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青春剧中,有同桌的故事,有学霸的故事,还有学渣的暗恋故事,校园青春剧勾起了我们的高中时代的故事,这些新兴的网络剧,让我们对回忆学生时代上了瘾。
许多人被他们的青春感动,那些熟悉的青春符号,那些懵懂的喜欢。
熟悉的那些日子
开学时的军训你们彼此相识、在“地中海”的课堂你们传着小纸条、堆积的作业在周末的下午令你开启疯狂模式、不断的考试、令你纠结的文理分班、烦人的家长会、一年一度的大合唱让你难以忘记班级的温暖,絮絮叨叨训话的总是教导主任,这些生活中的琐事总能触动你最细腻敏感的情感点,那些事儿,很多人都经历过,有着最普遍的共鸣点。
“你知道吗?我看到他们的教材和我们以前用的一样的时候,特别激动,简直无法相信哎!挺想念高中生活的,真的。以前多么多么想离开那里,现在就多么多么想回去。我们毕业那天,班主任也穿了一身红裙,就站在校园里的那棵古树下等着我们,想想就难受。”一位来自南方的女生这样说着,来自浙江的她曾经用过浙教版的教材,经历过禽流感的恐慌,当看到《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时,那些回忆全部涌出,感动的热泪盈眶。
校园青春片成为了热播剧,可见离不开地区的文化背景。在这些网剧中,每一个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捕捉到那些年属于他们的青春剪影。
“当年我超级喜欢小燕子的,虽然那个时候家里还没电视,但是我还是会跑到同学家看。所以这么多年以后,看到《最好的我们》里面她们追剧的疯狂时,我很感动。”一名03年毕业的女孩儿陷入自己的回忆中,她说自己和许多普通的孩子一样,喜欢幻想,但是活于现实中。“现在看这些校园剧有时候感觉很幼稚啊,可是忍不住就是想看,可能是以前读书的时候管的严,也比较保守,不敢恋爱,不敢叛逆吧。”她说这样的良心校园剧真的不多,很多剧情很真实,有时代感,让她怀念。
那是遗憾啊
越是长大,年龄的增长常常令人们更加怀念青春。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很平淡,没有电影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没有一言不合就分分离离的痛彻心扉,没有复杂错乱的离奇身世,也没有对你死心塌地的青梅竹马。青春的记忆,也不是全都是美好的,甚至是糟糕的。面对枯燥的课堂、总和自己作对的考卷、班主任的批评、家长的抱怨……不是所有的人都乐观向上。那么,什么依然令我们怀念?
是遗憾!
不曾做过的叛逆的事,电视剧和网络剧替我们做了。剧中的熟悉的场景,是令我们自我代入的工具,在剧中的爱恨情仇、琐碎纠结仿佛就是往昔的我们经历过的真实,尽管我们不曾这样,记忆的模糊也会蒙蔽双眼,我们相信我们曾经有过。因为逝去,所以怀念。
“我有暗恋的对象,可是他是学霸,我成绩一般,也不敢告白,不敢去打扰他,总觉得不能勇敢。所以特别羡慕陈小希和江辰,因为我没有嘛,所以才遗憾。”自己没办法做到的,没办法完成的,由剧中的人物来完成,也是一种完美,谁都不想再看一遍让自己遗憾的事情。
70后的青春
70后的成年人,大多是现在的学生的家长。他们中的一部分也看这样的青春校园剧,但是,却不会怀念。
“我只是好奇现在的小孩儿都在看些什么,我们那个年代啊,不会有这样的事儿。生存,是最重要的。读书,对于我们啊,有时候都是奢望。那时候啊,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远呐!”
这些家长更多的是在剧中寻找娱乐,生活的压力无法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放松。当谈到剧中的人物关系时,阿姨们也只是笑着摇摇头,也许是不赞同,也许是觉得不可能存在。进入成年人世界许久的家长,已经不存在那些虚幻的幻想,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才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并且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进入那样的状态。这是许多家长反对孩子在学生时代早恋、过度娱乐的理由,隐含着家长深切的担忧和焦虑。
而对于家长们的青春时光,他们的描述也很有意思。“谈恋爱啊!那可不敢。主要是怕爸妈不同意,自己也没有这个胆。学校里肯定有恋爱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写写情书塞人家桌子底下,要是成了也就是拉拉小手,不敢干别的,也没啥可干的。”社会的局限性不仅在物质上,人们的思想也被束缚,不去追求,安于现状,是大多数人当年的情况。
现在大部分追剧的学生们会通过网剧怀念青春,却不会迷恋剧情。“这是凌驾于现实之上的”“不真实啊!当然不真实”“主要是看男女主”“满足我们的幻想嘛”“没有人会傻到相信里面的剧情吧!骗骗小学生还差不多,大多数人还是理性的”“其实啊,友情在生活中比爱情重要多了。网剧夸大爱情,虽然是单恋或者暗恋吧”……对于剧中的爱情,许多人表示很羡慕,对于剧中的友情,许多人表示他们自己也有,只是形式不同。
电视剧、网络剧,终究只是一种表演。熟悉的生活环境、年代背景可以复制,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轨迹却无法复制,更不必说相似的情感经历。追剧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方式,没有人会为了剧情反思自己的过去是否合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有着基本的理性判断。(林娅琪 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