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学院有看电影活动,说是看《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上映时我没去看,因为我觉得我不会喜欢看这个题材。看重男轻女的戏,只会让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票价也挺贵的哈。
上映不久的热门电影,可以在学校免费看。我当然是要去的,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刚好看了好几个B站up主对《我的姐姐》的吐槽视频。
我下午兼职结束(就是我鼻子撞伤得那个下午),随便买了几个饼,就去阶梯教室看电影了。
因为出了些差错,电影没有按时播放。教室里人不多,除了我基本上是两两三三一起的,本来我也有伴的,不过被放鸽子了而已。
我边做PPT边留意电影的播放。差不多快七点时,电影开始播放了。我放下手机,看着大屏,教室很黑,观影效果不错。
电影一开头是安然参加父母的葬礼,与自己的弟弟见了第一面。姨妈因家里情况,不能一直照顾弟弟,就把弟弟放到了安然家。姐弟相处并不愉快,弟弟被父母宠大,而安然则不然。安然从小活在父母重男轻女的阴影下,感受到了不少世态炎凉。
但在与弟弟的相处中,她也回忆起了不少童年的温暖回忆。从她保留爸爸生前穿过的皮衣,可以看出她心里还是有父母的,她远没有自己表现的这么无情。
电影有好几个催泪点,大部分在安然和弟弟之间发生。我在这些点都流泪了,我自认为泪点挺高的,但这些正戳中了我心里柔软的地方。
安然和男朋友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亮点。男朋友比较现实,没什么野心,但对安然是真心的。安然不甘平凡,想要去北京,追寻梦想。他们的追求不同,最终分手。印象最深的是安然对男朋友说的这句话:“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当她被欺负的时候,她打的赢要打,她打不赢也要打。”
电影的结局是安然带走了弟弟,他们一起生活。我回忆起吐槽视频中吐槽的点,确实是这样。电影节奏一般,有几处逻辑并不清晰,而且安然最后原谅父母,与弟弟一同生活,也有些勉强。
但《我的姐姐》不失为是一部好电影,电影画面代入感很强,电影的几个催泪点,也确实很催泪,除了安然与弟弟,还有姨妈和舅舅,男朋友和司机等副线,情节丰富。
看完电影,我的心莫名很难过。我在门口等雨停,雨一直未停。我去了操场散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的记忆全都涌上脑海。我仿佛成了安然,我代入了她的痛苦去回顾我自己的不快乐。
小时候,奶奶时时刻刻对我说:“你更大,你要让着你弟弟。”我曾反抗的说:“为什么要让他,明明是他不对,谁来让我呢?”可只换来更大声的责骂。
爸爸打过我三次,其中有两次是因为误以为我要打弟弟。一次是我七、八岁时,我和弟弟一起玩,弟弟不小心摔跤了,爸爸看见就上前打了我一掌。另一次是12岁时我正关柜子门,弟弟在旁边,爸爸突然在我背后打我一掌。我疼得立马大哭,爸爸上前说:“我还以为你要夹你弟弟的手。”爸爸的手劲很大,我的背上立马就会有一个红手印。我每次都会边哭边想,以后再也不跟爸爸说话了。
我也回忆起,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总是脾气暴躁。我第一次觉得水很可怕,是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妈妈给我洗头,洗着洗着就很生气,然后把我的头按进水里,我不能呼吸了。后来我总是不经意回忆起,有时候想那时候应该也算是初步体会了溺水的感觉吧。小时候的事情,我基本都记得,那时候我的喜怒哀乐我都还能去感受。
每一次在深夜回忆起这些不美好的事情,我都会涕泗横流。我来来回回的走在草地上,眼泪一直流,周围没有人,我也不顾自己的形象了。
可不好的回忆也就只有这些,我的美好回忆呢,有很多的。我想起父母永远都会给我送伞。下雨了,我就在学校等,总是会有个身影出现在校门口,喊我名字,带我回家。
妈妈永远是我的支持者,无论我做什么,妈妈都会鼓励我。妈妈永远关心我,在妈妈眼中我是最棒的。妈妈小时候的脾气暴躁,我现在也可以谅解,那时候家里情况不好,妈妈压力很大,听别人说妈妈那时瘦的像得了甲亢。
我一直觉得,爸爸不爱我。在爸爸眼中,我好像是需要处处提防的人。可我后面明白了,爸爸的爱只是说不出口。我上大学,事先说好我自己去,可到了那天,爸爸坚持要送我去。一路上,爸爸有意无意的向我搭话,嘱咐我一些生活上的事。我想起了爸爸送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
小时候觉得爸爸是英雄,下雨了就期待,爸爸来送伞。一次下暴雨,我在屋檐下躲雨,我跟别人说我爸爸来了就不怕暴雨了。一个大妈听见了就说:“你爸爸来了有什么用,这么大的雨靠把伞走路回去没用,有车才有用。”家里没有车,我居然傻傻的认为这是对的。爸爸来了,妹妹开心的上去迎接,我就说:“爸爸来了,还是会淋到雨。”爸爸说:“傻瓜”
我现在想对那位大妈说:“爸爸是我的英雄,这就是最棒的,你的心里已经没有英雄了。”我在雨中自言自语的说着这些,脸上一直流着泪。
我想我释怀了,这些是一直积压在我心里的事。我不敢面对,也不知道怎么面对。
雨停了,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我想象自己站在海边,湿湿的风向我吹来,空气清新,耳畔的风声像是海浪在拍打。
我慢慢地向前走,我相信我的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