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有多想要,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也就有多大。什么样的需求是用户的迫切需求呢?要是用户主动寻找解决途径、宁愿花钱也要解决,那肯定就是迫切需求。但是用户没意识的需求,做产品的人就要去思考和挖掘。比如,没有苹果手机的时候,用户就描述不出来,想要隐藏的键盘,或者能用手指滑动操作的手机。还有,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也会改变。比如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肉从奢侈需求变成了正常需求,人们希望把肉当零食吃,周黑鸭就发展起来了。
在寻找用户痛点的过程中,还要避免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很多做产品的人,会把有多少用户想要作为判断标准。不过,有些产品虽然使用频次不高,但是客单价高,也能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汽车之家网站,成交一单的价格,就比外卖网站成交价格高很多。 第二个误区,某些细分领域虽然已经有了独角兽产品,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的产品就没有可能性了。你看,虽然微信和QQ在社交领域占了很大比重,但是社交APP里出了个In图片,就找准了让照片变得更有意义、记录生活感动点滴的这个用户痛点,上线两年就有8000万用户了。
取名之前,先要弄清楚产品的定位,找到用户的痛点,看你的名字能不能满足这个痛点。比如说,送花是个社交行为,送花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花就是个载体。如果你从花这个实体产品中去找痛点,就走偏了。从这一点出发,有一个高端玫瑰品牌就做得很好,买花必须登记双方的身份证号,意思是买的人你想好了,如果你这辈子要送我们的玫瑰,就只能送给你登记这个人,抓的痛点就是对爱的承诺。这个花店的名字叫“Roseonly”,宣传语是“一生只送一人”。所以一旦定位出来了,你离产品的好名字就更近了一步。
别光推销产品,要分享观点。传统的营销模式,就是一直描述产品这也好那也好,这样的信息会被大脑过滤掉。别忘了,现在大脑的认知逻辑是“做加法”,会在观点之间不断连接和强化。这样,营销产品时,一定要加上产品附带的观点,才能让消费者记住。 比如,红牛一开始的广告语是“困了累了喝红牛”,现在变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这两个观点在消费者的大脑里不断强化,最后消费者记住了:喝红牛的人是喜欢挑战极限的。再比如,我们都知道玫瑰花代表爱情,对消费者来说,爱情这个附加意义要比花本身重要得多。所以ROSEONLY这个品牌就挖掘了“玫瑰代表爱情”这个观点,提出“一生只爱一人”这个口号,打造了“高诺玫瑰”这个新品牌,获得了成功。
人脑对于信息里残缺的部分,会有特别强的补足的欲望。就像看漫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一张张断开的画面,但是我们会自动脑补,把中间的过程用想象串联起来。 人脑的这个机制,如果运用到商业里,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 比如,美国有一部很著名的连续剧《黑道家族》,在播到最后一季大结局的时候,突然就黑屏——结束了。观众不干啊,最后导演站出来说,结局就在前面的剧情里,不信你们自己找找看。结果所有人就反复往回看,特别想把这个结局补全,这部剧的收视率暴涨。这个没有结局的大结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用户体验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主体验,也就是产品主要提供的体验,属于分内之事。另一部分是延展体验,也就是往前或者往后多想一步,做一些分外之事。延展体验往往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感受。比如一个便利店,商品丰富,价格低廉,就是主体验。但这个便利店在下雨天还给顾客提供免费雨伞,可以临时借用,就是延展体验。典型案例就是海底捞火锅,它能获得巨大口碑传播,靠的不是菜品口味、价格这样的主体验,而是延展体验,比如等位时免费美甲、擦鞋,就餐时服务员主动送果盘、帮助买丝袜等。
无论技术如何翻新,人性的根本特征其实没有变过,“讲故事”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而成功的创意,也始终是广告商受到爱戴、赢得青睐和获取归属感的不变来源。问题只在于,讲故事给利润带来的提升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过只要有耐心,花三到六个月踏实做下去,就能看得到起色。
用戏剧性的品牌故事、小众的品牌人格,以及低记忆成本的名字、符号、标准色等,降低跟消费者的沟通成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不少人都声称要做一款极致的产品,太多人都在谈颠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这种东西听多了,消费者就觉得厌烦。如果你还是说同样的故事,消费者肯定不爱听,就导致沟通成本急剧上升。
给你的品牌加点戏剧性,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举个例子,日本有个男前豆腐店,豆腐原本是软弱滑嫩的,但是这家店却用刚猛的直男形象去卖豆腐,日本的男子气概与软滑的豆腐相结合,就形成了鲜明的戏剧性。
可以赋予你的产品小众化的品牌人格,比如“贱贱的”“暖GAY”“丑萌”“霸道总裁”“奇葩”等等,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日本红透的“熊本熊”和“蛋黄君”就是很好的例子。而那些像生活、爱、改变、梦想、坚持这些主旋律的品牌人格,比较适合市场巨头。它们像是被嚼烂的口香糖,传播成本极高,不是低成本的品牌人格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