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童话里的美人鱼,最为人熟悉的当属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公主。在安徒生之后,王尔德也曾写过一篇非常接近但是又完全相反的关于美人鱼的童话故事——《渔夫和他的灵魂》。读过的人不多,人们一提起王尔德的是《快乐王子》,但是足够与《海的女儿》相提并论的。
《海的女儿》和《渔夫和他的灵魂》这两篇童话非常接近,因为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基本上都构架在前者所设计的幻想之下,两位作家都把美人鱼描写的异常美丽,“身体白得跟象牙一样”,“尾巴如同银子和珍珠的颜色”,“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同样他们把来源于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中美人鱼另一个最大的特征也写了进去:美人鱼的歌声动听无比,甚至迷乱心智,诱惑航行的水手直接进海里。同样在两篇故事中都讨论了爱情和灵魂。
即便如此,将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它们也是如此的不同,甚至从对故事的情节安排上看都是相反的。
美人鱼在王尔德的童话中是配角,主角是甘愿抛弃灵魂也要和美人鱼在一起的渔夫。与英俊尊贵的王子相比,渔夫仅仅依靠捕鱼为生。渔夫这个生计在童话故事里也多有出现,他们日复一日在海上劳作,获得的收益却如海浪般的起伏不定,有时候说不定捞上来的东西,让他们自己都有毁灭的可能。
美人鱼被渔夫捕获,答应为渔夫唱歌,这样渔夫就可以轻松捕到被吸引过来的鱼群,直到一天,渔夫自己也被人鱼的歌声“捕获”,爱上了人鱼。不过若要人鱼爱上他,渔夫必须抛弃自己的灵魂。渔夫找到了女巫,即便在上帝面前都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如愿送走了自己的灵魂和美人鱼一起生活在大海深处。灵魂离开渔夫之后,为了再次进入渔夫的身体,用奇异国度的游历、智慧和财富来诱惑渔夫,都没有成功,后来仅仅是为了跳舞,就让渔夫离开了人鱼,因为人鱼没有脚,不会跳舞。灵魂进入渔夫身体后引诱渔夫做了很多坏事。渔夫悔悟之后,决定回到海边寻找人鱼,灵魂这时想用行善来让渔夫离开,可是渔夫这次很坚决。终于,渔夫等到了被海浪推到岸边的人鱼,可是人鱼已经死了。渔夫抱着人鱼,被海浪淹没,因为爱而破碎的心被灵魂找到了入口,在死前和灵魂合为一体。神父来到海边,诅咒了为爱情抛弃上帝的渔夫,也诅咒了海里的人鱼,他吩咐把人鱼和渔夫一起埋葬在寸草不生的漂洗场。之后,在埋葬人鱼和渔夫的地方长出了白色异样的花朵,神父嗅到花的气味之后,放下了恨,对上帝创造的世间的一切都祝了福。最后,漂洗场再也没有长出鲜花,人鱼也到大海的其它地方去了。
爱徒生的人鱼因爱情而上升到追寻灵魂的不灭之路。王尔德的人鱼是纯粹的爱情象征。对于王尔德而言人的爱情也许和灵魂无关,亦或和任何其他的东西无关——“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爱而爱。无论渔夫是否有灵魂都对人鱼有着强烈的爱。王尔德的人鱼同样也没有灵魂,在神父看来“他们就同地上那些不分善与恶的野兽一样,基督不是为他们而死去的。”渔夫最后来到海边等待找寻人鱼的时候,他的爱情却已经超越了“善恶”。王尔德在这里究竟想暗示些什么?也许只是因为看了《海的女儿》而刻意安排的相反情节?上帝给了人自由意志,但是自由意志却可以让一个人不要灵魂——上帝唯一赐予人类的,造物主最高的馈赠。难怪很多讲圣经的牧师神父都把这重重矛盾解释为上帝行事的神秘。假如这样的话,上帝最希望的是人经受各种各样的诱惑,他最乐意的是人在漩涡中苦痛挣扎。那些宣称不受诱惑或者拒绝诱惑的没有烦恼和痛苦的人,最终是要被上帝抛弃的人。
安徒生将鱼变成了人,只是两条腿的人,要得到人的爱情才能有灵魂,但是一旦失去了爱情,不要说灵魂,连生命一起消逝。最后关头,人鱼放弃回去的机会,保留了王子的生命让她继续在人间与爱人在一起,自己化成了泡沫。王尔德的人鱼的结局也是死亡,是包括全部一切在内的死亡。在故事中,关于人鱼死去原因和过程没有任何的叙述,有了《海的女儿》的珠玉在前,王尔德在这里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相信王尔德也为安徒生这样的安排深深折服,他自己的也找不到更好的写法了,不过在他心中其实早有答案——人鱼失去了爱便是死亡。
人鱼和渔夫被一起葬在漂洗场。上帝让埋葬他们的地方开出了奇异的白色鲜花。当神父祝福一切之后,漂洗场再也没有长出任何花朵。王尔德决定让渔夫和人鱼连同最后的花的痕迹都在大地上逝去,你在读完之后,那种淡淡的悲伤被哀愁笼罩。安徒生则是让所有的都活下来,无论他们是以肉体和还是精神的方式存在。
这两部童话作品都是我所喜爱的,在我心中占据同等的地位。我既爱安徒生的人鱼,但仅仅是喜欢化成泡沫那一刻之前的她,也爱渔夫爱过的人鱼,不过我不知道是否我有一个灵魂可以放弃。
1837年《海的女儿》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1891年《渔夫和他的灵魂》 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