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词犹如一幅激昂壮阔的边塞秋景图,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胜利的渴望。
此词创作于宋孝宗乾道八年,当时陆游在南郑幕府任职。这一时期,他亲临抗金前线,心中满怀报国之志。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开篇便描绘出边城秋日的悲凉与战争的紧张氛围,角声哀鸣,烽火连天。恰似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所营造的肃杀之境。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诗人击筑悲歌,登高酹酒,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其洒脱之态,仿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豁达。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以南山月的多情、想象中长安的美景,表达了对胜利的期盼和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历代名人评价此词,称其气势豪迈,情感真挚。其写作特点显著,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通过对边城秋景的描写,烘托出抗敌复国的激昂情绪。
整首词语言刚健,格调高昂。陆游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雄浑与内心的炽热,让人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的精神风貌。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那烽火硝烟的战场,与诗人一同渴望着胜利的曙光。