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一无所知的逛博物馆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表情各异的雕塑们。来自不同时空的雕塑们着不同衣饰,立不同姿势,最妙在表情,最直接的情绪传递,轻易带人入其情。
从正法时代进入像法时代,塔崇拜渐渐转向佛像崇拜。贵霜时期,犍陀罗地区的雕刻家们受希腊罗马地区的影响,加之其本身的偶像崇拜文化,终于打破了不能将佛陀形象化的戒律。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的佛造像通常带着希腊与罗马地区风格,大通肩式的袈裟,卷曲的头发,英俊的面容。恩,一切起源于帅哥:)
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之时,是长达四百年的混战年代。佛教由此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的人们喜食五石散,而服食五石散后,皮肤娇嫩,因而都穿着宽松的衣服,人也很清瘦。于是这个时期的佛造像的特点是褒衣博带,瘦骨清像。
在这四百年间,经历过灭佛,佛像衣纹比较生硬。
同时注意上图的手势,佛像左手向下为接引印,右手向上为无畏印。佛像除了通过表情传神,手印也是信息传达的一大途径。因而可以注意到,灭佛的时候,通常首先会割去佛像的头,其次会断其手,便是为了让佛像失去其信息传递功能。
进入隋代之后,佛像渐渐开始饱满圆润,衣纹也更加流畅。
而进入唐代,雍容之气开始显露。衣襟一定是垂落的,同时,衣服内里出现僧祇支,做内衣功能,代表着佛教的进一步本土化。毕竟中国比印度要更冷一些XD
上图佛像更饱满,左手以手触地为降魔印。衣纹的垂落弧度自然生动,尽显雍容。
瞅瞅这个衣服的纹理,真的服气,身体质感毕现,膝盖与小腿肌肉凸显力量之感。盛唐气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