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全文约 3500 字 建议阅读 5 分钟
写在前面
上周,我从「自我管理」、「职场妈妈」、「完美主义心态」、「调整认知期待」四个主题挑选了与之对应的四个代表问题进行回答,收到不少伙伴的留言反馈。
本周我们继续看看在「职场人际关系」、「生涯决策」、「职业倦怠」、「内心焦虑」四个主题,看看会有一些怎样的问题呢?
来,走起来说着!
01 你真的是人际关系不良吗?
问:
“我是一个部门的小主管,下边还有两个员工。其中一个和我在工作中关系紧张,不听安排。最近她要被调走,只是现在先去另一个部门实习还没有确定下来。我问领导什么时候调新人,他说大领导想再等等。现在我们部门就剩下两个人工作量也不少,另一个员工觉得有意见,希望我再去和领导申请新人。我的想法是之前我和要调走的员工关系紧张,领导也都知道的事,现在她还没有确定调走,我这么着急要新人,会不会让领导觉得我容不下她,特别希望她离开,所以很纠结不敢去和领导提调新人。我该怎么办?”
答:
| 你其实还有其他选择
听您说到自己目前在公司担任主管职位,和手下的一个员工处理的关系不是很好的现状,我们先不分析和追问这其中「不好」是哪方所致,是因为什么具体事件。我们换个角度看看,你面对和下属关系问题上,你除了希望让对方赶紧走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
你是否想过要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呢?要知道,职场如江湖。今天您是TA的领导,明天没准对方飞速发展,成为了您的领导,或者再往后想得长远一些,你们某天在一个论坛,一个公司中遇见,您是否希望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
一段不好上下级同事关系,对您未来在行业和组织中的口碑和名誉度是否有影响?换位思考,如果您是大领导,他会如何看待您管理下属带团队的能力呢?
因此,我们常说“事好做,人难处”,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相处的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虽然它并没有显性化的呈现在我们的绩效考核指标中,但是绝对会成为一个职场人晋升和发展的重要隐形考核点,试想如何未来再遇到和您关系不好的下属,您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所以,人际关系这门课,您还是要重视起来才是。
| 你真的是人际关系不良吗?
1、那些让你赶紧不舒服的人到处都有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今天让你讨厌的是由,将来工作中也会遇到同类的人。
此刻让你讨厌的客户,下一刻可能还会出现。
这家公司里,领导对你颐指气使,换一家公司情况可能更严重。
2、你其实清楚的知道怎么做才能搞好关系,怎么做会让关系变差
你的亲身经历让你知道,说哪些话可以搞定哪些人。
通过观察周围的人,你会明白,哪些人吃哪一套。
电视、网络、图书也会给你提供信息,让你知道怎么做才能把事情搞定。
3、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没去做?
明知故犯,只是因为你认为它并不重要。
在委曲求全和坚持自我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在投其所好和嗤之以鼻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在宁为玉碎和不为瓦全之间,你选择了后者;
原因只有一个,那个人对你不重要。
4、假如,同样话同样的事儿,换了个结果会是怎么样?
如果对方是你暗恋的对象,如果对方是你的父母,如果对方可以让你前途无量,如果对方是你重要的一个客户呢?
因此,所有的委屈求全皆因对方很重要,反之,你懂得。
综上,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难点在于:双方各怀“恶意”揣测,把对方列为“假想敌”,从一件小事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壁垒。
解决方法是:评估关系的实质利益点,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主动沟通,在大家的一致点上建立共识,存疑点上搁置,不同点上我行我素,快速通过。如果足够开放,你就足够强大。
祝您好运!
_____
02 考研还是就业?
问:
“二本学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大三了不知道未来的职业规划,迫在眉睫的是选择考研准备还是坐等开学。如果考研本专业就意味着要继续学两年设计,本科学习过程中常遇到作业压榨休息时间,经常没有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艰难,设计作品不尽人意。家人不理解这个专业,他们觉得当老师好。我是应该听父母的转行当乡村教师,还是继续考研?
答:
决策类问题也是我在过往的生涯咨询中遇到最多的案例类型。一方面,无论是我们我们的个人发展,决策都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很多关系到人生走向的重大决策,其影响因素往往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决策困扰的人,往往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想法太多。面对决策困扰的人,也往往不是自己没有选择,而是对自己的选择不太确定,或者不愿意确定。
作为咨询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澄清“阻碍”决策的原因,坚定内心真实的选择,并且引导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进而付诸行动。
| 跨越选项看目标
不管你当前有多少种选择,最核心的是你要知道你未来要去往哪里?也就是你毕业之后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更宏观一点说就是「你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了价值观。当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在面对选择时,内心会清晰明朗很多。
另外,只有正确合理看待决策本身,接纳决策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才能面对决策时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 决策信念
1、你是怎么看待决策的?
决策是多项选择之间的权衡利弊,并实现最大价值的过程。同时,决策也是一个过程,期间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会重复出现。
决策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面对决策,人们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而逃避只能让不良情绪持续存在和加重。做出选择并行动,压力和焦虑才会消失。
2、决策意味着取舍,是这样吗?
每个选项都有利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必须依照长远目标来看,作出重要度的排序,进而进行取舍。有舍才有得,这就是现实。
3、没有完美的决策,你能理解吗?
正因为找不到完美的选项,人们才会在决策时举棋不定。因此,我们要接纳自身的局限性,放下完美情结。
4、决策是一种冒险,你愿意去冒险吗?
未来是变化多端的,有很多我们无法规避的风险,只能带着不断尝试的心态接纳风险。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现实,要抱有“认命但不甘于命运”的勇气。
综上,那些坚定选择考研的人,就一定能考上吗?不见得。他们只是做好了面对一切结果的准备,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全部努力。
那些坚定选择就业的人就不怕失败吗?当然怕。只是他们愿意去面对风险,同时接纳各种不确定性,把失败看成成功的一部分。
祝你好运!
_____
03 职业倦怠,你遭遇了吗?
问:
“我本科是计算机相关的,平时在电脑前一坐就半天,有时候还要熬夜做项目,觉得特别疲惫。我不想以后的生活就这样了,想换工作但没有具体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
| 职业倦怠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特别容易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现象,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同。
当前职场人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职场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职业倦怠的问题多表现在:
1、出现在职场上升瓶颈期;
2、对工作产生倦怠,每天混日子;
3、总想跳槽和调整,但一直没有有效行动
| 三叶草模型,评估现状
一份理想工作必备的三要素分别是:「兴趣」、「能力」和「职业回报」。只有这三个要素都满足,职业才能长久、稳定、高效得向前发展,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缺失都会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下面,我们通过「三叶草模型」,来评估一下当前你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通过上面的模型,我们能看到模块缺失和经常表现的情绪有:
价值VS兴趣:焦虑感(能力缺失)
价值VS能力:厌倦感(兴趣缺失)
能力VS兴趣:失落感(价值缺失)
因此,根据上述描述,需要您结合自己的现状分析,自身是因为哪个模块的缺失导致的职业疲倦。
当然,每个模块产生的职业疲惫,给出的对策是不同的,需要您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再继续深入沟通。
祝你好运!
————
04 我们内心的焦虑
问:
“快要毕业了,得去找工作面试。心里有些慌,一是没没经历过怕表现不好,二是本来我这个人面对陌生人尤其是有利益关系的就有些紧张。而担心自己的状态会表现不好就更紧张了。这算是认识问题吗?我该怎么调整呢?”
答:
| 我们内心的焦虑
就像您所说,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和话题时都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只有您自己才这样,不用过分担心和焦虑。
同时,也要认识到,焦虑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事实。保持适度的焦虑,有时候未必是件坏事,就像鲶鱼效应一样,一个人自身的焦虑会激发出更强的动力和进取心。但过度焦虑和担心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 应对清单
对付焦虑的方法也很简单,正视它——看清让你担心的事情,让你和它有一个近身肉搏战。
1、可以写下让您所有的担心恐惧,越具体越好;
2、对每项担心,按照影响程度打分,然后把那些可以接受,可以避免,可以预防的项暂且打钩;
3、从剩余的担心中,找出最先可以克服的三项
这样做是要帮助你认清担心焦虑停留在思想中太久,就会认为那永远只能是理想。一旦这些情绪和自己链接,内心的焦虑会先将其拒之门外。
对焦虑,先看清,就解决了一半。接下来,准备死磕。
综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担心、恐惧都是源于内心那个看不见的小鬼,它一直在说话,可总也不见面。我们止步于焦虑,而非能力资源的限制。
干掉它的方法简单易行:具体写出来所有的担心,然后,像小学生考试一样,把会做的题做对,不会的,先放弃。
祝你早日找到理想工作,加油!
————
| 结束语
职场是一个巨大的层级金字塔,每个人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得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博弈厮杀。当然,能力是核心,不仅要满足组织要求的技能,还有全面提升其他综合素质,这其中心智模式是关键。
以上,与您共勉。
-END-
关于作者: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新精英认证生涯规划师&版权课讲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在读),法国里尔商学院MBA,外企HR,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和顾问,简书、知乎、壹心理平台优质创作者,助力个体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简书、壹心理ID:Emily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