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团 父亲青春的记忆:第二章「伤离别」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在那个年代,人的思想和人的追求,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那一年,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当时的父亲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参加了接近两年的红卫兵后,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父亲直接被分配到了建设路的成都三十中。而学校授课的内容也真实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的状况,语文课写批判文章,数学课非常浅显,美术课画“忠”字,以及开设有农业知识课。此外,还有现役军人教学生们在操场墙边挖战壕。父亲说,当时是正该学习的时候,但却没有学到太多的文化知识,就这样“混”了两年。之后,学校便通知学生们回家,继续等待分配。何去何从,前路迷濛。

在家等待了半年,时间来到了1971年春,学校通知到校。父亲能够猜到,是要让他们下乡。毕竟,那个时期在城市里面安排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学生们到学校操场集合,由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现役军人给学生们讲述了当地的基本情况。父亲表示,基本上都是给他们介绍那个地方的优点,几乎没有提到当地艰苦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每个月有二十六块钱的工资,要知道,当时成都一个学工的工资都才十七八块钱,这个待遇在当时十六七岁的学生看来可以说是相当诱人了。学生们鸦雀无声地倾听着台上军人的介绍,对于每年要进行军事训练,还要扛枪,就像是解放军一样,学生们大都很感兴趣。 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希望当兵、当解放军,打心底里认为这是一件光荣、伟大的事情。

回到家后,父亲给我的爷爷奶奶说了这件事情,爷爷表示男儿志在四方,随父亲自己的意愿,而奶奶则不愿意父亲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对于父亲以及他身边的那些同学而言,年轻气盛,还是想出去看看的,毕竟待遇也不错,也没有去考虑是否有前途。当然,还有个原因,父亲这次没给我说,但是很久以前曾提到过,那就是想要减轻家庭的负担。爷爷奶奶家中六女一子,父亲排行老六,家中能少一个人,就少一份负担,无论多少,总归是好的。

于是,父亲不顾奶奶反对的意见,偷偷拿上户口本,把户口下到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云南勐省)。哪个学校到哪个地方,当时办理该项事务的人员都非常清楚,这就是一项政治任务。奶奶得知父亲私自变更户口后,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在家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

临走时,家里面给父亲买了一个帆布箱子,另外带了床破了个洞的棉絮,以及一个旧枕头、一床旧草席,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

1971年4月25日,出发到边疆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也成为了父亲不能忘怀的一天。同样,我也会牢牢记住这一天。爷爷奶奶送父亲到了学校操场,学生们依次排列成了多路队伍,从学校出发,步行前往成都火车北站。那日的成都街头格外热闹,欢送的锣鼓在队伍前方,喧天的锣鼓,好似在为这群还未成年的学生们作出征前的最后告别。而在现在看来,这幅画面让人感到心酸,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我们现在无法感受到的苦。他们说,青春无悔。是的,但我知道,有太多的遗憾,充斥着整个青春。他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时代为他们流下的眼泪。

抵达火车站后,直接凭乘车证进站上车,火车是那种老式的绿皮车,这趟车专门负责接送这批成都三十中的青年们。父亲上车坐下后,车下,父亲的二姐从窗口递给父亲两块钱,说是奶奶给的,让父亲路上买点吃的。火车还没有发动,车上车下一片热闹非凡。直到火车开始缓缓移动了,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车下哭声一片,紧接着,车上哭的人也越来越多。父亲说他没有哭,但我知道,心情同样是复杂的。

作为一名还未满17岁的青年,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去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而且还是在边境线附近,心中一定有对前方的憧憬与对未知的恐惧。而这一去,不知何日是归期。这样的场景,是那个年代的独特产物,我无法作出任何评价。我只知道,当时有无数个像父亲这样的青年,命运将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以及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他们是否被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获得了应有的待遇,我不发表意见。

列车缓缓驶出站台,驶出成都火车北站,驶向了远方。车上,学生们逐渐平静了下来。很多人没坐过火车,感到很新奇。到了晚上,便是一片东倒西歪的景象,有的人直接睡在了座位下面。

经过了一天一夜,火车到达了终点站,云南广通车站。下车后,学生们被带到了一个大棚里面吃中午饭,大家都觉得吃得比较差,当然比不上家里的伙食,也可能是当地的口味不一样。吃完后,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乘坐军用卡车,每个班两辆车,男生一辆,女生一辆。车上有长条凳,还有现役军人护送。一辆又一辆,形成了一个很长的车队。父亲形象地称之为“大逃亡”。到了晚上,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安排住宿,都是在房子里面用草铺到地上挤在一起睡。途中,父亲第一次看到了当时的稀罕物——芒果。当时有外国友人送给毛主席一篮芒果,毛主席将芒果转送给工人阶级,以此表达对工人阶级的关怀。

从临沧市一路南下,通过双江的边境检查站后,就已经离终点很近了。从广通过去,经过整整四天的车程,终于抵达这批知识青年们挥洒青春热血的土地——勐省。也就是现在的勐省农场,原隶属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

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父亲在九团的青春记忆,将由此展开。




离别蓉城(图片来源:《九团 我们青春的记忆》纪念册)
父亲的乘车证
父亲的乘车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681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1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623评论 0 33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32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6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5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6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4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7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2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26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47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1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