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失眠是一件可以解决的问题,即使由于数天的失眠带来了一定持续性的影响。
解决失眠,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手段:
- 坐享,或者冥想。每天留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坐享,可以是早中晚各一次,也可以是在早晨或晚上集中进行。对于压力大的朋友,可以尝试总时间长一些,比如一小时。在坐享的过程中,深呼吸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量,集中注意力,并把那些干扰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扔出大脑。
- 断舍离,通过收拾东西,来观察和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去除那些本来不需要处理的事务。
- 个人管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基于时间的个人管理体系《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图解》或者基于事务的个人管理体系《把时间当作朋友》。通过合适的管理体系,来减少事务占用的时间。
总结一下:通过坐享来减少压力,察觉问题;通过断舍离来减少事务的数量;通过个人管理来减少单个事务占用的时间。降低压力,处理问题,最后解决它们带来的后果。
发生
虽然走向了相同的结果,每个人的失眠都有不同的诱因。我失眠的原因很有趣,在此分享一下:
大概是在2013年,马上就到了研究生考试这个deadline,我的复习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效。在尝试很多种方法后,我决定向睡眠抢时间。在阅读了一些书籍之后,我发现有“达芬奇睡眠法”这样一种神奇的方法:
达·芬奇睡眠法 —— 百度百科
达芬奇睡眠法(Da Vinci sleep),又称多阶段睡眠(Polyphasic sleep)、Uberman睡眠或多相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
没问题啊,我可以用这种方法。于是我就勇敢的进行了尝试。但是几天之后,我发现这种方式带来的很严重的后果就是记忆力衰退以及思考迟钝。让我们再看一下维基百科中的解释:
多阶段睡眠 ——维基百科
多阶段睡眠(Polyphasic sleep),亦作多相睡眠或达芬奇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这种睡眠方式是由德意志帝国科学家J.S.西曼斯基在1918年研究动物的睡眠行为时发现,并发现人类亦有这种睡眠方式[1]。一般来说,成年人在24小时的日常生活阶段可以分为工作和睡眠(包括午睡)两部分,这种生活方式亦被称为“二次式睡眠”(Biphasic sleep)。
然而,许多医学研究者表明对身体健康的忧虑,特别是这种方式没有机会进入深度睡眠,再到对脑极重要的REM睡眠,或者周期缩短导致生理时钟被严重干扰,而许多亲身体验的网络人物,以及参与实验的人员经历也显示,这种方式仅仅在短期的急迫前提下有效,只使人以短睡来延续最基本的身体机能,很快又会再度疲劳而精神不济,造成打瞌睡频频或睡过头等,不可能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下去。[2]
所以在学习时不能使用这种方法。我只好恢复以前的睡眠方式,但问题就在这时发生了:我在睡眠时间到来的时刻完全没有睡意,甚至常常到早晨3点时才能睡着。而在这之前,我几乎是倒头便着的睡眠质量。
探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找了很多的书籍,比如催眠之类的,搜索百度网盘,亚马逊。这期间看了不少相关书籍,并进行了尝试。催眠的方式管用,但是并不那么理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心情大多是焦躁不安、紧张与失落。催眠一般起作用大概是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但有的时候完全不起作用,依旧要到两三点钟才能睡着。
缓解
本来以为睡眠问题将会困扰很长时间,但是在研究生考试之后。这个问题神奇的消失不见了。在考试结束后的一周,我舒舒服服的睡了好几晚。
在这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失眠,虽然也并不顺利:经常要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入睡。
解决
这之后基本是一种放任的状态:怎么样都好。但是在上个月,也就是2016年的12月,问题突然消失了。这就不得不谈到这个月发生的几个变化:
- 开始了清晨坐享
- 持续的身体锻炼
- 符合价值观的行动
带来最显著变化的就是清晨坐享,这是李笑来老师提出的概念,具体内容可以阅读《坐享其成》,这其实是给一种冥想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坐享的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深呼吸,避免走神,并把这个状态持续15~30分钟。在我开始坐享练习的第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中午的睡觉时出现了深度睡眠,这是我在第二天午后才确认的事情。后来我又在晚上睡觉前增加了一段坐享的时间,逐渐的,夜晚入睡也变的容易起来。
思考
在之后的阅读中,我意识到是在坐享的过程中缓解了大脑中的压力,同时使很多杂念浮出水面,并有意识的剔除出去。这让我想起了《Getting Things Done》(下文简称GTD)里面的一个方法:闭眼,尝试让大脑安静下来,这时会有很多念头来阻碍你,不要紧,把它们都依次记录下来,并把已经记录下来的念头扔出大脑。因为记录下来了,就不需要大脑来继续惦记这件事,也就不会再让大脑感受到来自这件事情的压力。有人说GTD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静如水”。如果真能达到这种境界,闭上眼就能休息,又怎么需要担心失眠呢?
然而仅仅缓解压力是不够的,这只解决了近忧,只有解决压力的源头才能斩草除根。李笑来老师认为, 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的压力都是来自“时间的压力”,也就是有限的时间与超出其承载能力的事务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至少有两种:
- 《断舍离》,这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为舒适的行为技术,简单来说:
-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著于物欲。
通常人们会把“断舍离”理解为一套关于家庭物品的整理术。但是,我们要提高一个维度——它是一种日常的修炼: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摘自古典老师《超级个体》5-2 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通过“断舍离”可以发现那些本来不需要去处理的事务,从而减少需要处理事务的数量。
- 个人管理,谈到个人管理,有很多的书籍讲解管理方法,比如《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图解》、《把时间当作朋友》等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教管理你的时间的“时间管理体系”,一种是“时间不可管理”的“个人管理体系”。其实可以看作是两大学派:基于时间的个人管理体系和基于事务的个人管理体系。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我选择的是基于事务的个人管理体系,因为我认同“时间不可管理”的观点,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管理时间,只能管理自己。基于“时间不可管理”的理念,我们可以把管理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无法改变的时间。基于时间的管理体系倾向于把时间分块处理,而基于事务的管理体系倾向于把事务分阶段处理。因此,基于事务更适合于我目前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状态。而对于在企业中工作的朋友,基于时间的管理方式可能会更加适合。因为工作中应对的事务繁杂,这时候GTD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人迅速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摆脱出来。
这就是解决时间与事务之间矛盾的方法:我们无法解决时间少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事务占用时间多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一对儿矛盾,进而解决时间带来的压力。
结论
失眠是一件可以解决的问题,即使由于数天的失眠带来了一定持续性的影响。
解决失眠,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手段:
- 坐享,或者冥想。每天留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坐享,可以是早中晚各一次,也可以是在早晨或晚上集中进行。对于压力大的朋友,可以尝试总时间长一些,比如一小时。在坐享的过程中,深呼吸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量,集中注意力,并把那些干扰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扔出大脑。
- 断舍离,通过收拾东西,来观察和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去除那些本来不需要处理的事务。
- 个人管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基于时间的个人管理体系《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图解》或者基于事务的个人管理体系《把时间当作朋友》。通过合适的管理体系,来减少事务占用的时间。
总结一下:通过坐享来减少压力,察觉问题;通过断舍离来减少事务的数量;通过个人管理来减少单个事务占用的时间。降低压力,处理问题,最后解决它们带来的后果。
希望今后的每一个夜晚,你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