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学心理学能怎么样?我说可以“体察自己、感悟他人、了解社会”,还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去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下面这张照片:
这是某一年抵制日货浪潮中的一幕,它带给我们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是“好多人啊”,面对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有些人面露喜色,有些人则异常兴奋,举起手中的相机或者手机,仿佛在告诉我们“精彩时刻千万不可错过了哦”。
当年我对此非常不能理解,抵制日货就砸日系车,抵制韩货就砸韩系车,如果未来抵制欧货和美货,那就把所有欧系和美系车都砸了?之前在心理学习中接触到了侵犯行为的定义以及产生的原因,我在《“广场舞”占领“篮球场”》一文中作了阐述,昨天又学习了与侵犯行为有密切联系的“去个性化”,我明白了这些怒砸背后的深层原因。
去个性化是指一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从而导致做出在正常单独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
在人群中,人们可以不必太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也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去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处在群体中的个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降低。
为什么在群体中会产生去个性化现象呢?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尔多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他做过一个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实验结果令人非常震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得出了下面几个原因:
匿名性:个人在群体中很容易隐藏自己,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所以觉得即使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也不会被人发现;
责任分散:“法不责众”,即使惩罚也是惩罚群体,而不会惩罚个人,因而责任感大大降低,产生了所谓的责任分散效应。
群体的淹没性:群成员的活动往往并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这样群体就淹没了个性。群成员越是无个性特征,行为也就越具有冲动性、无约束性与破坏性。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自己置身在那张照片展示的现场,可以发现在人海中的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了,而是一个“匿名”的、和别人没有差别的人。大家精力充沛、斗志昂扬地聚集在一起呼喊喧哗,完全失去了自我意识,对目标的攻击也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心中原有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被严重削弱,从而产生了对他人财产侵犯的这种不被社会允许的“暴民”行为。环顾四周,“看客”们也都是去个性化的,不仅对侵犯行为予以认可,更有可能还予以支持。
砸完了,“看客”们散了,“爱国者”们也离开了现场……
孩子,你在看什么?在想什么?
这车会不会就是他们家的,他之前可能坐在车里与家人商量着去哪里玩?那个躺在碎玻璃上的可爱玩具提醒我们车上有女性,会是他的小妹妹吗?或者他仅仅只是正好路过事发地?不管这车与这孩子有没有关系,我担忧的是他幼小的心灵对事件对行为主体的解读方式及对未来三观建立的影响。
成年人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不断在给孩子们的心灵播种,如果不能及时对“歪果仁”们予以甄别和铲除,错误的、不正确的观念一旦变成自身人格的组成部分,那个时候的改变将变得无比艰难。
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而获得的!
孩子,我真的不愿你看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