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这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
说是一个老话题,是因为自从文字诞生和有文学创作活动以来,阅读就是人类不曾间断的一项活动,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季羡林先生曾言:“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说是一个新课题,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陷入到了声光电的重重包围圈中,碎片化阅读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完整而系统的阅读一本纸质书籍是否有必要,在很多人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讨论为什么读书,在解构主义者看来,有点唐吉坷德的味道。
然而,或许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成为解构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活动都应该被解构。读书就是这样一种不应该被解构的活动。
读书何为?就其荦荦大端,以下三者似乎必不可少。
一为启蒙增智。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把做学问等很实际的功利性目的排除在外,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营养、释疑解惑、丰富完善自我的过程。把知识和认知进行组合,知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你知道的知识、你不知道的知识、你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验证你知道的知识、不断累进你不知道的知识、不断唤醒你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的喜悦、不断启迪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的蒙昧的过程。启蒙增智并非仅仅针对孩童。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际遇,会遇到不同的困惑,都需要不断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贯穿人之一生的事。启迪蒙昧,改进心智,也应当是一辈子坚持做的事。梁文道说得好,“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二为正德明志。人无德不立,人无志不立。正德明志是对人的道德取向和人生志向的要求。正德,要求做人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自重自省,能够昂首挺胸行走于天地之间。明志,要求做事志向笃定、自尊自强、坚毅前行,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一番作为,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聪明才智。那么,应如何正德,又如何明志?读书,是一条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前人的“立言”,来实现“立德”和“立功”的目的。曾国藩说得好:“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同样,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读好书的人,志向不会差到哪去;一个志向笃定的人,事业不会差到哪去。三国时的吕蒙从不读书到好读书,从一介武夫成长为一代名将,实现了个人价值的迅速提升,成为千古美谈。贾平凹先生说得好:“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三为陶情怡性。有人可能会说,把读书跟启蒙增智、正德明志等价值取向挂钩,是否太功利、太俗气了。那么,且看读书的第三重价值:陶情怡性。林语堂曾说过,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还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这是大师的境界,一般人不一定体会得到。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确实都是这样做的——只是你不知道自己在这样做而已。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乡隐居,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千古名句,这与事功可全无瓜葛,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可以想象也必定是在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读书可以陶情怡性、修身养性的精当总结。周国平先生说过,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这样看待读书,其实还是一种功利的眼光,是从为何要读书这个角度来切入的。其实,换个角度,可能更容易接受,即读书能够帮你成就什么。就算你不抱有任何功利的想法去读书,好书也会在无形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使你变得更充实、更丰满、更宁静、更平和,使你的生命更精彩。
最后,以乔治·马丁的话来作结:“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阅读重在内省,写作需要围观。敬请关注公众号“听雨轩随笔”并转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