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11年前红遍网络“春运母亲”的那张照片?
镜头回到2010年春运,一位叫巴木玉布木的母亲第一次出现在观众眼前,她在南昌火车站前广场背着比自己还高的长形包裹,左手拎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右手抱着孩子,艰难地走着,衣着虽邋遢,但眼睛里充满了回家的坚毅……
她身单只影,带着一个孩子,从南昌回大凉山老家,路上历时72小时,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和担当。静坐深思,那时从南昌回大凉山需72个时辰,既费时又费力,如今只需十几个小时。这意味着我国的铁路提速快,而且公路、铁路已遍及到偏远的农村地区。
10年功夫提速近60个小时,这就是中国铁路超人的速度!厉害了,我之中国!
再次重温“春运母亲”的网红故事,瞬间勾起我弥久的记忆——
曾经,“父”字辈是马车的时代。
腊月二十几开完“三干会”的父亲,从县招待所买好白面馍,带一水壶白开,清晨摸黑坐着“马车”起程往家赶。
县城离我家是90里的山路,山陡,坡大,还有几处拐弯,更糟糕的是路面坑坑洼洼,土块,石头,横卧其上……大鞭一甩,马“哒!哒!哒!”狂奔。车上的人上颠下簸,坐在车上感觉像是在进行跨越障碍物的赛跑!
一路寒风凛冽,饥寒交加。掌灯时分风尘仆仆赶回家的父亲,灰眉土眼,手脚僵硬,久而乃和。
曾经,“我”字辈是班车的时代。
年少在外求学读书。放寒假,和同窗一早赶往汾州汽车站,一张一寸宽“白纸黑字”的车票,将我们送达县城汽车站。
满地行李,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挤到售票处,票告罄。只好向手中招摇高价票的票贩子走去……
挤到车门前,被塞进去,座位已满,走廊上也站着好多人,毫不夸张,车里面积使用率达99%,人挤人,人挨人,满车汗臭味,烟熏味……只要你一不留神,两脚就会被挤压到腾空悬起的“险境”。
一路颠簸挤压,疲倦回家,两腿麻木,行走不得,第二天妨可下地!
曾经,“儿子”辈是火车的时代。
一张通知书,儿子到大北方读书。过年回家,正赶上春运,一趟绿皮火车,座上,座下,走道挤的满是人,满车刺鼻的味道……
火车如蜗牛般的爬着,历时21个小时,才能抵达太原。儿子一进门总是满口埋怨“人多了!车慢了”“火车内环境差劲了!”“搭车不方便了!”
而今,“孙子”辈是高铁的时代。一张高铁票,历时八个小时,跨越四个省,可以从杭州回到老家太原,实现了“千里江陵半日还”的梦想。
而今的春运,高科技气息十足:“滴滴出门”“刷脸进站”、宽敞明亮的动车组列车,“12306”升级订餐,我们可以随时搭车,快捷进站,轻松享受送上“座”的美味。热情而升级的服务温暖了我们过年回家的路!
五十多年从“马拉车”飞越到高铁,这就是中国公路,中国铁路的速度。中国路!中国网!厉害了我之中国!
2021年,疫情肆虐,春运路上多了一份“坚守”,从驻守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武警战士,到奋战在海关检查的工作人员;从社区对返乡人员的登记,到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查……无声的守护,保证了春运的正常行进,保障了返乡人员过年回家路上的安全!
厉害了,我之中国!在世界疫蔓延泛滥之时,我14亿人的洋洋大国,疫情居然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春运,滚滚人潮一拨又一拨。升级服务的温暖,冲淡了回家归途的艰辛;中国铁路的速度,提早了回家的时间;默默无声的坚守,保证了归途中的安全……当我们回家与家人拥抱,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定记得告诉我们的孩子:“厉害了!我之国力!”让我们的后辈继续书写春运路上高科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