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远?
就文学题材而言,第一句话是“标题”,第二句话是“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我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的距离。
我们通常阅读的文章,就是你在读了标题之后,并不能立即阅读到第二句话。文章直接插一句“请点击蓝字关注”,比如一张动态效果图,又比如其它的各种提醒样式。而且做得越精致、越用心,越容易人忘记第一句话(标题)是什么。当然,这种刻意的干扰是必须的,毕竟“写作”和“媒体”是两种不同的艺术。
在阅读自己的公众号文章时,我对自己的排版设计总觉得有那么一些不满意。我参考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公众号样式,照着来做。这么两年以来,修修改改,好像没有一个能够用得长久。有的时候编辑一边文章的时间,都快赶得上写一篇文章的时间了。但是想到设计对于电子阅读的重要性,我的版式还在不断地修改中。
今天读了哈金的《等待》,我明白了,我害怕让别人读到我的第二句话。
我先说这本小说吧。余华做了序,起初好奇用中英文写小说的中国作家的水平,没想到读完书天已经亮了。今天星期一,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白天把书读完。外加上,我也不相信余华的话,我就开始读了。现在是凌晨一点,我差不多读完了。我没法用“这本书讲述了什么什么”这样的句子来概括,可能刚刚看完,还没能反应过来。我就说说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吧。
一本十多万字的小说读下来之后,我觉得:我只读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标题——“等待”。
第二句话,是“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问妻子淑玉离婚“到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
是的,这两个平凡的、平淡的,同时由引人遐想的两个字。
然后,再是孔林、一个体面的城里医生等待和乡下父母认定的妻子达成离婚协议的等待。然后吴曼娜陪伴孔林且十多年不敢走出医院大门修成正果的等待。又,那位裹小脚的乡下妻子甘受二十载的分离、且在离婚后仍然在大年夜做好炸年糕来等待孔林敲门。当然,还有孔林,他等待着自己从心底里可以爱上一个女人.......
当你读了第一句话,感觉可读、可不读下去。但是,当你读了第二句话,就无法无法无法停止。
大多数文章是做销售的,就是为了让人无法停止地去读下去,才会去在标题之后那么多内容。这第二句话,并不一定是”文字“。在标题后面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也可以是这”第二句话“。所以如果一张美女图片、一个有名的阅读量的提醒....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无法停止往下走。这一段空间是含金量很高的,如果在这段空间内抓住了人的眼球,能继续往下读的几率会大大提高。这也是我殚精竭虑想留住别人而谋划的第二句话策略。
读到这里你会想,那书开始的序言,不也算这”第二句话“?
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在打开书的封面,有一个非常简短的他序。好像出书有个序,是一个传统。这个序可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用新媒体的话说,”可以导流“。说不算,是因为序是可以自己翻页跳过。当我看书时,如果这个序言的人我不认识,我可以直接跳过阅读正文。但是在公众号上的文章可以给读者的自由度,就和纸质杜文很不一样了。公众号文章,咱们眼球来不及逃。
而在现实生活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的距离又非常不同。
想到最近要录视频,我就去隔壁商场剪头发。碰到中午人少的机会,享受到了非常不同的待遇。洗发小妹给我做了头顶按摩不说,还做了肩部按摩和热敷。但是不巧,我上次剪头发的师傅不在,就换了同等价位的师傅。等了一小会,我从镜子里看到了新的理发师走来,见他背了一大套工具在身上。那好像是一个专用的工具包,上边卡了一排排整齐的剪刀、夹子。他把这个大板子斜挎在身上,几乎遮住了半边的身子,行动起来似乎也很不方便。当我的头发都闻到了他手指浓烈的烟草气息时,我在知道我对他而言,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是一样的。
只能够读到第一句话的人,是没有想象力的。
这也不能怪他。第一印象的形成只需要0.06秒,要推翻这个第一印象确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代价或者是精力。比起耗费精力让他知道面前这个”戴着眼镜,穿着黑色,短发“的人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我倒是很好奇,他是不是最终会对号入座。
只敢面对第一句话的,内心可能也害怕。
这种很容易找出来例子来。
比如就学外语,我们对这两句问候分外熟悉。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And you?”
这是一个如此深的套路。我们要有多么强大的念力才会相信,往下说的任何话都可能是错的?并且不试探出离开第一句话意外的任何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