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平时的思维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形成一种定势,这种定势与前一篇所说的经验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把两个方法放在一起说。这种思维定势不仅限于自己做过这件事形成了经验,它还会受其他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的一种思维方法。可以说它是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惯性,即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习惯于沿着固有的思维思考,而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变通,这就叫做思维定势。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现在举一个例子:
哥哥想要考一下弟弟,便对弟弟说,“有个哑巴到商店去买钉子,他也不识字,指着货架上的钉子“啊啊”着要买。但是,店主拿了几次都没有拿对。聪明的哑巴于是把两根手指放在柜台上,另一只手做了个捶击动作。店主于是给他拿了把锤子,哑巴摇了摇头,并指了指柜台上的两根手指头。店主才恍然大悟,给他拿来了钉子,哑巴于是才买了钉子走了。接下来,又进来了一个瞎子,他同样不识字,你猜他应该怎样让店主知道他要买什么呢?”弟弟琢磨了一下便说道:“他可以这样比划,店主就知道了!”说着,他用两根手指头比划出了剪刀的形状。“笨蛋,瞎子可以直接告诉店主他要买剪刀啊!哥哥一听,便哈哈大笑着说道:弟弟一听,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摸了模头。
在这个故事中,弟弟之所以会上当,是因为哥哥在前面绘声绘色地讲的哑巴买锤子的情景,经悄悄地给弟弟设下了一个思维陷阱,使得弟弟潜意识里惯性地认为,只要是残疾人都会通过打手势来告诉店主自己所需。实际上,这便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定势。我们不自觉的会被一些别人准备的干扰因素所影响,形成思维定式。
因此,在我们遇到问题想要解决是不单单要跳出我们上一篇所说的经验定势,还要跳出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让你形成的思维定式。我们不妨试着多观察观察条件是否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原因之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改变的,环境也是不同的,因此所得到的结论也就是自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