃点东西呀,或者玩会儿手机才能着手去做手头的任务。表面上看着似乎是拖延症的表现,但后来我发现这是大脑的一种机制导致的。
我们会这么容易选择即刻的满足感,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大脑的奖励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能对未来的奖励作出回应。——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能够带来强即时反馈的刺激,比如喝咖啡能让你瞬间感到大脑兴奋,吃东西能让你马上感到一种满足感,包括我们经常刷微信、刷网页刷到停不下来,都是因为上面不断更新的消息能给你带来新的刺激。这些刺激能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愉悦,甚至让我们上瘾。
与此同时,我们失去的是自己的专注力和对未来远景规划的执行力。我们不愿意再让自己耐心等待,不满足于一点点积累才能获得的成就,不相信循序渐进,反而追求急功近利。
但是这些愉悦的感觉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怎样才能从大脑对我们的控制中解脱出来,真正关注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把自己从对即时满足的追逐转换到对未来的笃定上来。
写小说基本上是一项非常“慢节奏”的活计,几乎找不出潇洒的要素。独自一人困守屋内,“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一个劲地寻词觅句,枯坐案前绞尽脑汁,花上一整天时间,总算让某句话的文意更加贴切了,然而既不会有谁报以掌声,也不会有谁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夸赞一声“干得好”,只能自己一个人心满意足地“嗯嗯”颔首罢了。成书之日,这世上可能都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贴切的句子。写小说无疑就是这样一种活计,无比耗时费工,无比琐碎郁闷。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其实在日常生活里,击败我们可能都不是失败,而是普通,是没有兴奋点。村上春树出一本新书你觉得很精彩,可是你看不见他积累了多少个普普通通的码字的日子。明星唱一首歌你觉得很闪耀,可是你看不见他积累了多少个普普通通练习的日子。别人升职加薪你觉得很羡慕,可是你看不见他积累了多少个普普通通干活的日子。
作家连岳在微博说道,“恕我直言,我觉得很多人的工作观已经被带坏了,觉得工作就应该是轻松、好玩、有趣、钱多,这样怎么可能有工作?工作从来都是累、疲惫、重复、收入匹配能力就是公道。知道真实的工作,你就不会排斥,否则,观念与现实的割裂与冲突,工作一天你就痛苦。”
我觉得讲得有道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其实是被大量信息包围、惯坏了,大道理一讲一堆,却没有真正吃苦耐劳的基本品质。只看得到别人的光鲜,把成功归于环境和天赋,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艰辛付出甚至挣扎煎熬。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期望值甚高,却不肯真正思考自己的人生要务,真正下苦功把事情做好。
直接结果经常是诱惑,导致我们失去真正想要的东西,直接结果有时也是障碍。这就好像自然正在对我们进行分类:自然扔给我们各种暗藏玄机、结果有好有坏的选择,而那些决策时只考虑直接结果的人会受到惩罚。
而有的人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顶住诱惑,克服可能妨碍自己实现目标的痛苦,这样的人拥有成功人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瑞·达利欧《原则》
迷恋或追求强即时反馈带来的害处之一就是短视,只看得到眼下的结果,而看不到或不相信长远的结果,只看得到直接结果,而看不到后续与再后续的结果。
如果一个后续结果当下还看不见摸不着,只是存在于逻辑推演中,很多人就选择不相信,选择放弃。比如减肥,管住嘴迈开腿是必经的过程,但很多人坚持了一周觉得效果不好就说方法没用就放弃了,宁愿与肥胖和不健康为伴。比如工作,明明制定了长期、短期目标,努力了没几天,一旦看不到成效马上偃旗息鼓。
这个公式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持续的时间必须够长,要做好长年累月、长期奋斗的准备,要知道1.01的20次方等于1.34。一个是要成指数式增长,1.01重复再多次也还是1.01。如果每一天都只是前一天都简单复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的能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增长。更糟糕对是,很可能在一日复一日的磨损中,消耗的是你的初心和意志,结果出现能力的倒退。
1.01*365=1.01
1.01^20=1.34
怎么办?以下是我针对自己的情况设计的组合拳:
第一,针对痛点,结合长期目标,拆分出每日行动,每天雷打不动执行,把当下地平庸和枯燥作为必经的过程,接受它;
第二,持续行动,从100开始入门,做好三年五年才能迎来根本改变的准备,听上去长,但如果你的人生三五年或者十年就能上一个台阶,实现指数级的增长,你觉得棒吗、精彩吗?或者不是具体的100天,关键是要给自己一个合理预期,给自己一个入门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不求回报,不关注即时反馈,只问自己做没做到;
第三,把马拉松拆分成短跑,每次冲刺不能刚刚好,不能停留在舒适区,而要实现新的突破,要动用脑力极限,实现从1到1.01。
如果你能够要求自己每一次比上一次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只要持续时间足够长,你终会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