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多个朋友的关注,帮我换了这本免费的书。因此,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带着使命感去读的,三天时间,我想要很快把自己所感受的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但是,当我看了本书的简介时,我犹豫了。记得好多年以前,我还在上海工作,那时我已经结婚好几年了,正为了要孩子发愁,有一天,我收到一本没有寄件方的快递,是一本书,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我是一个非常爱书的人,拿到免费的书我更是很惊喜,我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我是很多书友会的会员,有赠书也不奇怪。只是在那个时候,也就是在我求而不得的绝望的当口,我看到这样一本书,我内心是崩溃的!但我还是把书读完了,一来我要尊重作者;二来我要尊重逝者。只是,看完之后,我更加绝望,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我很对不起于娟老师,我是带着负重的心情读了她的书,并且认为这本书没有给我的灵魂带来任何的帮助。
时隔多年,我又免费得到了保罗先生的书,殊途同归,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对他们来说,一辈子都是在奋斗,等待他们的是庭前繁花,是锦衣玉食,也是名声大噪。可就是在将成而未成之时,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是的,就在我纠结要不要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偷偷看了翻译者写的序。她有一个观点吸引我了:世间多少人蝇营狗苟,甚至心怀鬼胎,却一生平安,健康自得;而这位医生,优秀高尚,绝症之下还不忘救死扶伤,却被恶疾缠身,生死难料。这世界的公平何在?
是的,我也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我把整篇序看完,我感受到翻译者对这本书给她带来的力量,我也看到了她的答案。她引用了一首诗,也就是她的答案: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于是我花了三个半天把保罗的书读完了,我想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并没有消除我的恐惧。因为我能感受到保罗和于娟内心深处有着同样的不甘,死亡这件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的可怕,但是年轻,有才华,有善良之心,有使命感的人,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得了绝症,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释怀的痛,不管是对于当事者,当事者的家人还是一个仅仅是从书中认识他的读者。
保罗的内心深处确实有一股力量是我认为常人无法企及的,就如他的妻子露西说的:我们夫妻二人明白了,直面绝症的方法之一,就是深爱――袒露自己的脆弱,满怀善良、慷慨与感恩。就如一首赞美诗中所说:我将与你分享你的喜悦与悲伤,直到这一路携手共度。
保罗是很不幸的,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他的书,从他的孩提时代写起。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爸爸妈妈给他一个良好的人格,他遇到了自己的爱妻,并深深彼此爱着对方。在病入膏肓时仍然不忘记要拼搏到住院医生结束,并努力寻找一份可靠的工作以至于他死后,母女俩也可以生活有保障。现实是残忍的,保罗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并没有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尽管他已经用尽最后的力气去完成。尽管他走的很有尊严(选择自己放弃生命),尽管他有这么多家人爱着他,陪伴他,尽管在他查出肺癌四期后仍然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看到了他女儿的出生,我还是为之惋惜,心痛!
那些在他书中选择碌碌无为安逸体面的生活的同学们,他们过的还很不错不是吗?那么,这个答案还有意义吗?
今天一个姐姐跟我说了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我醍醐灌顶,是的,我为什么非要在意别人过的好不好?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我只要活好我的当下,我只要今天是幸福的,我只要知道我为明天努力了,我还要寻找什么答案呢?
保罗走了,也许很快别人就会忘记他,但是他的家人不会忘记他,他的女儿在将来也会因为知道自己的爸爸曾经这么优秀而骄傲,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延续。别人万家灯火,无关我独灯思旧人,你总会在爱你的人心里扎根,给他们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