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儿脑瘫这种长期慢性疾病的解题思路通常是先下手为强,而早诊断是脑瘫早期治疗的前提条件。在脑瘫初期,很多症状尚未顽固的时候,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可以进一步强化康复效果。
在临床中不止一次发现,年龄小的脑瘫患儿(6岁以下)经过科学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是优于年纪大的(8岁以上), 年龄越小,孩子的运动神经系统未能发育完全,干预后脑部损伤修复的可能性越大。及时纠正异常运动姿势,对合并的其他功能障碍,比如说存在的一些视觉、听觉问题等,也可以进行综合的干预治疗,帮助脑瘫儿童逐步提升自理能力。
脑瘫的早期诊断一般不太容易,尤其是对早产儿,神经系统症状在发育早期不断变化,在早期诊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诊断指标值得注意
1.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产儿 或患有脑病的一些婴儿
2.各种姿势异常未能达到正常发育指标
(1)静止状态下,脑瘫患儿存在明显的姿势异常状态,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表现形式,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比如说婴儿俯卧位,头颈部前屈时上肢屈曲,上肢伸展;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双上肢与颈部运动同步;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则在婴儿仰卧或旋转头部时候,整个身体呈现弓形状态。
(2)运动状态下,脑瘫患儿存在运动障碍,如果孩子经常不自主不间断的扭动,运动幅度无法控制,或者是无法维持短时间的固定姿势。
3.异常肌张力,利用摇晃婴儿手足方式诊断脑瘫,肢体瘫软活动大范围则肌张力低,肢体僵硬活动小范围则肌张力高
家长应该配合医护人员密切关注自身孩子的一些表现,确保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脑瘫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